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不應該建議別人“多讀書”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愛讀書的人,一種是不愛讀書的人。

我們這裡用的是讀書,不是學習。我們認為,讀書只是狹義的學習,事實上,但凡涉及到“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都叫學習。所以說,這個世界上,有不愛讀書的人,但沒有從不學習的人。因為人每天都要和各種問題打交道,人不學習真的會死。

只是,愛讀書的人,他的學習模式是,先去理解抽象的理論,然後對理論進行解壓,再運用到實踐中;而不愛讀書的人,則是直接從實踐中獲得經驗,然後再運用到實踐中,但他的經驗很可能從來沒有提升到理論的高度。

這兩種人,都有好處,也都有問題。

讀書的好處就不說了,我們直接說讀書人的問題。愛讀書的人需要理解抽象的理論,在理解的過程中,他需要付出較大努力,產生內啡肽並獲得幸福感,於是完成了一個閉環。接下來,他是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還是攻克下一個理論呢?當然是攻克下一個理論。因為,把理論運用到實踐,反饋太慢了,而且由於現實情況過於複雜,理論不一定有效。

我們再說不愛讀書的人的問題:一是重複造輪子,浪費時間,也就是說,他辛辛苦苦摸索的那個東西,別人其實早就總結好了,但他不愛讀書,所以他不知道;二是他沒有能力把自己辛辛苦苦摸索出的東西上升到理論高度,他自己會,但是沒法教別人,這也是一種巨大浪費。但是,不愛讀書的人也有好處,那就是抗挫折能力比較強,因為他沒有退路,不像愛讀書的人,如果現實傷害了他,他可以在書中找到安慰,因為義無反顧,所以反而能幹成一些事。

說這麼多,我們的建議是什麼呢?愛讀書的人,要多實踐,不愛讀書的人,要多讀書。是嗎?不,我們不會這樣建議。習慣的力量太強大啦,你想改變一個人,太難了。再說,就算他同意改變,你讓理論家幹活,真不一定幹得好,你讓實幹家搞理論,他也可能痛苦。

我們尤其要避免上來就給三個字,叫“多讀書”,選書是一項非常專業的活兒,這個世界上,99%的書都是爛書,讀爛書還不如不讀,更何況,還要考慮對方的接受能力。我們都知道,醫生開藥方是一項非常嚴肅的工作,沒有醫生會建議病人“多吃藥”,那麼,我們怎麼就敢建議別人“多讀書”呢?我們覺得,讀書不會死人,但讀書會花費時間,時間就是生命。

所以,我們的建議是:這兩類人不需要改變彼此,更不要相互鄙視,而是要找到更好的協作方式。

為什麼我們不應該建議別人“多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