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保定驢火”

弘揚地域文化 講述保定故事

舌尖上的“保定驢火”

每次出差回來,如果沒有吃飯,或者沒有食慾的時候,總是先想到驢肉火燒。有時候即使半路上餓了,也要忍一忍,堅持到回去。

驢肉火燒不是什麼名貴食品,也算不得山珍海味,甚至登不了大雅之堂,但每每出差回來或招待外地的朋友,第一個想到的還是它。

驢肉火燒首先是要肉好。肉有多種,瘦的、肥的、燜子的、板腸的、精品的、豪華的,肉類不一,價格也有很大差別。我最喜歡的還是那種所謂“肥瘦的”,即肉裡以瘦肉為主,略帶點肥。這樣的驢肉,不幹不硬,入口柔軟,放進嘴裡,等不到咀嚼,香氣已經溢滿口腔,油汁兒流到嘴角,讓人禁不住一通狼吞虎嚥。

舌尖上的“保定驢火”

當然,火燒也非常重要。最重要的是要外焦裡嫩,但這種外焦裡嫩不是油炸出來的那種,也不是麵包烤制的那種,而是用一種特製的爐子烤出來的。火燒剛出爐,白胖胖、熱騰騰,即使不加肉就已經讓人垂涎欲滴了。

肉夾到火燒裡要適量,多了油膩,少了不夠香。有經驗的廚師從來不用秤,而是將剛出爐的火燒用刀剌開一個口子,然後看似漫不經心地將一把驢肉塞到裡面,這樣肉貼著皮兒,皮兒夾裹著肉,圓滾滾胖乎乎的驢肉火燒就製作成了。

驢肉火燒是平民的食物,享用的時候要不得斯文。無論是販夫走卒、高官顯貴,亦或是小家碧玉、大家閨秀,都需用手抓住燒餅,大口地咬,快速地嚼。吃的似乎不是食物,而是一種熱愛或興致。那熱乎、那香氣、那柔軟、那咬勁兒,就像時而高亢悠揚、時而百轉千回的保定老調梆子,讓人陶醉其中。吃著吃著,連魂兒都不知道哪去了。

舌尖上的“保定驢火”

吃驢肉火燒的時候,不可缺少的是一碟特意醃製的小鹹菜或小辣椒,它們是驢肉火燒的最佳拍檔。就著吃上一點兒,就像吃大餐美味的時候滋兒嘍一口小酒兒,那感覺就別提多愜意了。

但是,驢肉火燒和其它一些快餐不同,最好不要在孤獨或傷心的時候吃,那樣不但食之無味,而且會加劇痛苦。你可以叫上家人、或邀上朋友,還可以和情侶一起。因為驢肉火燒的意義不僅僅在於果腹,它夾裹著的是濃濃的人情、友情甚至是愛情。

雖然現在好多地方都可以吃到驢肉火燒,而且樣式也是五花八門,但我是不想吃外地的驢火的,準確地說是不屑於吃。這不僅僅是出於本地人的自尊和自豪,更重要的是保定的驢肉火燒自身就帶有保定人的一種憨厚、直白和倔勁兒,吃的就是一個老保定味兒。

如果你吃過一次真正的驢肉火燒,或許就不會再想吃肉餅或肉夾饃了,更別說什麼麥當勞和肯德基了。

保定的驢肉火燒,有驢一樣的憨厚和倔強,也有火一樣的溫暖和熱情。

我愛你,“保定驢火”!(作者 張如意)

舌尖上的“保定驢火”

“保定驢火”的歷史

儘管驢肉並不算是常見的肉食,但中國人吃驢肉的年頭並不算短,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有關於吃驢肉的記載。明代宮廷還有一個特殊的習俗,在農曆大年初一吃驢肉,並稱之為“嚼鬼”。《明宮史》記載:“又騙頭肉,亦以小盒盛之,名曰‘嚼鬼’,以俗稱驢為鬼也。”

根據《徐水縣誌》記載,徐水小驢肉在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即聞名於世。漕河驢肉火燒的發祥地為保定徐水漕河鎮,歷史悠久。相傳,宋代時漕河碼頭有漕幫和鹽幫兩個幫會。漕幫以運糧為業,鹽幫以運鹽為業。雙方為稱霸碼頭,時常大動干戈,最終以漕幫大勝收局。漕幫俘獲鹽幫馱貨的毛驢無法處理,便宰殺燉煮,設慶功宴;再將肉夾在當地打製的火燒內吃,更有滋味。自此,漕河驢肉興起。

2010年,驢肉火燒作為“中國第九大菜系”——冀菜的代表,走進了上海世博會,與北京烤鴨、天津狗不理包子等一起,招待各方遊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