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最大的縣和最小的縣,最大縣是北京的四倍

甘肅,簡稱“甘”或“隴”,省會蘭州。甘肅是取甘州與肅州二地的首字而成,在中國歷史上,西夏王朝曾置甘肅軍司,簡稱甘;又因境內大部分在隴山之西,大唐曾在此設置過隴右道,又簡稱為“隴”。轄12個地級市、2個自治州。被譽為“河嶽根源、羲軒桑梓”。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媧和黃帝相傳誕生在甘肅。今天咱們說的是甘肅省的最大的縣和最小的縣。

甘肅省最大的縣和最小的縣,最大縣是北京的四倍


首先最大的縣,那就是肅北縣,屬於酒泉市,河西走廊西端南北兩側,面積6.67萬平方公里,相當於4個北京市(1.64萬平方公里)的那樣大。人口1.18萬,其中蒙古族4446人,佔37.9%。

甘肅省最大的縣和最小的縣,最大縣是北京的四倍


在中國歷史上,肅北縣在西漢時併入中原王朝版圖,屬敦煌郡;後戰事不斷,歸屬屢易,地方政權、遊牧民族勢力範圍犬牙交錯,中央政權控制力較弱。清代起屬甘肅省,1955年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成立。

甘肅省最大的縣和最小的縣,最大縣是北京的四倍


因林夏市被臨夏自治州直屬,面 積88.6平方公里。於是乎,最小的縣就屬於廣河縣,屬臨夏自治州,轄6鎮3鄉,面積538平方公里,總人口21.56萬,回族、東鄉族佔總人口的97.5%。

甘肅省最大的縣和最小的縣,最大縣是北京的四倍

在中國歷史上,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秦國設置了隴西郡,西漢時,從枹罕縣析置大夏縣。公元9年,王莽改大夏縣名為“順夏”,王莽敗亡,東漢光武帝劉秀又恢復大夏縣名。西晉曾撤銷大夏縣。西晉末年,前涼政權創始人張軌上表晉惠帝,獲准在臨夏與青海南部設置晉興郡,領晉興、枹罕、大夏等十縣,大夏縣得以恢復。五

甘肅省最大的縣和最小的縣,最大縣是北京的四倍

宋神宗時期,大夏縣重歸於中原王朝,宋改吐蕃訶諾城為定羌城。元朝時設定羌縣,位居河州路三縣之首,曾為河州路治所在地。民國道廢后,直屬於省。民國八年設寧定縣。1956年屬臨夏專區管轄。1956年臨夏專署撤銷,設立臨夏自治州,廣通自治縣改稱廣通縣。後因縣名與雲南省廣通縣重複,於1957年改為廣河縣。1961年,又決定恢復廣河縣,沿襲至今。

甘肅省最大的縣和最小的縣,最大縣是北京的四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