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土丨羌白,曾經的關中三大皮貨中心之一

羌白,古時就為秦、晉、豫三省的交通要塞,以城廓之堅固、貿易之繁榮、文化之發達聞名遐邇,素有西北第一鎮之稱。遠在西魏廢帝時,羌白就建立了集市貿易。唐開元之前,羌白所制之皮毛(皮襖),以其輕、軟、柔、鮮被推為貢品,“譽滿全國”。

為儘速促成了民族大融合的和諧局面,漢光武帝劉秀在親歷眾多災亂後施行“理天下亦欲以柔道治之”的執政理念,“關中之八百餘萬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可見此時內附羌人何其多。時據羌白之地的是羌族首領白納目希汗,他從漢羌雜居的實際出發,既鼓勵大力發展農牧業生產,又積極倡導興辦加工產業,很快就使羌白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皮貨之鄉,商號林立,萬賈雲集,號稱“大荔首鎮”,皮毛業極盛。

風土丨羌白,曾經的關中三大皮貨中心之一

大荔硝制皮貨獨具特色

“一貨而工商兼需”

各地回族皮貨的生產各有不同,19世紀末,甘肅平涼、石咀子、蘭州,陝西王閣村、羌白鎮,河南孟縣以及山東濟寧,逐漸成為回族皮毛業的集散場所。陝西涇陽、大荔羌白、禮泉百屯鎮成為關中三大皮貨中心,大荔所硝制的皮貨獨具特色,“關中皮貨”、“西口貨”就是對“同州皮貨”的讚譽。

大荔回族由世代相傳皮貨手藝,涇水、洛水所產之硝,適於硝皮之用,泡熟皮革“較他處所制者逾格輕軟,自昔已然,此乃水性關係”。以羌白鎮回族皮貨業為主的“同州皮貨”在清代聞名全國,回族精於硝制皮貨,著名的“郭信義”皮莊,“方法系世傳,經營此業者已八十餘年。”

據說最盛時,全城有硝皮作坊一百餘家。大戶有工人150餘人,全行業工人約在萬人左右,相當於當時大荔縣總人口的10%。

這一百多家作坊,棋佈在城內各個街巷和城周圍的南、北婆合,東、西長城,埝城、谷多、榮華、城南、埝頭等村莊以及羌白、許莊、戶家等地。作坊工人大都是本縣城鄉閒散勞力,也有韓城、澄城、合陽、蒲城、渭南、臨潼等縣的手藝人。

隨著原料的生產經營、皮革的加工和售出,成就了皮毛業“一貨而工商兼需”,皮貨產品遠銷國外,錢莊也應運而生,大大活躍了地方經濟。


同州皮貨,做工細膩

風土丨羌白,曾經的關中三大皮貨中心之一

同州皮貨從選料、硝制、浸洗到晾曬、裁剪、縫製等一系列工藝,都有一定嚴格的要求。但“水性關係”卻是個獨特要素。“大荔之洛水,適於硝皮”、“惟同州硝水泡熟者、則較他處所制者逾格輕、軟、柔、鮮”。

據資料記載和知情者談,同一張皮,在大荔和甘肅泡製加工,其質量迥然不同。其原因主要是甘肅泡皮用黃河水,大荔用的是鹼井水,水質含硝及其它礦物質成分,有利於泡洗皮張。另外,泡洗的添加劑,甘肅用奶,大荔用糜子粉、皂莢和硝。暴曬時,甘肅採用軟辦法(即將泡製好的皮張用水灑溼拉展就地晾曬),大荔採用硬辦法,即將泡製好的皮張,四周拉展釘在曬板上晾曬,皮是展的,毛根自然鬆散。兩相比較,大荔出的皮貨顯得特別薄、柔、色白、毛根軟。

同時,大荔的傳統加工工藝也特別精細,一件皮筒子雖然由好幾張皮拼成,但由於在選料、剪裁、縫製等環節上的考究,因而在毛色、毛長、毛絨及彌合縫隙上,根本分辨不出是拼湊的,整件成品如同一張毛皮。

同州皮貨大宗是長袍、馬褂、旗袍、婦女襖等服飾品,行銷全國,遠至英國、土耳其,年約百十萬張,(長袍每件用皮七張,馬褂每件用皮四張)。平、津、滬及長江流域各大城市都列為緊銷貨。


衰敗

這麼好的皮貨行業到了民國二十四年(1935)僅剩十幾家作坊,隨後日漸衰敗,以至消亡。其原因既有是出口受阻的挫傷、兵戈戰禍的摧殘,又有貨幣管理的影響、釐稅苛重,更有自然災害的打擊。抗日戰爭時期,大荔處於前線邊緣,常受日機空襲威脅,無法進行正常生產,有的皮貨商號遂被迫西遷甘肅平涼、靖遠一帶。從此,久負盛名的同州皮貨行業便銷聲匿跡了。(來源:緣來大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