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农民挖出青铜器,30元卖给废品站,竟是无价国宝

中国一词对于外国人来说或许只是一个国家的名字,而对于我们来说,这两字不仅仅是国名,更是数千年来流淌在每一个中华民族心中的文化血脉,中国两字就像一面迎风招展的红旗,不管我们走到那里,都会在我们心中产生强大的向心力。

在三千年的王朝史上,先人或以中国为文化代表,与其他民族文化做严格的区分;或以中国为政权合法性的代表,表示自己接受天命;或以中国为地理名词,代表着整个族群的核心统治区域。但不管如何使用,其中都透露着,先民对中国二字的重视和尊敬。

何以两个字,竟能能产生如此巨大的魔力?就像一座穿越时空的灯塔,熠熠生辉,闪烁不已,在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指引着先民生生不息?

陕西农民挖出青铜器,30元卖给废品站,竟是无价国宝

1963年初秋,由于连天的阴雨,一处山崖发生了崩塌,陕西省宝鸡县贾村塬村民陈堆清,在早上出门解手的时候,发现坍塌处发现几道闪亮的光,遂即叫上妻子,手忙脚乱的在土堆中,刨出了一件坛子一样的东西。

老实淳朴的西北农民,感受不到他用双手刨出来物品的重要意义,他只看到这是一件锈迹斑斑的铜质容器,他也许用它装过粮食,放过工具,也或者用它腌过咸菜,用它做过祭祀插香的礼器。

陕西农民挖出青铜器,30元卖给废品站,竟是无价国宝

这是一件实用的物件,除了有点用处,陈堆清并没有把它当作值钱的东西,后来当他离开贾村塬出外谋生的时候,就把它送给了自己的兄弟。

陈湖收到这件物品后或许像他的兄长一样,拿它盛过东西。1965年,发生了自然灾害,陈湖生活无以为继,这时他看到了这件铜器,想到附近有一家收购铁器冶炼的废品收购站,于是将这件铜器,以30元卖给了他们。

陕西农民挖出青铜器,30元卖给废品站,竟是无价国宝

谢天谢地,进入废品收购站的铜器,还没来得及被熔铸,陕西博物馆的佟太放偶然遇到了它。并将这件事情报告给馆长,用30元将其赎回。

铜器开始显现出它的价值,从此它有了一个新家,在各大博物馆展示,让今人一睹三千年前祖先的风采,感受穿越千年的文化气息。然而仅仅作为一个精美的青铜古器,并不是它最大的价值。它的光彩还在被埋没,直到一双真正的慧眼,识破其中的玄机。

陕西农民挖出青铜器,30元卖给废品站,竟是无价国宝

1975年,在被埋没十多年之后,铜器终于遇到了马承源——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当马承源第一次看到这件铜器,就被她的精美绝伦震惊,考古学家的敏锐让他意识到,也许这件铜器上还有更大的秘密。

经过细心的观察,马承源小心翼翼的剥去了铜器上的斑驳锈迹,一行行青铜铭文,赫然显现。一共十二行,122字。从此她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何尊。

其中一句“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更是解开了我们流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核心秘密。这是我们目前所知的最早的“中国”这一专有名词的记录。

陕西农民挖出青铜器,30元卖给废品站,竟是无价国宝

铭文所说的中国,在当时正是天下之中的洛邑,正是西周的中心之地,代表着周人通过自己的核心统治区,向周边辐射,号召周人共同建社国家的含义。这就意味着在“中国”这个专有名词一开始出现,就带有了强烈的向心的文化动力。因此虽然经历数千年,中国人依然有着强大的凝聚力,那些妄图挑战,抹黑中国的外人,必将在这强大的向心力面前,不堪一击。

如今这件国宝被存放在陕西省宝鸡青铜博物院,向后人诉说着数千年的中国故事。

陕西农民挖出青铜器,30元卖给废品站,竟是无价国宝

每一件国宝都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每一件国宝对我们来说都有身后的文化内涵

每一件国宝都像我们展示源远流长的文化血脉

国家宝藏创新性地将国宝和日历结合在一起

每一天,都印有一件精美的国宝以通俗生动的文字描述,呈现出一部活色生香的历史

陕西农民挖出青铜器,30元卖给废品站,竟是无价国宝

布面精装,烫字金体,不但自己可以把玩这个精美而极具文化深度的日历,感受现在、未来和古老的过去。让自己的家变得古色古韵,还可以走亲访友作为趁手的雅致好礼。

陕西农民挖出青铜器,30元卖给废品站,竟是无价国宝

对于孩子来说,有了这件日历,就像是每天逛了一次博物馆,就像是每天都上了一次历史课。随着时间的累积,您孩子的文化底蕴就将越来越深厚。

陕西农民挖出青铜器,30元卖给废品站,竟是无价国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