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着就读《资治通鉴》

这个世界上像中国人这样愿意花这么大的力量记录自己的历史,讲述自己的历史,你很难找到第二个了。比如说印度,你要去了解他们的历史,还要回过头来找我们中国的典籍,如果没有玄奘的西域记等等,印度的历史在很多地方都有可能是空白的。

中国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史书,没有人可能穷尽变地从头到尾把它读完,光是现今收录的古籍就有三千多种,知道名称没有收录的有六千多钟,这也只是我们文学典籍浩瀚汪洋中的一点点。历史上的典籍到底是几万种啊,还是几十万种啊。这都是数不清楚的。

最经典的,最为人所知的史书有两本,称之为中国传统史学的“双壁”。我们中国人喜欢成双成对。说到唐诗的话就是李杜。说到文学的话就是诗骚,诗经和离骚。史学也是。我们传统史学的“双壁”:一本是《史记》,另一本就是《资治通鉴》。

编年体史书的特点就是在时间轴上一步一步地展开,先发生什么事情后发生什么事情,前面的事情和后面的事情有什么因果关系。所以编年体是以时间为线索的,纪传体是以人为线索的,这是他们最大的区别。我们之所以经常把这两本书拿出来比较,就是因为他们各自代表了两种体裁最经典的代表。

一句话来概括这个最大的区别,讲的简单点就是:《史记》是文学家笔下的历史,《资治通鉴》是政治家笔下的历史。

同学们现在还年轻,但你以后会知道,你会发现你的生活因为太辛苦、太劳累,你会因为一件事情感动痛苦。什么事情呢?睡觉睡不好。那个时候你在床头放一本书,我告诉大家,尤其在你睡眠不好的时候,千万不要选择《史记》。为什么呢?因为《史记》篇篇精彩,所有故事讲的惊心动魄,引人入胜,跌宕起伏。无论是人物还是故事,都体现了一个文学家的文采。如果你睡眠不好又看了《史记》,翻开第一页,讲鸿门宴。精彩啊!看完不过瘾,再翻一页,看到荆轲刺秦王,惊心动魄!还不过瘾,再翻,赵氏孤儿,跌宕起伏啊……这样就更睡不着了。所以如果要在失眠的同志的床头放一本书,应该放什么呢?对,就是《资治通鉴》。包你看两页之后马上睡着。为什么呢?因为政治家笔下的历史是充满理性的。他把一个故事给你讲的没有什么风生水起,跌宕起伏。但他能够用最简单的语言把一件事情的本质给你点到位。虽平淡无奇但是大道至简。

但是换一个,如果我们这里以后走出一个审计署署长或者全国政协主席啊,你要考虑找治理国家的问题,那个时候你就要好好看《资治通鉴》了。里面全都是治理国家的大道理。

我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能体现《史记》和《资治通鉴》的区别。讲个什么故事呢?刘邦晚年闹了个不大不小风波。宠爱小老婆。这些小老婆里面有个姓戚,戚夫人。吕雉就整她不整别人,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戚夫人当初野心最大。吕雉当时也五十多岁了,已经年老色衰了。他最宠爱的戚夫人,年轻漂亮,能歌善舞,戚夫人也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叫如意。但如意后来却不如意。因为戚夫人在刘邦在世是,一天到晚在他身边吹枕边风,想把如意立为太子。那就意味着刘邦要废掉吕雉的儿子刘盈的太子之位。刘邦也因此动心,产生了打算。这就是刘邦晚年闹出的风波。但这个事情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废成了吗?没废成!

《史记·留侯世家》里面有记载一个故事,就是商山四皓的故事。

刘邦想废刘盈这件事,一旦传出去,谁第一个坐不住?当然是吕雉!吕雉第一个找的是张良。因为张良很聪明,而且刘邦对他几乎言听计从。吕雉就让自己的两个亲兄弟到张良府上求教张良如何保住刘盈的太子之位。

我们古人有句话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就是你要了解一个人是非常困难的事,西方的哲学家说:人的内心就是一个宇宙。但中国古人的智慧就在这个地方,他们认为了解别人非常困难,但其实最困难的是了解自己。很多人对自己的认识或对自己的定位都是不准确的。一般来说,我们对自己的定位都会比实际的有所偏差。所以,张良了不起就在于他能非常准确地定位自己。

当吕雉兄弟提出请求时,他就表示现在的情况已经与当初打天下的时候不同了,他不可能再对我言听计从了。他认为现在刘邦是以爱欲立太子,如果我要能说动他,除非我能代替戚夫人。之后就向吕雉献计:去请刘邦当初未能招贤成功的商山四皓出山为太子效力。

吕雉听取了张良的意见,用谦卑的态度及丰厚的礼品迎了四位高人。商山四皓下山之后,住进了太子府,等待一个机会,一个可以一击致命的机会。

这就是高人的行为方式,看准机会一击而中,不让对方有反抗的机会。

终于,机会来了。在刘邦临终前一年,由于担心自己死后江山不稳,设计杀害了与他打天下的异姓诸侯:楚王韩信 ,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为了帮自己的后代解决掉这一大患,把天下太太平平的传给儿子,他将这三大诸侯王除掉以后,得胜回朝。刘邦欣喜万分,准备大摆庆功宴。四大高人觉得时机成熟,让刘邦得意洋洋时给他一当头棒喝,从九霄云外跌落到深渊,证明给刘邦看这世界上有你做不到,但你儿子做到的事情。并且在这个庆功宴上能让当朝的臣子都见识到这件事情。

四个老先生出场时,用史记中的几句小分句形容:“年近八十”,“须眉皓白”,“衣冠盛威”,这在古代俨然仙人形象,正如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金庸笔下的少林方丈,白眉着实让人肃然起敬,做到自律。不是像任我行这样邪教人物拥有的杀气,而是一种让人如沐春风的慈爱。看到这样四位老先生,刘邦从没见过这样的场面,询问其名字。于是四位老人一个个自报家门。刘邦更是惊讶不已,又问起他们随儿子刘盈下山的原因。老人答道:“陛下轻视擅骂,臣等亦不受辱,故长匿山中。”就是批评刘邦你没有礼貌,不懂尊重我们这些知识分子,让我们不愿与你一起。从心理学角度看,四位老先生正是“美是距离产生的”,通过拒绝将自己的身价抬得很高。“而现在我们之所以从太子下山,是因为太子和你不一样,他以仁孝,恭敬,友爱之名闻名天下,天下莫不延颈欲为之死。”这最后一句话更是将对太子的支持推上巅峰。刘邦呛了一笔,心知太子羽翼已丰,难以废去。最后也只好拜托四位高人辅佐刘盈,安邦兴国。四位老人各敬了一杯酒后转身离开,刘邦也在闷闷不乐中结束了这场宴会。太子最后自然也没有换成。

这是史记给我们讲的故事,精彩吧,非常精彩。

大家看资治通鉴,你是绝看不到这个故事的。就是司马光说司马迁这个故事是绝不靠谱的,为什么不靠谱,司马光上来啪问的第一个问题,刘邦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臭流氓啊,一个地痞啊。刘邦和项羽作战的胜率不是百分之零啊,被打败以后刘邦怎么办,刘邦有两大救命绝招,第一招是逃,能跑多远跑多远,第二招,万一真逃不了,被项羽踩在脚底下,怎么办,赶紧装孙子,求饶,项羽的性格是怎样,项羽碰到这种情况,一般是抬起脚来说,滚。按照刘邦的性格是先不滚,先站住边上看一看,看他有什么反应,一般项羽是自己大大咧咧的自己转身就走了,有鸿沟为界不是这样一个故事啊,协议都签好了,结果,项羽这边就遵守协议,军队转过身来开拔就走了。刘邦一看,真的这么诚信,真的这么就走了赶紧组织军队打上去,有一次,刘邦的亲生父亲刘太公,他的老婆吕雉和一对亲生儿女被项羽抓住了,项羽把他父亲绑在木柱上,下面煮一锅水,跟刘邦说,你这次再不投降就把你爸爸扔到锅里煮熟了信不信,刘邦怎么回答他,太好了,从来没喝过人肉汤,煮熟了分我一勺。为了政治博弈连自己亲身父亲的性命都可以做赌注,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被舆论牵着鼻子走呢。司马光就说他连自己父亲的性命都可以作赌注,何况这四位从未谋面的老先生呢。所以司马光说这个故事是绝靠不住的。

说司马光是一个伟大的史学家,其实遗忘了一件事,我们今天的读者讲起司马光,就想起他两件事情,小时候砸砸缸,长大后编编史,这就是司马光的一生。其实啊,这不能说不对,这其实是非常不全面的,司马光最重要的是什么,司马光是大政治家,司马光做过宰相。

大家仔细看资治通鉴这本书,里面很多史料都是从史记中拔出来的,只不过这种边边角角的边缘史料根本不受重视。司马光一看以后这才是关键,他举了几个例子,他说一旦这事情传出来以后,有一个名字叫周超的人马上去找刘邦了,周超呢又是一个结巴,结巴最怕什么,越生气,火急火燎,那好,就越讲不出来,这就是说周超对这个事情坚决不同意,这是司马光看到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是什么,前面张良讲我讲了刘邦肯定不听,没错,张良很有自知之明,但司马光突然发现,张良在这个事情之后,作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就在刘邦传出要废太子这个事后,张良请病假,度假去了,消极地抵抗,虽然不跟你说,但这种消极的抵抗明细就表现出他的不满意。第三个,就讲到谁了,就讲到刘盈的那个老师,就跑到刘邦那边把道理都讲了一遍,讲嫡长子继承的重要性,还举了春秋晋国和秦朝的例子,并且在刘邦你最艰苦的时候是吕雉帮你顶住了半边天,现在你做皇帝,你了不得的时候你不需要她了,她年老色衰了,她是个老太婆了,你喜欢新的女人了,你就抛弃她,背叛她了,这对不对啊,这肯定不对啊,首先道德审判,你这就是不对的。所以他对刘邦这个东西,看上去是道德审判,事实上你这个问题再深入的想一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批评,而是经过小心翼翼得出的更重要的真相。

商山四皓的时候里面有两个人物,就是吕雉的两个亲兄弟。商山四皓的历史存在性还有待考证,但这两个人是确实存在的。当年他们率领军队和刘邦一起打天下,所以吕雉给予刘邦的支持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整个家族。还有樊哙,是吕雉的妹夫,也算刘邦的连襟。周昌之所以在刘邦面前为吕雉说话,就是因为周昌当年与吕家兄弟关系亲密,一起征战。再看戚夫人,能歌善舞的,在今天看来也就是个文工团出身的。但是问题是,这样一个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国家的核心人物,你的存在也只是依靠刘邦的宠爱才成立的,只要刘邦一死,你就没有价值了。尽管刘邦在位时,能把刘如意扶上太子之位,但吕家是不可能善罢甘休的。刘邦虽然是个流氓,但也是个有见识的流氓,他也意识到换太子是不能改变任何东西的,他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所以《资治通鉴》讲述这件事就更加理性更加具有说服力。司马光讲述故事虽然不生动,但这也不是他的目的,他的目的是在于读者能明白故事其中的道理。当然《史记》和《资治通鉴》是各有价值的,这都是不能否定的。这就是我说的文学家笔下的历史和政治家笔下的历史。

【附:互动环节问答】

问题一:我的理解,资是帮助,治是治理天下,通鉴就是通然古今以史为鉴。之前也听过姜老师的讲座,我知道当一个好领导就是用正确的人、说正确的话、做正确而事。因为我们审计学院最近在进行书院制改革,姜老师你能不能用上面讲的三点给我们一些建议?

姜鹏:我很高兴你总结得很到位。我的书里面有一讲叫“无用乃大用”,你听过吗?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我们很多时候会用一种积极的姿态来看待我们人生中的许多事情。我今天就想提一个点来帮助你理解这本书。我们古人有一个道理说的好:有些时候该讲的道理是不能讲的。有一句话叫“外人不谈内事”,所以贵院的改革,我作为一个外人,就算有再多的看法也不能发表。你们的院领导有自己的想法和智慧,我对你们书院制改革也不了解,所以是不适合发表看法的。

同学你要知道,很多时候说是一种姿态,不说则是一种更重要的姿态。

这种智慧我们一定要明白。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时候讲,什么时候不讲。

比如你已经在一个部门做处长多年了,一天领导问你对副局长人选的看法。你就不能明确表示谁比较合适,你应该说:“我觉得副局长的安排应该根据几点选择。考察谁工作更努力,谁人民支持力度大,谁更无私奉献等。”虽然这个回答讲了之后等于没讲,但就是一个标准正确的回答。当然,我也不是在教你滑头。因为人际相处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我们同学现在年轻,在学校里面与人相处可以直来直去。但到了单位,到了社会,有了利益关系,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所以,在很多事情不要老想着进一步会怎样,还要学会退一步思考。

问题二:姜老师,今天听了您的讲座,我就有看《资治通鉴》的冲动,但现在版本很多,你能不能给我们推荐几个版本?

姜鹏:《资治通鉴》的版本市面上却是很多。我认为中华书局的版本是最不错的。中华书局简体字横排本,这个不错。因为大家是学审计的,对古文可能不太懂。中华书局还有一版是一页原文一页翻译的,我推荐同学们去看那本。

问题三:姜老师您好,我觉得现在读历史有两个极端:一个就是真实的历史不为众人所喜,另一个就是历史被消费侵扰,就变得不真实了。所以我就想问您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还有对《百家讲坛》将历史推广给大众这种做法有什么看法?

姜鹏:这个同学的问题问得很不错。我们现在的确存在这两个极端中。历史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但因为我们如今的历史教学教条化,作为一个历史学的教育,是应该像司马光那样,教会大家学会分析学会判断。尽管我们有许多细节记不太清楚,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体验了思考历史的过程。而现在的教学显然不是这样的。很多东西,物极必反,这就导致我们走向另一个极端。

现在的商业化、娱乐化,也把我们的历史篡改的一塌糊涂。大家现在看的电视连续剧里面,古人的生活状态是完全不符合事实的。但现在还有一个好的方面,就是现在已经有许多非历史专业的人意识到这个问题,就像刚才这位同学,所以专业学者就越来越重视在这方面对大众的普及,就像《百家讲坛》这个平台。刚开始《百家讲坛》大家知道的,很有名的有易中天、于丹,但事实上,他们都不是专业学历史的。易中天老师是学文艺学的,于丹老师是学传播学的,所以他们在讲述过程中难免会有很多失误。后来因为观众的反映,《百家讲坛》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就请了很多像我这样的专业的历史学者。然而问题是在我们去了之后虽然能保证历史的准确性,却不能保证电视台的收视率。我们讲的越专业收视率反而越低。因为老百姓就喜欢听故事听八卦,不喜欢听你严肃的思考。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中央电视台的收视率采集器有百分之六十在农村,所以他们觉得你们这些讲历史的还不如赵本山讲小品,就去看赵本山了。可见我们历史的普及就应从年轻的学生开始,我们也很重视进高校这样的活动。

文化这个东西,不像干革命,是从农村包围城市,文化的普及就应该从城市包围农村。因为相对来说城市的文化氛围会更浓很多。所以我相信这样的状况在一代一代人的努力下,会改变这样的现状。所以我们一起努力,好吗?谢谢!

问题四:姜老师,关于当下中国,我想问您觉得“循例”好,还是“清流”好?

姜鹏:这个事情呢,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不能相互取代的。就像人的性格,不同的性格是不能统一的。所以官场上的人的性格也不能全部统一,官场有自身的规则,我们是不能左右的。这两个我们很难讲谁更有价值,这要在不同的情形下有不同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