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华栋:三瞥武汉,看一眼就难忘

邱华栋:三瞥武汉,看一眼就难忘

10月,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

在武汉举行

武汉借此机会惊艳了世界


这里有江河湖泊,风光迤逦

有百所高校,人才济济

有高楼林立,华灯璀璨

……


总之,武汉是一个看一眼让人难忘

再一眼早已情深的地方

 

东湖·武汉之眼

我的武汉第一瞥,看的是东湖风景区

邱华栋:三瞥武汉,看一眼就难忘

东湖风景区位于武昌的东郊,由郭郑湖、水果湖、喻家潮、汤湖、牛巢湖五个湖泊组成。它是一个自然湖,在近5万亩的水域中,生长着丰富的淡水鱼。其中,以武昌鱼最为名贵。武昌鱼是鳊鱼的一种,是鄂州市梁子湖的特产,鄂州古称武昌,所以俗名为“武昌鱼”。现在的东湖风景区则有独具特色的六个游览区:听涛区、磨山区、珞洪区、落雁区、吹笛区、白马区。我的印象里,东湖的水面一直很浩大。资料显示是33平方公里,据说是杭州西湖的五六倍。我很羡慕武汉有东湖这么一个城中大湖,它在珞珈山、磨山之间盘绕,它浩森广阔,安详明净,湖岸曲折,港汊交错,宛如迷宫。

邱华栋:三瞥武汉,看一眼就难忘

作为一个自然湖泊,这些年,东湖也被赋予了浓厚的楚文化内涵。湖北是古代楚国辖区,因此楚风浓郁。东湖管委会结合楚文化的历史,在磨山风景区建造了行吟图、离骚碑和楚天台、楚才园等,还建有楚市、屈原塑像、屈原纪念馆,将楚文化的底蕴挖掘了出来,使东湖的历史文化内涵显得厚重了。

这次,我在磨山楚文化游览区,尽情地欣赏和体味到了楚文化浪漫、瑰丽和独异的风格。比如行吟阁,建于东湖西北岸的小岛上,四面环水,由荷风、落羽两桥与陆路相连,十分幽静。《楚辞·渔父》中写到:“屈原既放,游于江潭,竹吟泽畔。”三层四角攒尖顶、古色古香的行吟阁雄健俏丽,颇富民族风韵,阁前立了一尊屈原全身塑像,屈原仰首向天,款款步行,十分真切。

邱华栋:三瞥武汉,看一眼就难忘

我们在路边歇歇脚,电瓶车继续前进,我看到了一边的一尊祝融塑像。祝融是楚人的远祖,是传说中的火神。他的职责是观象授时,指导人们生产与收获,也就是火神和耕作之神。这尊雕像体现了楚人崇火、拜日的民俗。另外,还有一组“惟楚有才”的雕塑很有特点,这组群雕以古代楚国八百年间的风云人物和重要事件为主题,以多种雕塑手法,展现了楚国的名君、名相、名人的事迹,还有古代楚国的矿冶、纺织、艺术、农耕、战争和日常生活情景,群雕体现了楚文化的博大精深。我走到近旁仔细观瞧,感觉这组雕塑气势磅礴,栩栩如生,雕刻师技艺十分精湛。最值得一提的,还有一块离骚碑,镶嵌在一片山体上,它是用红色岩石砌成,资料说它高14.8米,宽8米,碑文选用的是毛泽东青年时代手书的《离骚》全文手迹,雕镌字体俊秀飘逸,可以说是诗书双绝,碑巨文奇。

邱华栋:三瞥武汉,看一眼就难忘

和东湖再度相遇的这个深秋初冬,既有着秋天的醉意、成熟、大气和美满,也有着初冬的肃杀、凋敝和一点凉寒。而我这个远方来客又一次走过了熟悉的东湖,为东湖的苍茫和秀丽,温婉与深情而动容。东湖的秋冬,有秋有冬,有暖阳有寒霜。季节交替中,时光在孕育,万物在静默,人生在向着满溢而伸展。


武大·武汉之慧

我的武汉第二瞥,看的是武汉大学,我的母校

邱华栋:三瞥武汉,看一眼就难忘

我每次来到武汉,都要抽时间在我的母校武大的校园里走一圈。有时邀上两三个同学慢慢地在校园里闲逛,有时是坐在车里一个人,一言不发,沉默地看着窗外的校园风景,看着那些比我年轻一辈的学子们,想象着当年的我就是现在的他们,然后匆匆而过。

武大校园风景如画,既为学生谈恋爱创造了条件,也为好学者和好知识的诞生与传播创造了条件。一所大学能否立得住,主要看出了多少学术大师、杰出校友。作为武大校友,我希望它能特别开放,胸襟广大,它的学生能有巨大的创造力。武大的同学之间,情感交流非常淳朴,我记得我们同学之间没有打架的,连吵架都很少,偶尔闹些小矛盾也都是因为生活习惯存在差异,比如有人爱干净,有人可能就邋遢一点,相互迁就一下也就适应了,并不会心生怨气。各自的秉性摸透了之后,大家都成了兄弟,按照年龄分成老大、老二、老三、老四等,然后按照这个来分工打水、打饭、占座什么的,简直就是一个小分会。

邱华栋:三瞥武汉,看一眼就难忘

每次来到武大校园,我看到一个个青葱的生命个体在身边走过都会感叹所有的学子最后都要被放飞到社会这个复杂的空间里,去寻找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面临挑战。那么,武大的学弟学妹们,拿起你的笔,写下这段注定将消逝不见的美好时光里的感受吧,给你自己的岁月留个影,给你未来的回忆增添一笔浓重的鲜亮吧。假如文字不死,你所经历的时光,就将获得瞬间定格之后的永恒影像。因为,毫无疑问,大学时光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值得怀念和依恋的岁月。

可以肯定,多少年之后,校园生活注定会成为我们每个人生命中鲜活并难忘的记忆,成为我们奋力在生活中拼搏时,从后面投射过来的虽遥远却亲切、深情的目光。

邱华栋:三瞥武汉,看一眼就难忘

而武汉大学作为武汉的一个知识、智慧、学术、教育的制高点,不仅在珞珈山上闪耀,还将武汉的影响以她的万千学子的个体影响,流布和影响世界。


汉口·武汉之彩

我的武汉第三瞥,看的是汉口

邱华栋:三瞥武汉,看一眼就难忘

汉口,是武汉最热闹的市区,也是最繁华的市区。武汉三镇,历来武昌是高等教育和高新技术区、旅游文化区;汉阳是工业区,有着“曾经汉阳造,再造新汉阳”的决心:而汉口,则是武汉的商业区,是武汉最有市民气息的城区。汉口有飞机场,还有一条著名的小商品批发之地——汉正街 (现在搬到了汉口北大商业地区)。还有一个吉庆街,也很有名。

汉正街是一条商业老街,多年前我在武汉念书的时候,经常去那里逛,但见货物琳琅满目,人头也是一片攒动,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不过我是穷学生一个,只是饱了眼福,偶尔买双鞋子,也是要穿很久。所以,不到汉口,就不知道武汉有多么的丰富、丰厚、丰采、丰沛、丰饶、丰硕、丰裕和丰足,汉口,就是武汉之丰。不到汉口,就不知道武汉有多少的热闹,多少的色彩,汉口的颜色就是武汉的彩色。

邱华栋:三瞥武汉,看一眼就难忘

在这里我就说一条街:吉庆街。吉庆街是我每年来武汉都要去的地方。因为,要想了解武汉当代市民的生活,吉庆街是一个窗口。吉庆街是小吃一条街,分为老街和新街。老街保留了老街的排挡风格,新街则升级换代,显得高端气派了。我一开始是通过看池莉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知道了武汉的吉庆街,以及街上的武汉鸭脖子比较好吃。由于电视剧的影响巨大,武汉人就把鸭脖子变成了武汉的名产,一时畅销全国。我记得,北京的簋街上,过去一直流行麻辣小龙虾和福寿螺,后来就开始改吃鸭脖子了。不过,我听说这鸭脖子上淋巴多,我觉得吃多了不好,尝尝味道就可以了。但是我第一次吃的时候,还是觉得味道奇妙,麻辣、咸鲜味道的都有,有上瘾的可能。后来,我果然就经常在北京簋街吃鸭脖子了。

邱华栋:三瞥武汉,看一眼就难忘

吉庆街不大,蜿蜒委曲,有点脏乱,却极其热闹,叫卖声、吆喝声、笑闹声混杂在一起。我观察,来的人大都是游客和年轻人。我估计,武汉本地人不见得喜欢在这里凑热闹,这个小吃一条街的饮食风景,主要是给外地人和年轻人搭建的,也解决了一些人的就业,扩大了武汉饮食文化的内容,把一个世俗的市民生活饮食风景,包装成了一个武汉的地域文化符号,这是市政府聪明的地方。

邱华栋:三瞥武汉,看一眼就难忘

这一次,我是乘坐高铁从南边的广州前来。我还乘坐了武汉地铁,走了过江隧道,还在武汉长江上的三四座大桥上穿梭而过。我真是感觉到,武汉是个大武汉,她变大了,变高了,变繁华了,变时尚了,变得有内涵了,变得生动了,变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了。武汉,大武汉,以三镇的规模铺展在大地上,在长江和汉江交汇形成的冲积平原上崛起。她的雄心壮志,她的热气腾腾,她的炎热与娴静,她的世俗与大气,她的灵气与豪气,构成了武汉的丰华性格。大武汉,必然会铸造新的生活形态,在中国中部抢先崛起!

 

出品: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新媒体中心

监审:邓鼐 监制:吴晓君 编辑:张杰

文字来源:《武汉印象·2014》散文卷

投稿:[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