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軍用飛機將具備AI人工智能,解決缺人問題,三大領域無人化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防衛省決定從2020年開始研究在執行海上警戒監視和情報蒐集任務的自衛隊飛機上安裝人工智能系統。報道認為,如果能夠有效利用AI深度學習的特點,遭遇可疑艦艇時可根據以往數據辨別敵方障礙物的能力就將得到顯著提高,因為AI能立刻學會自衛官通過長期訓練等掌握的技術。

日本軍用飛機將具備AI人工智能,解決缺人問題,三大領域無人化

日本是第二個公開發展 AI 戰略的國家。基於 2016 年 4 月的"面向未來投資的公私對話"期間首相安倍晉三的聲明,日本成立了人工智能技術戰略委員會以發展"研究和發展目標以及人工智能產業化的路線圖"。該委員會有 11 名成員,分別來自學術界、業界和政府,包括日本科學促進會主席、東京大學校長和豐田公司董事長。

日本軍用飛機將具備AI人工智能,解決缺人問題,三大領域無人化

日本防衛裝備廳緊隨其後,在2016年8月公佈了《未來無人裝備的研發前景》,強調隨著AI自主控制技術的發展,推動陸上、水面水下、空中三大領域裝備"無人化"的條件正在成熟。2018年的《防衛計劃大綱》更是明確強調對於AI等最尖端技術。

日本軍用飛機將具備AI人工智能,解決缺人問題,三大領域無人化

去年1月,防衛省宣佈為強化對網絡攻擊的應對能力,已經確定要將人工智能引入日本自衛隊信息通信網絡的防禦系統中。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防衛省內缺乏足夠的人力資源來進行網絡攻擊的防禦工作。在著名的美國"網軍"計劃擴充到6200人的規模的同時,自衛隊的網絡防衛隊卻只有110人,不及前者的零頭,如果由能夠"深度學習"的AI承擔一部分工作,現有人員的工作壓力則有望大幅度減輕,效率也將大大提高。

日本軍用飛機將具備AI人工智能,解決缺人問題,三大領域無人化

同樣本次計劃在海上自衛隊巡邏機上安裝AI系統,一部分原因也在於節約人力,減輕負擔。另外,日本近兩年人工智能的重點是提升其在"圖像識別"和"情報分析"方面的深層學習能力,推動決策的自動化或半自動化。防衛裝備廳的電子裝備研究所正在推動基於深度學習的合成孔徑雷達(SAR)圖像目標自動分類研究,目的就是未來將其裝載到無人機上,實現全天候的警戒監視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