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地名探究——因潍县和坊子而得名——潍坊

【开篇语】自幼长在孔孟之乡,虽不才亦多受传统文化之影响,一向喜欢探究历史,追溯既往。一直以来,对地名颇感兴趣,充满好奇——为何金乡并无金矿,济南、济宁、济阳得名的济水消失去了哪里,而鱼台、嘉祥又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凡此种种,都让我浮想联翩,于是我决定去探究这些地名的由来,以及这名字背后隐藏的历史,还有,关于这里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齐鲁地名探究——因潍县和坊子而得名——潍坊

潍坊地图

【地名由来】

潍坊,古称"潍州"、"潍县",也被称为"鸢都",但潍坊这个地名是比较年轻的,只有区区60年而已。潍——潍县,坊——坊子,二者合二为一是为潍坊。

齐鲁地名探究——因潍县和坊子而得名——潍坊

潍坊,位于山东半岛的中部,与青岛、日照、淄博、烟台、临沂等地相邻。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市域地貌自北向南,由低到高,形成几个台阶。截至2016年,辖4区6市2县。2017年总人口936.3万人。潍坊市是世界风筝都,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

【寻欢潍坊】

村里邻家的女孩,名叫潍坊。

潍坊温婉娴静,是十里八乡都交口称赞的一个姑娘,可是我奇怪的是她的名字,为何会选择一个山东的地名。后来才知道她的父亲曾在潍坊当过兵,对潍坊有过美好的回忆,或者说对这个地方充满留恋,所以才会给女儿起上这么一个名字,那么,这个让邻家女孩的父亲如此魂牵梦萦的潍坊,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齐鲁地名探究——因潍县和坊子而得名——潍坊

2017年的秋天,曾经造访潍坊,除了干净的市容,淳朴的民风,我实在觉得这是一个没有特点的地方。这个城市地势平整,没有叠嶂的山峦;这个城市处于半岛内陆(寒亭靠渤海,我是知道的),没有起伏的波涛;这个城市似乎很新,除了十笏园,似乎没有多少历史……

行色匆匆,如浮光掠影,带着这样的印象我离开了潍坊,只有一家羊汤馆让我可以回味,朝天锅倒没有尝出什么味道。

可是当我开始关注关于潍坊的种种,才蓦然发觉,我实在唐突这座城市了——潍坊这两个字组合起来的时间不久,可是潍县和坊子都有厚重和丰富的历史!潍坊下辖的诸城、高密、青州等地,也都无一不有雄厚的身家——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繁星点点的名人……

潍坊这片热土,是大禹、寒浞、范仲淹、张择端、刘墉父子、郑板桥等历史名人或生或长,或官或贤留下足迹的地方。

潍坊这片热土,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幸福,传统文化之风浓郁的地方。

潍坊这片热土,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是国内外游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如是,如果有缘,可以再续……

【历史沿革】

夏商代,境内有斟灌、、寒、三寿等封国。

周初,武王封邦建国,封太公望于齐,都营丘(昌乐境内)。

,市辖区曾分属齐、鲁、杞、莒等国。战国时期,现境大部属齐,五莲、诸城等地属鲁。

秦朝,潍坊境当时分属胶东、、3郡。

西汉,市境为青、徐2州刺史部所辖,分属北海、琅琊、齐3郡和甾川、高密、胶东3国,共53县。

东汉,潍坊市境当时属、乐安、齐、琅琊4国,为青、徐2州所辖。

时期,市境当时为魏国地,属青、徐2州,北海、齐2国,乐安、城阳、东莞3郡,共20县。

两晋、十六国时期,市境内有后赵、前燕、前秦、后燕依次占据。至400年(东晋隆安四年),地归南燕,其政区建置,皆相因袭。282年(西晋太康三年)的稳定时期,市境属青、徐2州,北海、乐安2国,城阳、东莞2郡。

南北朝时,潍坊市境,南朝地归刘宋,北朝地属元魏。

隋朝,市境属、、3郡。

唐代,以741年(唐开元二十九年)的行政建置为准,市境属河南道,青、密2州。

北宋,市境属京东东路,青、潍、密3州。

金,市境当时属山东东路,置益都府及潍、密2州。

元,市境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置益都路。

明,市境置、2府,属。

清,市境为青州、莱州、沂州3府所辖,属山东省。

中华民国时期,市境内当时的、、高密、、、、、、诸城9县属胶东道(驻烟台)。

1925年(民国14年)改划莱胶道、淄青道。市境内当时的潍县、昌邑、高密、安丘、诸城、昌乐6县属莱胶道;寿光、益都、临朐3县为淄青道所辖。

1927年(民国16年),市境各县(市、区)均直属山东省。

1943年,市境内当时的高密县属胶东行政区南海专署区;临东、临朐、安丘、淮安4县属鲁中行政区沂山专署区;益都县属鲁中行政区鲁山专署区;昌邑、寿光2县及寿潍直属区属清河行政区清东专署区;藏马县属滨海区滨中行署区(相当专署),诸莒边属滨海区滨北行署区;益寿临广四边办事处直属主任公署。

1945年8月,山东省政府成立,市境内当时的、潍南、昌北、昌南4县属胶东行署西海专署区;胶高县属胶东行署南海专署区;临东、临朐、安丘、淮安4县属鲁中行署沂山专署区;益都县属鲁中行署鲁山专署区;潍县、寿光2县及益寿临广四边属渤海行署第五专署;、诸城2县属滨海行署第一专署(滨北);藏马县属滨海行署第二专署。

1946年春,市境内当时的昌邑、潍县、潍南、昌南4县属胶东行署西海专区,胶高县仍属南海专区;临朐、淮安、安丘、昌乐、益都5县属鲁中行署第三专署(沂山区);寿光、益寿2县及羊角沟市属渤海行署第三专署(清河区);诸城、藏马、高密3县属滨海行署第一专署(滨北区)。

1947年5月12日五莲县建立,属胶东行署滨北专署。

1948年4月27日潍县解放,4月29日潍坊特别市。1949年6月,潍坊特别市改称潍坊市,仍为省辖市。

1948年6月,昌潍专区建立,驻昌乐。辖昌乐、潍县、安丘、寿南、益临5县。

1948年12月,省直辖之益都县划归昌潍专区。次年7月专区机关迁驻益都。

1949年10月1日成立后,潍坊市域1949年到1988年,地专级行政建置主要为昌潍专区、昌潍地区、、潍坊市,以下领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