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为营,统一为大:关于中华文明的两点有趣观察

世界诞生了很多文明,从最早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到如今的美国文明。从时间上来说,流传至今的文明,只剩下了四大文明,分别为印度文明(印度教、婆罗门教、佛教区域等)、两希文明(融合古希腊哲学和基督教,可能还包括古埃及文化的欧洲文明)、中华文明(儒释道融合的东亚文明),以及波-阿文明(由阿拉伯伊斯兰教和波斯文化融合为一的中东地区的文明)。

步步为营,统一为大:关于中华文明的两点有趣观察

四大文明概述

印度文明集中于印度半岛,发源于印度河与恒河,其中印度教集中在印度半岛,以及门口的斯里兰卡。而佛教则向北越过喜马拉雅山,走向西藏、中亚、东亚,向南沿着湄公河,走向泰国、缅甸、柬埔寨等。印度教唯一的飞地就是非洲小岛毛里求斯,不过这也是机缘巧合造成的人口优势。

中华文明的区域和印度相当,主要集中在黄河、长江流域,向朝鲜半岛、越南、日本、琉球等地扩展,同时向东南亚、中亚扩展。但总体来说,受制于南方的丛林、北方的草原、西北的沙漠和西南的高原,核心区域还是保留在黄河长江流域,甚至西北的腹地还在不断被侵蚀。

步步为营,统一为大:关于中华文明的两点有趣观察

波-阿文明是古代扩张最深入的文明,它可能没有蒙古那么大的疆域,但是只要占领了,基本就能够扎下根来。它起源于阿拉伯半岛,东边向地中海传统区域扩展,灭亡了拜占庭东正教文明,一度占领了古希腊、伊比利亚半岛,巴尔干半岛,向南则占领了曾经的波斯文明、印度文明,向中亚一直毁灭了曾经的西域佛教文明,向北越过高加索,向东欧平原扩张,直到碰到强大的俄罗斯东正教文明。

阿拉伯伊斯兰本来源自于基督教的灵感,但只有在占领波斯文明之后,借助于后者的先进文化,伊斯兰教才有了最强大的活力。所以,波-阿文明才是伊斯兰教的活力所在。此后,它向天主教、印度教、东正教、佛教等区域扩张才没有被后者同化。

最有意思的是,波-阿文明在全球留下了很多飞地,欧洲留下了波黑、阿尔巴尼亚和科索沃。最有特点的就是东南亚的孟加拉、印尼、马来西亚、文莱等地,以及非洲东海岸的伊斯兰教绿带,从埃及、苏丹、厄立特里亚、吉布提、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一直到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都是以伊斯兰教为主。另外,伊斯兰教也在北非的沙漠地带不断扩展,一直延伸到西海岸,导致整个北部都成了伊斯兰地带。

步步为营,统一为大:关于中华文明的两点有趣观察

两希文明则是当今世界影响力最大的文明。它打断于古希腊,曾经在希波战争后一度占有环地中海世界,但受制于强大的波-阿文明,南部区域不断缩小,北非的领地全部丧失,只保住了欧洲部分,包括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和伊比利亚半岛。曾经的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则始终没有要回来。

两希文明的主要力量有两大区域,一个是欧洲大陆,陆地上一直扩展到冰岛、爱尔兰、挪威、俄罗斯等地区,一个是海外飞地,从澳大利亚、新西兰到南北美洲,都因为近代殖民历程纳入了基督教的怀抱。而南部非洲、东南亚的菲律宾,乃至传统的东亚区域,也都有大量的基督教信徒。

而从广义上来说,现代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文化成就,娱乐媒体等,都发源于西方文明,可以说,现代世界的工具和平台是西方文明缔造的,各个文明都必须在西方文明的基础上继续自己的发展。

中华文明的两个特点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伊斯兰文明和西方文明都不是纯粹依据大陆蔓延的,他们会漂洋过海,形成很多文明的飞地。也就是说,他们的文明是面向海洋的,是海岛性的。它们就像是海洋上的游牧民族,找到一个岛就尽力扎下根来。

相比之下,中华文明和印度文明是比较相似的,可以说是大陆文明,基本是立足于大陆,步步为营蔓延开来,绝少有海外较大的根据点。两大文明都是不断从北向南扩展,借助人口优势,扩大自己的区域。所以中华文明始终在农耕区域里盘旋,很难蔓延到游牧区。

步步为营,统一为大:关于中华文明的两点有趣观察

当然,中国沿海有很多向东南亚移民的人,但是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国家和文化区域,而是受制于当地人,成为当地的移民群体。中华文一直都是靠着潜移默化的和平力量,一点点同化某个区域,而不是靠着征服和杀戮。孔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就是这个道理。

要换成其他文明,恐怕就是船坚炮利开道,杀戮奴役沪杭,比如两希文明对美洲道路的殖民过程。

另外,有意思的一点是,中华文明能够在不断地扩展中维持统一,虽然有分裂,但时间持续不了多久,但统一的力量更大。南北朝统一了,蒙古南宋也统一了,融合为一。相比之下,其他文明都陷入到了无法挽回的分裂中。近代以来,军阀割据,各自为政,割地赔款,但是至少还维持了一个表面的中国,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则再一次统一了中国。

步步为营,统一为大:关于中华文明的两点有趣观察

当然,中华文明也失去了朝鲜、越南、琉球、以及日本等传统的邦国,他们或者倒向西方,或者倾向独立,没有办法实现所谓的东亚认同。

印度文明始终都是外在的征服者才能够建立统一帝国,比如莫卧儿帝国、贵霜帝国,但帝国一衰落,就陷入四分五裂中。印度文明的共同点是印度教,而印度教恰恰是多神教,一个神就是一个教派,离心力很大,所以很难有共同的凝聚力。印度目前的国家统一也不过维持了不到100年,和历史上的莫卧儿帝国比起来,寿命还短得很。莫迪试图用民族主义、印度教和民主制度来进一步加深统合印度,未来是不是能够打造一个团结的印度,还是陷入分裂,目前还未可知。

波-阿文明本来就是整合的,除了阿拉伯人,还有突厥人、波斯人、蒙古人等等,阿拉伯帝国之后,相继有波斯第三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大帝国,但帝国崩溃之后,就是万国分裂的状态,宗教上的逊尼派、什叶派,民族上的各民族的冲突,加上利益冲突,始终无法凝聚成一个大国。自最后一个帝国奥斯曼帝国奔溃压缩为土耳其之后,整个波-阿文明就陷入到小国林立、互相冲突的“春秋战国”争霸时代。沙特阿拉伯、伊朗、埃及、土耳其等大国都试图主导这一区域的政治,加上外部国家的干涉,至今中东地区也是一锅乱粥,没有走出自己的旋涡。

未来文明的前途

相比之下,两希文明已经走出自己的旋涡,二战之后,欧洲痛定思痛,要维护和平,团结一致,欧盟由此创生,曾经的法德两国握手言和,随着苏联的崩溃,也带来了冷战的终结。整个西方世界实现了基本的团结,核毁灭地球的危机也减弱了。

但和平虽然到来,统一却几乎不可能。曾经的神圣罗马帝国,拿破仑帝国,德意志纳粹帝国,都想重现当年的“罗马和平”。欧盟虽然实现了边境开放、贸易和货币的统一,但在核心的政治问题和财政问题上,各国的差异太大,民族种族文化语言差异明显,很难达到统一,即使是联邦制的统一也达不到,更别说法国式的中央集权。

但随着民族主义的兴起,欧洲基本上不可能实现政治统一。最近英国的脱欧,以及意大利、东欧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捷克等国右翼势力的上台,以及向欧洲大国法国和德国的蔓延,德国前东德地区、法国的国民阵线等右翼党的崛起,未来欧盟本身的危机也越来越深。马克龙独木难支,恐怕很难维护一个统一的欧洲。而穆斯林人口不断增加,更是让统一面临最大危机。

步步为营,统一为大:关于中华文明的两点有趣观察

而美洲,西方文明的另一个大世界,更是难以整合,北美相对来说更发达,更和平,但是和拉美的差距越来越大。整个拉美虽然没有内部战争,但是政治不稳定,经济不发展,一波波的运动让这些国家风雨飘摇。虽然他们有美国老大哥带队,但是却往往无法真正学到美国的精髓,始终有一种抗拒和反抗的叛逆心理,相比之下,日本和韩国这些非西方文明甚至学的更加顺从,更加服帖。

而最大的危机也许在于整个西方的团结因为俄罗斯、美国而分裂。俄罗斯、欧州和美国还有很多矛盾冲突,甚至发生了克里米亚、乌克兰战争,虽然全面发生战争的可能基本不存在,双方合作融合的空间也很大,但是目前的冲突却有不断升级的可能,在东欧、中亚、叙利亚、伊朗、朝鲜、北冰洋、非洲等问题上,双方的分歧和差异都很大。而美国,因为特朗普的上台,向传统盟友发动的贸易战,更是让北约这个西方最团结的组织产生裂缝。马克龙一度认为北约脑死亡,欧洲要建立自己的军队。

步步为营,统一为大:关于中华文明的两点有趣观察

西方曾经靠着现代科学和民主,超越了文明,形成了世界共识,如今这种共识却不断被瓦解,大家重回文明的冲突,试图从自己的文明历史出发来构建生活世界。西方本身也曾经发展处苏联、纳粹、意大利、美国乃至丹麦等多种体制,未来也许会进入一种更大的调整。现在有些区域,比如非洲、拉美、东南亚可以说都还是在探索中的文明,可能会受到这四大文明的进一步影响,到底倒向哪一方,可能还有未知数。

也许未来的文明不会是现在的四个,而是会有新的文明标准,奠基于国家科技的基础而非宗教和文化价值,也许人类根本走不出骨子里的集体记忆,继续深陷入诸神之争。

在那个时代,中华文明是否能够贡献出不一样的力量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