我年近50歲,開始學寫作,這是我的5點經驗

我年近50歲,開始學寫作,這是我的5點經驗

作者 l 依蓮

來源 l 粥左羅(ID:fangdushe520)


01

那些日子

我經歷了人生低谷期


我生活、工作在二線城市,年近50,拿著高於城市平均工資5、6倍的穩定薪酬,有幾套房子,孩子出國念大學,也是多數人羨慕的白領一員。

我過去對生活工作現狀都很滿足,但2018年底職業晉升事件,摧毀了多年來建立的職場認知和信念。

6年前我得到職務晉升機會,由於公司體制制肘擱淺。2018年再次有了晉升名額。無論是從功勞還是苦勞來看,所有人都確信我會是其中一員。

但事實卻無情的打擊和嘲諷了我。令我困惑的是,晉升衡量的標準不是工作業績,而是莫須有的隱性標準。

我陷入了低谷期。

在那段消沉的日子裡,我鏈接到了粥左羅公眾號。粥老師的文章《從大專,到北漂創業:圈子太重要》《北上廣深…為什麼一定要留在這座城市?》,讓我看到了一個新的世界;《廢掉一個人最隱蔽的方式,是讓他忙到沒有時間成長》《你那份穩定工作,正是讓你的個人能力破產》《真正決定一個人的潛力,是他在人生最黑暗時期的選擇》…等等這些文章,觸及了我對過去和未來的深入思考。

這些文章,讓我看到了更廣博的人生景象,也看到了未來的無數種可能性。

當一個人侷限在一個小世界裡的時候,會以為天大地大都大不過自己的喜怒哀樂。一旦浸泡到更大的世界裡,心境就會越來越開朗。

但是,我還是沒有徹底走出低谷期。因為我不知道未來的具體方向,還沒有把新的希望抓在手裡。


我年近50歲,開始學寫作,這是我的5點經驗


02

參加21天訓練營

我要逃離職場的舒適區


真正走出低谷期,是在參加粥左羅第五期寫作訓練營以後。

不過,在走出低谷期之前,我一度跌入到了更深的谷底。

起初,我認為以多年報告和應用文寫作的經驗,完成作業絕對是手到拈來。所以我認為我除了輕鬆搞定每天的作業,還能各種被加精,成為優秀學員簡直是理所當然。

出乎意料,入營我遇到諸多困難,不會使用小程序、不會打卡、不會用編輯軟件完成作業,作業丟失,一個又一個難題困擾我。

接下來,看似簡單取標題,寫開頭、結尾,搭建文章框架等作業,很認真學習了課程,仍還需耗費大量時間查找資料,才能勉強完成作業要求。更別提作業加精,成為優秀學員了。

印象尤為深刻是資料蒐集課程和作業,我質疑課程內容,也不屑於需要完成作業。學完課程,我認知原來蒐集資料是有方法論的。更令我挫敗是按照課程的方法操作,對照同學提交作業,我收集信息資料太匱乏。

學習到課程這個階段,一點點衝擊了我狹隘的認知。

反思這些年體制內職場經歷,因為了解公司文化、體制和流程,熟悉業務,憑藉工作積累經驗,表面上我在職場“舒適區”遊刃有餘,而實際上,我的思維早已固化,對其他行業和社會變化缺乏瞭解。

除了一份穩定職位,我已喪失了競爭力。

社會和外部環境變化速度太快,在我看來風光無限職業,隨時可能被變化的社會淘汰,積累的經驗也將一文不值。

年齡不能定義人生,無論多少歲都可以奮鬥,陶碧華48歲創辦了老乾媽,宗慶後45歲創辦哇哈哈,75歲的褚時健上山開始種橙子,我也可以向他們一樣不甘於年齡限制,開啟新的起點。

知命之年,成功與否不重要,重要是的我還有奮鬥的勇氣。

種一棵樹最早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在想明白這些道理之後,我放下了心中原有的優勢感,對過往的成就徹底做了一次清零。也正是如此,我開始寫出了被助教嘉賓表揚的作業,最後還完成了長篇文章的創作。

我看到了自己的另一種可能性。之前職場的打擊,讓我再怎麼自我寬慰,也難免耿耿於懷。而在寫作訓練營的錘鍊,我知道自己完全可以再開闢一個新的人生方向。

好,那就擼袖子寫下去!有了希望的我,徹底從低谷裡爬出來了。


我年近50歲,開始學寫作,這是我的5點經驗


03

21天訓練營

我收穫的成長和蛻變


01 信任,來至於價值認同

最近和總部領導交流,提及很多優秀年輕骨幹職員離職流失,多次提及薪酬缺乏競爭力。但與多位離職員工溝通,職業價值認同感低是他們離職的核心。

離職是感到工作對公司沒有創造價值,長期加班耗費精力,產出都是形式上文字資料;對個人,公司不能提供更有挑戰的工作,能力提升成為瓶頸。

19世紀末美國康奈爾大學做過一個“水煮青蛙實驗”,當科學家把青蛙投入40度水中,青蛙因受不了高溫刺激,奮力從熱水中跳出得以逃生。但再把青蛙放入冷水中,以每分鐘0.2攝氏度加熱,青蛙開始非常享受水溫的舒適,等到發現無法忍受的高溫時,已經沒有跳出熱水的能力。

穩定職場,不錯的薪酬回報,企業平臺的光環,都好似慢慢提升的溫水,不知不覺磨滅進取的夢想,漸漸頹廢,甘於平庸。

他們傳遞離職信息,是不想最後變成溫水中的青蛙。

21天訓練營,我感受了來自於學員、訓練營團隊對寫作課程的價值認同。

學員積極和認真完成作業打卡,是對課程和服務價值認同。助理、班班以及點評嘉賓助力學員在訓練營寫作能力提升,各種激勵和服務手段,是源於對課程能為學員提供價值的認可。

不論是穩固員工,還是維護客戶,最重要的是價值觀的認同。相似或相近的價值觀,會帶來彼此的信任和崇敬。

有了這種信任,就擁了做成事兒的可能性。

02 做事和學習離不開方法論

有一講作業是對選題闡述理由,在我表達《為什麼早起?這真是我聽過最牛逼的答案》選題思路時,儘管我堅持長期早起,卻沒有思考過意義何在。隨著深入學習,發現有《早起的魔法》《早起的奇蹟》很多書籍,詳細介紹了關於早起的價值和方法論。

真正的高手,都是通過“方法論”搞定各種事,成功的人更是有自己做事的“方法論”。

曾國藩總結了適合自己克敵致勝的方法論——結硬寨,打呆仗,讓內憂外患的清王朝續命幾十年。

小霸王和步步高CEO段永平的商業方法論——本分,不論企業在興盛或是極度困難時期,保持“本分”,使步步高裂變出了vivo、oppo、小天才等優秀企業。

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工作和學習的方法論——細緻的計劃,精細的管理,靠著這個方法論實現了萬科突破千億銷售,他還運用這套方法論,順利登上珠峰。

通過課程的學習,我領悟到儘可能學習、運用成功人士方法論,不是投機取巧,是站在他們肩上藉助更高效方法,少走彎路,進步更快。

粥老師傳授的寫作方法論,還有嘉賓助教老師的經驗分享,這些都是最高效的方法。自己摸索,遠遠沒有站在牛人的肩膀上,能前行得更快更省力。

03 成長做事需要內因驅動,更需要外因助力

一個人成長需要自己做出決定,沒有第一步邁出,永遠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需要什麼。

成長也是孤獨的。就如這21天訓練營的我,每天深夜我在電腦面前碼字,凌晨5點開始英語口語練習,中午為了作業省去午覺,這些要靠自己內心信念和毅力堅持。

成長需要內因驅動,沒有誰能幫你。

成長更需要外應助力。過程中一群有靠譜和牛逼的人陪伴、指引,就等於登山的路上有了領隊和登山杖,走得更有目標而且穩健。

粥老師文章和感召力很強,但他需要招募文文,協助訓練課程運營;文文有堅韌性格、熟悉運營,但需要招募班班、助理做好學員服務,還需要聘請嘉賓,分享有價值經驗,讓課程更具內涵。

因為一個人,再有能力,也幹不過一群人。

一個人可能會走得快,但一群人會走得遠。


我年近50歲,開始學寫作,這是我的5點經驗


04 專業的反饋,能大幅提升寫作水平

之前在很多文章裡看到刻意練習,說刻意練習才能讓人真正進步,甚至成為高手。而在刻意練習中,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專業人士給出的高質量反饋。

我開始不以為意,難道我寫得怎麼樣,我心裡還沒點數嗎?當嘉賓助教老師開始點評作業以後,我發現我對自己寫得如何,確實“心裡沒數”。

每個人對自己付出辛苦的事情,很難避免自戀。比如我,開始每次寫完作業,都會沾沾自喜,看,這個用詞多優美,看,這個觀點多深刻...

但翻來覆去的琢磨細想,我知道自己是在自欺欺人。改變心態,認真琢磨老師給出的細緻反饋後,我的進步加速了。下次作業,我會避免上次出過的問題。所以,一次比一次寫得更好了。

後來,我越來越期待老師們一針見血的點評,這是一個痛並快樂著的過程。痛,是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不足。快樂,是知道一旦瞭解了自己的不足後,就又是全新的我了。

05 接納不完美的我,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同事眼中我就是一個完美主義者,為了讓自己滿意,一萬字的報告我修稿了28稿;為了閱讀感更好,我會統計重複用詞頻率;數據分析我力求用不同的圖表展現……

沒想到我自認為擅長的能力,訓練營中遭受打擊和挫敗。

同一個行業職場“舒適區”留駐時間太長,築起了認知和思維壁壘,對社會,對其他行業瞭解匱乏,使我缺少寫作素材,也缺乏善於發現和洞察事物存在的差異。

正視自己的不足,就是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找到問題的根源後,我以更開放的心態投入課程學習,認真完成每次作業,按時提交。積極學習群裡推薦的精選作業,分析他們選題和寫作的切入點。

我始終相信,人生沒有白吃的苦,枉走的路,付出在哪兒,收穫就在哪裡,時間最公平他能驗證一切,只是早晚而已。

貝多芬曾說過“卓越的人一大優點是: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裡百折不饒。”

低谷期就如同一個假期,有的人抓住這個假期積累未來爆發的能量,有的人則在怨天尤人中沉淪,假期之後,走出的卻是不一樣人生。

如何度過低谷期,決定了你的格局。

走過的那些艱難曲折,藏著你未來的福氣。


我年近50歲,開始學寫作,這是我的5點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