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宣講團:四中全會發令 “中國之治”再出發

中央宣講團:四中全會發令 “中國之治”再出發

11月11日,中央宣講團在湖北武漢舉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報告會,中央宣講團成員、中央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作宣講報告。陳一新在宣講中指出,四中全會展示了“中國之治”成就、描繪了“中國之治”願景、彰顯了“中國之治”優勢、部署了“中國之治”任務、激發了“中國之治”能力。我們要把學習宣傳貫徹四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來抓,在學深悟透做實上下功夫,做到學悟結合促深化、學研結合促消化、學用結合促轉化,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四中全會精神熱潮。

中央宣講團:四中全會發令 “中國之治”再出發

現將這份宣講報告摘要“轉發”大家——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時機十分特殊,主題十分重大。

從時機上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四中全會是我們黨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上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是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我國處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具有開創性、里程碑意義的會議。

從主題上看,用一次全會專題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並作出決定,這在我們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政治上、全局上、戰略上全面考量,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作出的重大決策,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堅定的制度自信和強烈的歷史擔當,對於堅定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四個自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這次全會最重要的“兩大成果”是:

——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全會《決定》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體現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回答了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上“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個重大政治問題,深刻闡明瞭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意義、總體要求、總體目標、重點任務、根本保證,集中了全黨智慧,反映了人民意願,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是一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典教科書,是推進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建設的政治宣言書,是黨和國家事業各領域各方面制度建設的戰略任務書。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系統總結了一年多來黨和國家工作,科學分析了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深刻闡述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圍繞制度自信深入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重大問題,對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提出了明確要求。這個重要講話高瞻遠矚、總攬全局,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深化了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是馬克思主義國家制度建設和國家治理理論的創新發展,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科學指南和基本遵循。

中央宣講團:四中全會發令 “中國之治”再出發

四中全會展示了“中國之治”成就

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施及取得的顯著成就,被世人讚譽為“中國之治”。“中國之治”是符合中國國情、深受人民擁護的實踐探索,是中國向世界展示的“金名片”。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開闢了“中國之治”新境界。

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以來,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的複雜局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準確把握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著力抓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加強戰略謀劃,增強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攻堅克難、砥礪前行,創造了極不平凡的成就,辦成了一系列大事、喜事,辦好了一系列好事、實事,應對了一系列難事、急事,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集中展示了“中國之治”的新成就。

其中,我們感受特別深刻的有“五個超出想象”:

——“三項重大活動”(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大典、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活動、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極大提振了黨心軍心民心,其影響越來越深遠超出我們的想象。

——“三大攻堅戰”(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精準發力,成果越來越顯著超出我們的想象。

——“三大方面改革”(體制性、機制性、政策性改革)越來越深入,為發展提供強大動力超出我們的想象。

——“三大主場外交活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成功舉辦,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國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超出我們的想象。

——“三大舉措”(加強黨內法規建設,繼續整治“四風”特別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及開展“基層減負年”活動,嚴肅查處秦嶺北麓西安境內違法建築事件)正風肅紀,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全面從嚴治黨的螺絲越擰越緊超出我們的想象。

這些新成就的取得,靠的是習近平總書記掌舵領航,靠的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靠的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運籌帷幄、辦好中國自己事情的強大定力和能力,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非凡膽魄和智慧,將新時代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堅定意志和行動,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歷史擔當和作為。

四中全會描繪了“中國之治”願景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重大任務。《決定》科學分析面臨的新形勢,明確提出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要求和總體目標。

——總體要求明確了“四大內涵”:一是明確了“堅持以什麼為指導”,即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二是明確了“遵循什麼原則”,即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改革創新;三是明確了“聚焦什麼重點”,即突出堅持和完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四是明確了“採取什麼舉措”,即加強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保證。

——總體目標提出“中國之治”“三步走”的時間表:到我們黨成立100年時,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總體目標既清晰地指出了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未來30年的發展階段,同時也清晰表明了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所要達到的水平和層次。

這個總體要求和總體目標充分展現了“中國之治”的宏大願景,特別是蘊涵其中的“四大昭示”,值得我們去深刻領悟:

——時代昭示:全會擘畫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新藍圖。全會順應新時代發展潮流,統攬“四個偉大”,突出堅持和完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各方面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從13個方面作出系統規劃和戰略部署,既有高屋建瓴、引領時代發展的頂層設計,又有務實管用、解決時代之急需的推進舉措,展現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體現的光輝前景。

——實踐昭示:全會指明瞭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新路徑。全會著眼於應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實現國家長治久安,針對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亟待改進之處,提出了全面系統的推進方案,必將有力促進黨、國家、社會各項事務治理的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必將大幅提高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有效治理國家的能力。

——理論昭示:全會開闢了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新境界。全會科學回答了“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一重大問題,廓清了從“國家統治”到“國家治理”的理論脈絡,創造性提出了加快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作出了重大理論貢獻。

——國際昭示:全會提供了人類制度文明發展的新模式。全會展示了中國製度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堅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等根本價值,彰顯了社會主義大國為人類探索更好社會制度的責任擔當,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必將給那些希望既加快發展又保持自身獨立的國家和民族提供全新的制度方案、治理模式,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中國智慧。

四中全會彰顯了“中國之治”優勢

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制度競爭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髮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已經成為一種穩定的、科學的、規範的現代制度體系。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已成為開闢“中國之治”新境界的破題之鑰、奠基之石。“中國之治”的根本奧秘就在於制度優勢。

——認清制度優勢。《決定》深刻闡明瞭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13個方面顯著優勢:一是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的科學理論,保持政治穩定,確保國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的顯著優勢;二是堅持人民當家作主,發展人民民主,密切聯繫群眾,緊緊依靠人民推動國家發展的顯著優勢;三是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切實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人民權利的顯著優勢;四是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五是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顯著優勢;六是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把社會主義制度和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顯著優勢;七是堅持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全體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緊緊團結在一起的顯著優勢;八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顯著優勢;九是堅持改革創新、與時俱進,善於自我完善、自我發展,使社會充滿生機活力的顯著優勢;十是堅持德才兼備、選賢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養造就更多更優秀人才的顯著優勢;十一是堅持黨指揮槍,確保人民軍隊絕對忠誠於黨和人民,有力保障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顯著優勢;十二是堅持“一國兩制”,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顯著優勢;十三是堅持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相統一,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作出貢獻的顯著優勢。

這些顯著優勢,是對我國國家治理的制度經驗的系統總結,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的各個方面的制度創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特徵的具體體現,是支撐“中國之治”的制度“密碼”,是堅定“四個自信”的基本依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之所以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把開拓正確道路、發展科學理論、建設有效制度有機統一起來,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建設,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及時把成功的實踐經驗轉化為制度成果,使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既體現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

——增強制度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符合中國國情、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和治理體系,實現了政治生活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釋放了經濟社會發展最澎湃、最全面、最持久的活力,贏得了人民群眾最廣泛、最衷心、最熱烈的擁護,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決定》指出的13個制度優勢在推進國家治理實踐中已顯現出來,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的“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國、民主集中制”是最為重要的優勢,已經充分體現出巨大優越性。這是我們增強制度自信的根本所在。我們要深刻領悟制度優勢的精髓,把握其形成和發展的內在邏輯,從而使制度自信堅如磐石。堅持黨的領導是制度自信的根本。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定海神針”。70年來,正是因為始終在黨的領導下,集中力量辦大事,國家統一有效組織各項事業、開展各項工作,才能成功應對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克服無數艱難險阻。我們黨領導人民已創造出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還將創造出“生態環境日趨優化、脫貧攻堅全面實現”新的“兩大奇蹟”。把黨的領導這一最大優勢更加充分發揮好,就能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輪始終沿著正確航向破浪前行,勝利駛向光輝的彼岸。堅持人民當家作主是制度自信的基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好不好、優越不優越,中國人民最清楚,也最有發言權。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著才知道”。保證人民當家作主,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力,是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的基石,也是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有效運行、充滿活力的源泉。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是制度自信的保障。堅持依法治國,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為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這個重大問題上一定要有定力、有主見,決不能自失主張、自亂陣腳,決不能用西方國家那一套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來衡量我國家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堅持民主集中制是制度自信的關鍵。民主集中制是我國國家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的基本原則,是我國國家制度的突出特點。在黨的領導下,各國家機關是一個有機整體,既合理分工,又密切協作,既充分發揚民主,又有效進行集中,克服了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行而不實等不良現象,避免了相互掣肘、效率低下的弊端。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才能做到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

——強化制度意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黨領導人民經過革命、建設、改革長期實踐形成的。隨著制度的發展及制度優勢的積累,我們黨制度意識越來越強,對制度建設越來越重視。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我們党進行了建立人民民主政權的制度探索,團結帶領人民在根據地創建人民政權,探索建立新民主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制度,為新中國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型國家制度積累了寶貴經驗。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領導人民制定《共同綱領》、1954年憲法,確立了新型國體、政體、國家結構形式,建立國家政權組織體系;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改革開放後,我們黨領導人民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使當代中國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活力。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制度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以制度創新作為核心任務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以制度思維和制度方式解決重大問題,以制度的形式確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成就、新變革、新經驗,開創了制度建設新局面,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下了堅實基礎。我們要從波瀾壯闊的制度發展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這次全會為新起點,進一步增強制度意識,重視發揮制度作用,把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發揮制度威力。堅定製度自信、強化制度意識,必須落腳到推進制度建設、發揮制度威力上。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方面任務之繁重前所未有,面臨的風險挑戰之嚴峻前所未有,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運用制度威力應對風險挑戰的衝擊,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更加持久的制度偉力和治理能量。做堅持和鞏固制度的捍衛者,堅決維護制度權威,自覺同詆譭、攻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言行作鬥爭,以實際行動維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做完善和發展制度的推動者,堅持問題導向,抓住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建設中的空白點和薄弱點,推動建設國家治理急需的制度、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備的制度,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做遵守和執行制度的實踐者,健全權威高效的制度執行機制,強化制度執行力,加強對制度執行的監督,堅決杜絕做選擇、搞變通、打折扣的現象,引導廣大幹部提高運用制度幹事創業能力,嚴格按照制度履行職責、行使權力、開展工作。

四中全會部署了“中國之治”任務

《決定》突出堅持和完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從13個方面部署了需要深化的重大體制機制改革、需要推進的重點工作任務,發出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時代號角,是我們黨推進制度建設、提升“中國之治”新境界的重大里程碑。

《決定》明確提出13個方面重大任務。一是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二是堅持和完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三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四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五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六是堅持和完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鞏固全體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七是堅持和完善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八是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九是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十是堅持和完善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制度,確保人民軍隊忠實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十一是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十二是堅持和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十三是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

這些重大部署,堅持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相銜接,統籌頂層設計和分層對接,統籌制度改革和制度運行,體現了總結歷史和麵向未來的統一、保持定力和改革創新的統一、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的統一,必將有力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13個方面重大任務既非常重要,又實在具體,既非常系統,又重點突出。必須全面領會、科學把握,切實抓好推進落實。

特別是以下“5個方面重大任務”更需著力把握和推進:

——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黨的領導制度是我國的根本領導制度,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堅持黨的領導的核心要義。要堅持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決定》提出5項重點任務: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完善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制度,健全黨的全面領導制度,健全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各項制度,健全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制度,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制度。

——堅持和完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把人民當家作主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使各方面制度和國家治理更好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確保人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決定》提出5項重點任務: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健全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把全面依法治國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加快形成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加快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決定》提出4項重點任務:健全保證憲法全面實施的體制機制,完善立法體制機制,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加強對法律實施的監督。

——堅持和完善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要健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國家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注重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保障群眾基本生活,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決定》提出4項重點任務:健全有利於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促進機制,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強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

——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把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決定》提出5項重點任務:完善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有效機制,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健全公共安全體制機制,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完善國家安全體系。其中,《決定》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四中全會激發了“中國之治”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的制度和制度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兩者相輔相成,單靠哪一個治理國家都不行。《決定》蘊含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要求,強調把提高治理能力作為新時代幹部隊伍建設的重大任務來抓。

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決定》有關國家治理能力建設的要求,在實際工作中最突出和迫切的是提高“五大能力”:

——提高政治引領能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講政治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目的在於統一全黨意志、凝聚全黨力量,為實現黨的綱領和目標而共同奮鬥;強調要善於從政治上把大局、看問題,善於從政治上謀劃、部署、推動工作。我們要高度重視政治引領在國家治理中的決定性、根本性作用,切實把政治引領貫穿助推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用政治引領黨員幹部,就是要推動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往深裡走、往心裡走、往實裡走,堅持用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引領方向,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精神力量,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用政治引領人民群眾,就是要堅持不懈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機關、進企業、進校園、進農村、進社區,使之成為人民群眾的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引導廣大人民群眾聽黨話、跟黨走,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提高法治保障能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託;治國理政須臾離不開法治;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我們要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堅持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有機統一,提高全民族法治素養。完善法律規範,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為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堅實的法治支撐。推進嚴格執法,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開展執法規範化建設,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約束執法自由裁量權,著力解決執法不嚴格、不規範、不文明、不透明等問題。堅持公正司法,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優化司法職權配置,健全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執行權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體制機制,確保司法公正高效權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推動全民守法,推進法治社會建設,提高領導幹部尊法學法守法水平,帶頭維護憲法和法律權威,引導全體人民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提高德治教化能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無徳不興,人無德不立;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是中華文化的生命稟賦和生存耐性。道德教化是教人求真、勸人向善、促人尚美的過程,也是培育社會治理內生動力的重要方式。我們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統一,持續深化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質。挖掘德治資源,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為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健全德治體系,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注重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打造具有中國特色、彰顯時代精神的德治體系。強化德治約束,提倡把尊老愛幼、扶殘助殘、和諧敦睦、誠實守信等內容納入各類規則,引導群眾明是非、辨善惡、守誠信、知榮辱。激發德治能量,大力開展見義勇為英雄模範表彰工作,及時推出事蹟突出、群眾認可度高、示範引領作用大的見義勇為英模,形成懲惡揚善、扶正祛邪的社會風尚。

——提高自治強基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民族團結,根本在於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和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深刻認識這兩大自治制度對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意義,充分調動社會主體參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圍繞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證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權,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益;堅持不懈開展馬克思主義祖國觀、民族觀、文化觀、歷史觀宣傳教育,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基礎;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支持和幫助民族地區加快發展。圍繞健全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在城鄉社區治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中廣泛實行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推進基層直接民主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健全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制度,探索企業職工參與管理的有效方式,保障職工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提高智治支撐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強化互聯網思維,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推進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我們要把智能化建設的技術手段上升為重要的現代治理方式——“智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架構、運行機制、工作流程的智能化再造。推進“智輔科學決策”,開發適用於政府決策的人工智能系統,用好大數據這個“顯微鏡”、“透視鏡”、“望遠鏡”,加強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和公共需求精準對接,推動依靠經驗決策向依靠大數據決策轉變。推進“智防風險挑戰”,加強人工智能同社會治理的結合,加強政治安全、治安安全、公共安全、生態安全等風險監測預警平臺建設,完善人、技、物、管配套的安全防護體系,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推進“智助管理服務”,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推動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運營全生命週期智能化;加強智能化在民生領域的深度運用,創新智能化服務體系。深化區塊鏈技術在社會治理特別是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為人民群眾帶來更好的服務體驗。(中央政法委長安劍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