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事在胆,无胆则笔墨畏缩

古人有炼字之说。

炼字、炼句、炼意。不断在文章中的字、句、意义中,把握它的运用。

在文章中,略去偶然的,表面的,强调本质的,深刻的东西,这样才能铸造出具体的,具有典型性的境界。

在境界中,有着诗人独特的性格。这是诗人的个人视角、情趣性格、构成了诗文的个性化。就如同陶渊明,受玄学影响,又继承老子的自然学。但却不完全吸取一切,营造出自己的个性。

意境的个性化与风格有关。而古人大都以境界评论诗的风格。例如在唐皎然《时代》“取境偏高,取境偏逸。”

有人采访福克纳:成为作家的条件是什么?

福克纳说:做一个作家需要三个条件:经验、观察、想象。有了其中两项,有时只要有了其中一项,就可以弥补另外一两项的不足。对我来说,往往一个想法、一个回忆、脑海里的一个画面,就是一部小说的萌芽。作家就是要尽量以感人的手法,在可信的动人场面里创造出可信的人物来。作家对自己所熟悉的环境,显然也势必会加以利用。

这也正是个性化体现。不论是写诗,还是写作作者都要从各自的心情遭遇出发,从真情实感中出发,生动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意境,不被古人束缚,不被自己的思想辖制。

特别喜欢叶燮的一句话:“西贤有言,成事在胆,无胆则笔墨畏缩。”

成事在胆,无胆则笔墨畏缩

【有糖写作课:与你一起写作、阅读,让生活有温度,让生命有深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