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减负”不是目的,“提质”才是关键,体育却为何还要加码?

中小学生“减负”不是目的,“提质”才是关键,体育却为何还要加码?

2017年12月7日,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三中学“奇骥”校园足球班的学生在练习传球。新华社记者王晓摄

  近日,关于中小学生减负的话题再次成为热点。浙江、重庆等地出台新一轮政策,采取多种手段为中小学生减负。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科学减负应当“有增有减”,把不合理的负担减下来,增加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教育部门千方百计为学生减负,但体育却为何还要加码?体育目前在中小学生中究竟是怎样的地位?它课内外生活中究竟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

“减负”中体育“加码”

  从严控课堂时长、校内考试次数,到整治校外培训,再到减少家庭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间,各地出台的减负措施一波接一波,但实际情况往往是“校内减负,校外加回来”,带火了校外培训,也加重了学生负担和家庭负担。

中小学生“减负”不是目的,“提质”才是关键,体育却为何还要加码?

2016年10月21日,河北省固安县北京八中(固安)分校的学生们参加校园体育节开幕式。新华社记者李晓果摄

  究竟如何合理减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近日表示,科学减负应当有增有减,把不合理的负担减下来,增加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在教育部看来,体育非但不是减负的对象,而是“减负”的利器,体育在校园中的分量不仅不能减,还要增加。

  7日,北京市发布措施,在加强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方面,提出严禁挤占体育课时和大课间,中小学生在校时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低于1小时,并利用课后服务时间优先安排体育活动。

体育为何要加码?

  事实上,近年来,无论从官方的政策,还是基层的实践来看,此前长期被当成“副科”对待的体育,在学校的地位正悄然变化。

  2015年之前,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多年持续下降,提高青少年体质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此后教育部等多部门出台政策,为体育课保驾护航,多地中考重新设立体育科目。

  而传统观念里体育与学习的对立也正在悄然瓦解,“体育本身就是最基础的教育”“体育好学习也好”越来越深入人心。

中小学生“减负”不是目的,“提质”才是关键,体育却为何还要加码?

2018年11月22日,河北省枣强县第五小学的学生在进行带球训练。新华社记者李晓果摄

  最明显的是学生家长心态的转变,之前家长担心孩子在校园从事体育活动受伤,导致学校不得不取消一些竞技性较强的体育课运动项目;现在,社会和家长对校园里的“小磕小碰”更加宽容,很多家长开始支持和鼓励学校开展对抗性的体育活动。

  数据不会骗人,政策的引导、基层的实施和社会观念的转变让体育教育的软件和硬件都得到了迅速提升,而连续下降的学生体质也开始触底反弹。

  来自教育部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师人数由2015年的56.6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65.3万人。中小学校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比率从2015年的68.6%增长到2018年的89.6%;体育器械配备达标比率从2015年的72.9%增长到2018年的94.6%。

  而近日公布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复核结果显示,2018年全国学生体质达标测试合格率为91.91%,优良率为30.57%。2016年至2018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呈现“逐步提升”趋势。

体育“增量”更需“提质”

  虽然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指标已经开始向好,但我们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未来仍然不可松懈,这也是在“减负”背景下,体育继续加码的原因之一。

  “健康中国”行动将中小学生作为重点人群之一,动员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共同守护其身心健康,形成“网格式”防护。而“减轻课业负担”和“增加体育活动”正是守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两个重要抓手,而在增加体育活动数量,提高中小学生体育活动的质量更是全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中小学生“减负”不是目的,“提质”才是关键,体育却为何还要加码?

9月27日,河北省三河市三福庄小学的学生在篮球课上进行训练。新华社记者鲁鹏摄

  业内人士认为,体育竞争性和对抗性等属性不能在校园中被扼杀。如果本该是“野蛮体魄”的体育变成“温柔”的体育,那么其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表示,提高学校体育的质量要通过竞赛活动,学校体育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竞赛活动。

  “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竞赛是少数人的,但竞赛是实现四位一体目标的重要环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竞赛活动。”王登峰说。

  南京理工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认为,学校体育应该有作为,应当科学安排运动负荷,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要双管齐下,杜绝“温柔体育”。

  王宗平建议,要增加学生体育比赛和体育测试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与挫折;增加体育中考的分值,达到中考总分的10%,测试难度不得低于国家标准;甚至将体育纳入高考的选考科目,给学生一个选择机会,发挥高考的正向指挥棒作用。

中小学生“减负”不是目的,“提质”才是关键,体育却为何还要加码?

南方日报:中小学生“减负”不能矫枉过正

11月5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对近期舆论热议的减负话题作出答复,认为学习不可能没有压力,合理的学业负担是必需的,是学生开发智力、激发潜力、锻炼能力的必要条件。

教育部门推行“减负”初衷当然是好的,青少年要全面发展,课余应该有更多的时间离开课本,走出家门,亲近大自然。但很多地方在“减负”政策条款的拟定及推行方式上操之过急,故而欲速则不达。很显然,家长们之所以通过给孩子读报辅导班等方式对“减负”政策实施软抵抗,并非完全因为功利心太重而不理解教育部门的一片苦心。既想孩子课余作业负担少,又想学习成绩好,实在不太现实。所以,与其一味指责那些家长“疯了”,还不如说他们其实也是被“逼疯”的。

那么这问题就真的无解了吗?非也。“减负”本身没错,关键在于一个“度”。“减负”本来的意图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重复的家庭作业负担,而不是完全不管不顾地一减了之。孩子们若完全没有负担也就没有了必要的压力和动力,只会止步不前,反倒事与愿违。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小学生家庭作业负担过重,是个“慢性病”,那么,治这个病就只能循序渐进“慢调理”而不宜“急火猛药”。短期来看,教育机构应该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好好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案,在保证学业成绩和孩子们充足的自由空间这两者间寻找相对最佳平衡点,做到恰到好处而不是矫枉过正。长期来看,欲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则需要管理部门和全社会各方面拿出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在切实改变“一考定终身”、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上持续努力。

中小学生“减负”不是目的,“提质”才是关键,体育却为何还要加码?

“减负”不是目的,“提质”才是关键

为中小学生减负的口号可谓是喊了很多年了,终于步入了真刀真枪的实施环节。这原本是一件喜大普奔的好事,然而,一些家长却忍不住拍案而起了。在家长们的评论中,不乏“不做作业就是浪费时间”“减负会让孩子落后”“减负等于制造学渣”这种偏激的观点和认识,这也反映出了家长们对孩子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反映出了家长对于减负工作不信任甚至排斥的现实,正因为这样,学校单方面对学生的“减负”不一定真正使孩子们轻松,反而带来的是家庭的“增负”。

“减负”只是教育改革的一种手段、一种方法,并不是目的,如何在“减负”的前提下保持和提高教育的质量才是我们真正想要达到的目标,才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关键。同时,转变家长和学生传统的教育观念也需要的是靠事实说话,只有真正做到“减负提质”才能让家长理解和接受“减负”,才能真正让学生快乐学习、轻松学习,使学生能更加全面、个性的发展。所以,如何做到在“减负”的同时“提质”,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

“减负”直接带来的是家庭作业在量上的明显减少,但并不意味着家庭作业对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作用和价值的减小,也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有完不成作业的“正当理由”。学生写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加强学生对知识和教材的理解,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习惯。家庭作业无论如何都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减负”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更需要重视家庭作业的作用。对于教师来说,作业的布置要求“精”,作业内容要更加科学有效,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避免布置内容重复的作业,拒绝“题海战术”,要使作业含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启发思维的因素,要使作业能够联系实际,使学生通过少量的作业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使作业发挥出的作用不局限于它的量。

“减负提质”关键在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减负”使得课堂教学的作用更加突出。这就要求教师队伍更加专业、课堂更加高效、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学校应当将过去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真正转变为主动参与式的“学”,通过分层教学、情景体验实践教学、定制作业、家长参与自习管理、减少教师讲授等方式让学生劲松愉快的获取知识。作为教师,要坚持课堂本位,要有“课比天大”的观念,重视上课准备,重视课堂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学校也要满足学生需要,将课程建设落实到实处,包括体育、艺术、科学等必修课和选修课,保证学生全面自主发展。

所谓“减负”就是要给孩子们的学习减去不必要的负担,而“提质”就是要提高教学的质量,这是“减负”所必须要达到的效果,也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从学校和老师的角度来说,抓紧课堂,把作业留精,是“减负提质”的关键。不过,“减负提质”任重而道远,单单只靠学校方面的改变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的是家长、学生等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综合:新华网 南方日报 教育时评在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