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鋒在最危險“戰場”的刑警馬勳:永遠不知道下一頓飯在哪吃

衝鋒在最危險“戰場”的刑警馬勳:永遠不知道下一頓飯在哪吃

衝鋒在最危險“戰場”的刑警馬勳:永遠不知道下一頓飯在哪吃

刑警馬勳工作場景 省公安廳供圖

深夜!凌晨!5點!

寒風!刺骨!寂靜!

當看到一個蒙面人全速駕駛一輛摩托車飛馳在出縣城的柏油路上時,抓捕民警立馬喊道:“就是他,攔下來!”

頓時前截後堵的兩輛車上下來幾個男子迅速圍向蒙面人,表明警察身份後,男子扔下摩托車要跑,幾名男子迅速將其抓獲,一搜身,蒙面人身上持有:匕首、注射器、海洛因零包、多把摩托車鑰匙等等涉案物品。

抓捕民警問道:“有沒有艾滋病?”,這名嫌疑人答道“有!”。還好,抓捕成功,要不然又不知道哪個戰友要吃虧!

這是一個真實的抓捕現場,這些刑警已經連續在蹲守地點熬了兩個通宵。上前搜身的這名刑警不久前才被這名艾滋病人使用過的注射器戳傷,還處在服用艾滋病阻斷藥物期間。他就是大理州永平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技術中隊長馬勳。

刑警,在影視劇中常常以風風火火、瀟瀟灑灑的鏡頭出現,然而現實生活中刑警破案背後需要面對的,只有他們自己與親屬能夠深刻體會到。

“永遠不知道明天你在哪,下一頓飯在哪吃。這就是刑警!”這句簡單而又質樸的話,是有著11年刑警工作經歷的馬勳總結的。他並不像影視劇中的刑警那樣瀟灑。

冲锋在最危险“战场”的刑警马勋:永远不知道下一顿饭在哪吃

刑警馬勳工作場景 省公安廳供圖

刑警本色,從小的夢想

年少時,從一部《刑警本色》開始,馬勳喜歡上了警察這個職業,高考時,他僅填報了“警校”一個志願,2004年9月,他如願考入雲南警官學院刑事科學技術系痕跡檢驗專業,躊躇滿志地踏上了從警征程。

2008年,畢業後他回到了家鄉,通過公務員考試正式成為一名人民警察,這個時候家鄉的痕檢工作是一個空白,他便成為了永平縣公安局痕跡檢驗工作的奠基人。

剛參加工作時馬勳也曾遇到迷茫與彷徨,去到一個現場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痕跡檢驗指紋技術是看家本領,然而他的第一枚指紋破案卻花了整整五年的時間,這五年,馬勳勘驗現場1800餘起、提取3000多枚指紋,也記不得遭受過多少失敗,然而正是這五年的堅持,讓他紮實了基本功。

那時候,很多人對刑事技術工作沒有概念。改變,只有從實戰開始!

2013年,在辦理一起販毒案時,嫌疑人一直沒有供述罪行,但他經過通宵檢驗的指紋鑑定最終讓案件順利訴訟。2012年,在辦理一起肇事逃逸案時,馬勳通過整體分離痕跡鑑定成功認定涉案車輛。2014年,在辦理一起盜竊案時,馬勳通過“車輛號碼磨損還原技術”讓被盜車與事主再續前緣。2018年,在辦理一起系列入室盜竊案過程中,他更是通過足跡技術讓嫌疑人低頭伏法。

這樣一個個的實戰案例,讓大家對刑事技術工作另眼相看。

冲锋在最危险“战场”的刑警马勋:永远不知道下一顿饭在哪吃

刑警馬勳工作場景 省公安廳供圖

物證,刑警手中的珍寶

2016年11月29日,永平縣轄區群眾尹某家中被盜。接報後,馬勳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案值雖小,損失不大,但他仍然進行了細緻的勘查工作,令在場的受害人頗為感動。

現場勘查到達尾聲,在他處理被盜十字繡玻璃物證的過程中,玻璃突然散架,碎玻璃塊從他左小腿位置劃過,劃破警服,劃傷左小腿,當即流血不止。

看到有民警受傷,受害人十分過意不去,著急的讓他趕快到醫院治傷,但堅持他讓在場的同事先收好現場提取的物證後,才有序地離開現場趕赴醫院。

他受傷的左小腿縫合了十針,達輕傷二級。受傷後的第二天,遠在昆明的尹某家人從昆明趕回永平看望受傷的馬勳,高度讚揚永平公安的敬業精神。

原本就對那枚重要物證念念不忘的馬勳坐不住了,還沒完全傷愈的他硬是拖著傷腿提前回到了工作崗位,對現場提取的物證進行查驗。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查驗鑑定,他在茫茫人海之中找到了那名嫌疑人。後來,他通過刑事技術對案件進行串並,查到多起可串並的刑事案件,總結出了“拼圖思維破案法”。

基層民警每天面對的大多都是轄區內普通的百姓,零零碎碎的案件。馬勳說,做好每一件小事,處理好每一件小案是每一個基層民警的職責,這些小事、小案事關群眾切身利益,應該始終當作自己的大事來做,基層民警就是要把堵在群眾心坎上的事兒辦好。

凌晨抓捕艾滋病毒攜帶者的真相

回到開篇時的抓捕場面,馬勳與戰友抓捕的那名蒙面人是盜竊電纜線的一名吸毒人員,他所駕駛的摩托車是為換取海洛因零包而盜竊的一輛摩托車。

2018年,永平縣城新建的濱河路連續發生電纜線被盜案。漂亮的夜景受到破壞,讓已經習慣夜間在濱河路散步的轄區群眾感到了諸多不便,人民群眾破案的呼聲日益高漲。通過前期艱苦的排查,馬勳和戰友利用視頻偵查將破案重點鎖定在了一間廢舊的房屋裡。那間破舊的房屋是一個吸毒場所。在現場勘查中,馬勳在提取注射器裡的血跡時,被帶血的針頭戳傷。眼看那枚注射器帶有“防艾辦”的標記,一旁的戰友著急的拉著他奔向醫院。

在服用艾滋病阻斷藥物後,他的身體出現了嘔吐、嗜睡、頭昏的症狀。因為著急破案,馬勳堅持了下來,和戰友利用視頻技術破獲了該案。

當夜凌晨5點,馬勳和同事親手抓獲嫌疑人,並逐一搜出罪證,順利破獲了案件。

冲锋在最危险“战场”的刑警马勋:永远不知道下一顿饭在哪吃

刑警馬勳工作場景 省公安廳供圖

親人,心中永遠的愧疚

作為一名警察,夜半熟睡被任務召喚,加班熬夜,面對腐臭的屍體,不定期的下鄉、出差是家常便飯。和他們一起面對的,還包括了他們的家人。

父親闌尾手術,馬勳在深山參加屍體檢驗;父親剛出院,他又到外省抓捕逃犯。和妻子剛領完結婚證,他就留下妻子獨自在民政局,自己匆匆趕赴外地辦案。孩子出生前一天,他在加班破獲系列盜竊核桃仁案。有了孩子,休陪產假期間,他被緊急召回破獲縣城系列砸車盜竊案......這就是一個刑警真實的生活寫照。

2015年,永平的核桃市場不景氣,給長期以核桃生意作為主要經濟來源的家庭型個體戶帶來了不小影響。2015年12月底至2016年1月初,在永平縣城周邊發生多起核桃經營加工戶核桃仁被盜的案件,被盜核桃仁少則10多公斤,多則150多公斤,涉案價值在400多元至8000多元不等,給原本就就因核桃價格不景氣而很難賺錢的核桃加工經營戶雪上加霜。作為一個本土出生的刑警,馬勳深知核桃被盜給轄區群眾帶來的影響。他夜以繼日地勘查現場、進行視頻研判。經過100多小時的視頻分析,他成功鎖定了嫌疑人住所,將犯罪嫌疑人成功抓獲,當場查獲藏匿在房內的大量核桃仁、核桃乾果。

該案經審訊深挖,破獲相關案件10件,破獲故意損毀公私財物、販賣毒品案件各1件,為受害群眾挽回經濟損失4萬餘元。第二天,馬勳拖著疲憊的身體迎來了女兒的出生。

女兒出生後,馬勳依舊忙碌。在看不到爸爸的日子裡,女兒問:“爸爸呢?”,馬勳的妻子回答:“爸爸加班!”不滿兩歲的女兒不知道什麼是加班,逢人就笑著說“爸爸加班”。一年的國慶節,馬勳好不容易回家帶了孩子一個多小時,卻不妨接到了報警電話。接到電話後,他把孩子抱給妻子,說了一句“爸爸加班”,轉身就要走。脫離了爸爸懷抱的女兒才意識:加班就是沒有爸爸的陪伴,“哇”地一聲就哭了出來。

有父母,也有妻兒,但為了百姓的安寧,刑警們日復一日的把自己置於險境,他們直面冷酷無情的罪犯,他們衝鋒在最危險的“戰場”,守護轄區平安,無怨無悔!永遠不知道明天你在哪,下一頓飯在哪吃,這就是像馬勳一樣奮鬥在基層一線民警的寫照。

雲南網記者 趙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