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斯威夫特的版权问题,其实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纷争

前几天泰勒斯威夫特(后文简称霉霉)刚刚参加完双十一晚会,粉丝们还沉浸在满足感无法自拔之时,霉霉发布长文表示前公司“大机器唱片”不让她演唱旧歌,并向粉丝们求助。一时间,全世界媒体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件事情上。

这些天我收到不少问题,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霉霉自己写的歌不能唱。这涉及了很多行业内的规则,通过这件事可以散射出很多的问题。

这篇文章咱们用通俗的说法,聊点儿专业的内容,来解释一下“版权”“公司”与霉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泰勒斯威夫特的版权问题,其实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纷争

图片来自泰勒斯威夫特

在音乐版权这件事儿上,咱们国家和外国有些许差异。我们国家只有“词曲版权”,也就是对作曲和作词的保护。而外国还多了一项叫“录音版权”的东西,其包括了歌曲的制作、编曲、混音、录音甚至唱片策划发行等,这些事儿一般都是由唱片公司花钱筹备。

所以,即便那些歌曲是由霉霉自己作曲作词,那她也只拥有“词曲版权”。“录音版权”掌握在前公司(大机器)手里,你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双方各占一半。

于此,这是整个事件的导火索,也是麻筋。而接下来的一切问题,都是由上述内容引起的。

泰勒斯威夫特的版权问题,其实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纷争

二、泰勒选择正面交锋

Taylor Swift与前公司大机器合约到期,而新公司开出的条件丰厚,再加上霉霉自己察觉到大机器未来运营的风险,她自然希望“跳槽”。但大机器手握旧专“录音版权”作为谈判筹码,以出一张新专辑换一张旧专的条件要求霉霉留下(就是一个无理取闹的条件)。

大机器拒绝卖给霉霉旧专版权,选择转售给霉霉的死对头Scooter等人,这基本等于撕破脸了。于是,霉霉在网上发布长文,控诉前公司的做法。霉霉也非无路可走,“录音版权”就算买不回来,也可以通过重新录制的方式继续使用这些歌曲。霉霉就公开选择了这条路,决议与前公司正面交锋。

泰勒斯威夫特的版权问题,其实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纷争

图片来自《lover》

三、进退两难的境地

这也踩了一个雷,经济学里的基础定论就是“物以稀为贵”,如果霉霉重录专辑,也就等于同样的东西出现了两个,加之粉丝肯定愿意购买对霉霉有益的那个版本,那么曾经的那些唱片价值将会大打折扣。而美国版权法里有专门限制这一项的规定,为了保护权益,就算是霉霉想重录专辑,也要等到一年后,也就是2020年的年底。

正如我们上文提到的,在美国,歌曲进行商业演出,必须同时拥有“词曲版权”和“录音版权”,缺一不可。

拥有“录音版权”的Scooter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为了胁迫霉霉不重录专辑,在可重录时间(即明年底)生效前,阻止霉霉一切对歌曲的使用权利。至此,霉霉失去了使用曾经歌曲进行商演的权利。可在此之前,霉霉已经与多方签订演出协议,如果不能照常演出则需要付高额违约金。世界巨星本就是以分秒计费,加之欧美娱乐业迭代极快,拖一年时间所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

泰勒斯威夫特的版权问题,其实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纷争

图片来自优酷

四、蓄谋已久的纷争

综上所述,大机器的转售行为虽然在法律上没有问题,却导致了矛盾的一步步升级。霉霉不想让旧专辑版权帮助Scooter赚钱,Scooter也不愿意让霉霉削减他手上的版权价值。

整个事件看似复杂其实都是围绕着“版权保护”的漏洞所进行的纷争。综上所述的种种,你不难看出整件事蓄谋已久。发生在霉霉身上的一切,除去法律上的机关算尽,还有情感上的背叛。然而,这样的事情在娱乐圈里屡见不鲜,我们国家的艺人也时常面料类似的遭遇。比如,最近处在风口浪尖的吴青峰。

泰勒斯威夫特的版权问题,其实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纷争

五、明星真的光鲜亮丽吗

Taylor Swift作为现如今全世界最成功的艺人,依然无法回购自己的作品录音版权,依然在选择离开时面对波涛重重。

大家可能疑惑,明星既已名利双收,还会受到公司如此多的制约,是不是潜规则?

对公司而言,运营一个艺人,往往比真正去从事常规贸易还要不可控。其在前期需要投入巨大的财力,人力、资源去培养新人,然而正在能够走进大众视野里的凤毛麟角。

尚雯婕曾经说开经纪公司,自己培养偶像,区区几人,一年让她花费500万。这是她几年前的说法。然而几年后的今天,我依旧没能在娱乐市场里看见他们的踪影。因此,经纪公司在一开始会尽可能保证自己拿到尽可能多地拿到未来可能产生价值的收益,以回收多年的投入。这倒也是情理之中的结果。

泰勒斯威夫特的版权问题,其实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纷争

绝大多数人的眼里,明星是光芒万丈,集名利于一身的奇迹。众人想当然地认为她们真的是露个面便收入百万的印钞机。但这个世界越是表面光鲜亮丽,内在的水就有多深,正如曾经的某富豪所说的,他早已料到此生不得以善终,但那又如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