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事,源于一种自我满意的状态

能又快又好的做成一件事,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是每个人渴望拥有的本领。

而做成不同事情需要具备的知识与方法不尽相同。像做得一手精美的PPT文件,和完成自己的减肥大业,所要进行的步骤就完全不相干。

成事,源于一种自我满意的状态

但它们的背后存不存在一些相通的底层逻辑呢?如果有,掌握这些逻辑后,能否让人在进入新领域时,不走或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能耐:成事的简单法则》就是一本讲述成事背后底层逻辑的方法类书籍。

作者陆强是一位专注内容的创业者,结合自己数年的跨界奋斗成功经验,和读者反馈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法,写成了这本书。

成事,源于一种自我满意的状态

书中全方位解读了成事的相关因素。

最开始说的是“能力”,主要探讨了成事所要具备的核心实力,以及如何将它们锻炼出来。

紧接着的是“耐力”,即做事过程中暂无进展时所必要的心态和应对方法。

最后讲的是“两力之间的平衡”,就是在能力和耐力的共同作用下,找出合适的方法,最终达到自己希望的满意状态。


01认知能力会影响你的选择

人的认知能力直接决定他对事情的看法。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看法,也正是因为认知不同所造成的。

成事,源于一种自我满意的状态

例如对胖的态度。有些人很喜欢,觉得胖一点是富态华贵的表现。有些人觉得也不算太糟糕,可以通过穿着打扮来掩盖不足。

还有些人就完全不能忍受,觉得一定要去减肥瘦下来才行。这三类人的不同认知,自然会影响他们日后对身材管理的态度。

成事,源于一种自我满意的状态

不要以为认知只能影响生活中的琐事,除非你随意进行你的选择,否则

人生中的关键决定同样取决于你的认知能力。

作者陆强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自己所学的土木工程相关的工作,但2017年他开始寻找进入互联网行业的机会。

当时他的工作单位是行业的领头企业,而且自己也做得越来越顺风顺水,可最终还是决定转行。这并不是他拍脑门做出的选择,而是基于他的认知。

首先公司做的是处于产业链最下游的业务,公司利润率比较低,从业人员多水平却参差不齐,收入水平也不太高。其次作者做了大量的数据调查,发觉自己所处的行业正是一个夕阳行业,虽然自己的表现得到领导的赏识,但无法改变自己未来的发展轨迹。

成事,源于一种自我满意的状态

于是作者做出了新的选择。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去探索新的可能性,学习新领域的知识,最终完成华丽的转身。

虽然完备的新领域知识是转行成功的关键要素,但是在转行这道路上行进的决定却是受到认知能力的影响。


02做力所能及的事来抵抗表面上的停滞不前

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做成一件事的过程也不总是顺顺当当的。

有些人在能力形成之初就一直在原地踏步。《能耐:成事的简单法则》中说:这类人虽然嘴上也说自己渴望成长,但在他们的理想中,自己的成长最好能完全依靠外界的力量来实现。

成事,源于一种自我满意的状态

例如,因为想学习写作就报了各种写作班,希望在老师的指导下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结果听完课就懒得提笔。想一下就写出逻辑清晰,文笔优美的文章,却浮躁得连一篇文章都不能闷着头写完。

这类人需要明白,老师只能为我们解答问题,但很多事情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实践摸索,才能完成自身成长。

成事,源于一种自我满意的状态

还有一类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结果发现自己的进步很小,就开始自暴自弃。这种状态就是俗称的“三分钟热度”。

书中给出的应对方式是“延迟满足感”。就是指“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眼前的满足感,并且在等待的过程中展现出强大的自我控制能力。”

比起“放弃”这个更舒服的选项,“三分钟热度”的人应该选择继续努力,并将这种态度一直执行下去。

成事,源于一种自我满意的状态

有时这种看不见效果的努力,确实会让人感觉迷茫。因为许多时候我们不能十分确定自己的选择就是最正确的选择。

但诸如看书、学习等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提升自己的方式。在停滞不前时,多做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抵抗选择带来的不确定感。终有一天成长带来的能力会让我们看清自己的选择是否有偏差。


03在能力和耐力之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状态

能力有时是一种力挽狂澜的本领,让人为之叹服。耐力却更像是一种埋头苦干,不易让人察觉。

相比较下,能力对解决问题有一针见血的效果,令人更想拥有。

可企业家罗伯特·弗里茨却提出了另一种观点:如果你改变自己,只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那么最终结果一定是失败的。

成事,源于一种自我满意的状态

例如为了减肥,我们在现有的认知下,制定了一个合理的运动计划,并且要求自己一直坚持下去。

结果我们进行的既痛苦又效果不明显,这时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计划。看看是不是身体暂时承受不了计划的运动量,是的话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我们在坚持运动的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慢慢了解到光运动是不够的,还要调整饮食结构。于是我们继续调整自己的计划方案,更好地完成减肥目标。

这个过程就是能力和耐力在共同发挥作用。

成事,源于一种自我满意的状态

不过,在实现减肥目标后,我们可能又回归大吃大喝的快乐生活,最终体重又返回到减肥前。这种情况是不是很熟悉?

可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将目光聚集在“减肥”这件事上,一旦这个“问题”完美解决,由它带来的“改变”也都不必存在了。

而我们减肥的初衷,无非是希望可以达到一种自己满意的状态。那么我们关注点应该从“减肥”转移到“满意的状态”上。

在身材管理和生活方式两者之间,寻到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平衡状态,这才是长久的方式。

成事,源于一种自我满意的状态

此外《能耐:成事的简单法则》这本书中还例举了大量实例,详细分析了

有关能力和耐力的7个要素,并给出了相应的指导方法。

助我们拥有不逞一时之勇的能力,和不受无意义之苦的耐力。并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借助两者达到最佳的状态。

这是思维方式的提升,也是成事背后的底层逻辑。学会它,相信当你面对任何想要做的事情时,都能试着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作者简介:跑跑旭,喜爱在影视、书籍、咖啡里浪费眼下即逝的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