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個女娃不簡單”

“這三個女娃不簡單”

 “這三個女娃不簡單,案子辦得公道!”提起銅川市印臺區人民法院陳爐人民法庭,鄉鄰們無不交口稱讚。
  陳爐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坐落於古鎮的陳爐法庭裡,有三位女幹警,她們走遍了轄區的溝溝坎坎,在農家小院、在田間地頭、在古鎮街巷,她們用春風化雨般的柔情調解糾紛,傳遞司法溫度。
  
  ■糾紛化解了 她卻高燒不退
  “梁法官嗎?有幾十個人把煤礦公司圍了,討要運輸費呢,你快來吧!”2017年的一天,法官梁豔的手機響起,她承辦的一起煤炭運輸合同糾紛案件的當事人打來了求助電話。話音剛落,梁豔便跑出法庭。門外大雨瓢潑,梁豔驅車趕往事發現場。但見泥地裡站著一群人,梁豔停好車,深一腳淺一腳地衝到了人群中,大聲說道:“我是陳爐法庭的法官,請大家冷靜!”聽到這話,正準備鬥毆的雙方當事人放下了手中的工具。
  “走,有什麼事咱們到法庭去說。”回到法庭,梁豔顧不得換下淋溼的衣服,給當事人講解法律、解答疑問,消除他們的顧慮,做了3個多小時的說服工作,最終化解了這場群體性糾紛。可是,梁豔被雨淋後,一週高燒不退。


  ■小事不出村 難事不出鎮
  說起女子法庭,最讓當地幹部群眾稱道的就是她們的調解能力。多年來,陳爐法庭總結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擺法律、拉家常、講親情、背靠背、訪親朋、冷(熱)處理”調解法,成為調解矛盾糾紛的“金鑰匙”。
  在辦案中,該庭堅持法理並施、情法並用,在案件調解過程中,因案制宜,因人施策,靈活使用“過錯剖析法”“背靠背調解法”“冷(熱)處理法”“附加條件調解法”等方法,取得了良好的調解效果。
  今年,該庭受理一起贍養糾紛案,七旬老人將一子五女訴至法庭,要求被告輪流履行贍養義務。辦案法官將各被告叫到一起,發現兄妹間矛盾大,於是採用“背靠背調解法”,但他們情緒激動,無法調和。法官又到村委會尋求幫助,與村主任、小組長一同給老人的兒子做工作。隨後,法官又給老人的5個女兒輪番做調解工作,終於達成基本協議,由6個子女輪流照顧老人。誰知,就在幹警送達調解書的過程中,兄妹間又發生爭執,矛盾再次激化,協議被廢。然而,辦案人員卻未放棄,她們調整思路,將人民陪審員“情況熟”與法官調解“業務精”有效結合起來,再次組織調解,一遍遍講法說理。最終,兄妹間各讓一步,履行對老人的贍養義務。

  陳爐法庭與鎮司法所、派出所、綜治辦、婦聯等部門構建了多元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各司其職,聯合發力,使大量矛盾糾紛在第一時間化解。近兩年來,陳爐法庭訴前調解案件93件,做到了“小事不出村、難事不出鎮”。
  ■做群眾的鄰里 止紛爭於鄉間
  基層法庭作為法院審判工作的橋頭堡和前沿陣地,就是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一線、消滅在萌芽狀態。
  “做群眾的鄰里,止紛爭於鄉間”成為陳爐法庭秉承的司法服務理念。為此,三年裡,三位女幹警跑遍了古鎮的每一個村莊、每一道山樑,發揮巡迴審判“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職能作用,不少群眾親切地稱她們為“年輕的女鄉黨”。然而,她們並非僅僅就案審案,而是每每在案件開庭結束後,總會分頭去向旁聽村民闡釋訴訟程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村民釋法明理;每每在判決下發前,總是細心準備一份判後答疑書,為當事人再解心結……她們所做的,是通過每一個案件的審理,讓老百姓能從中獲得法律的啟示。
  日暮蒼山,撫平世間悲歡;天寒白屋,深藏三尺案卷。這支富有朝氣和戰鬥力的年輕隊伍,近5年來共受理民商事案件471件,結案451件,其中訴前調解、撤訴、訴中調解的案件中,簡易程序適用率93%,結案率95.75%。該庭先後榮立“銅川市法院系統集體三等功”,獲得“銅川市巾幗建功先進集體”“印臺區三八紅旗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她們,以一往無前的勇氣、革故鼎新的銳氣、不懈奮鬥的朝氣,在大山深處譜寫公平正義之歌。(來源:西部法制報)(編輯:碧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