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做过川陕总督,为何年羹尧被雍正处决,岳钟琪却得以善终?

年羹尧与岳钟琪两个人,都曾经做过川陕总督,可是为什么最终两个人的下场却截然不同?年羹尧被雍正赐其自裁,而岳钟琪经历重重挫折最后还活到乾隆年间,得到乾隆高度评价,并且得以善终。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先走进这两个清朝名将的生平,也许你会发现很多有趣之处与人生哲学。


一、年羹尧生平

年羹尧是汉军镶白旗人,出身官宦世家,父亲年遐龄最高官职为湖广总督。康熙三十九年,二十出头的年羹尧就中了进士,并且先后担任四川、广东乡试考官,累迁内阁学士。

康熙四十八年,年仅三十岁的年羹尧已经成为封疆大吏,并且官职为四川巡抚(省长),当时担任四川提督(省委书记)的正是岳钟琪的父亲岳升龙。

在年羹尧担任四川巡抚的时候,实际上他还不是雍正的党羽,而是跟随八爷党明珠在一起厮混,明珠很看重年羹尧,觉得年羹尧日后会成为有用之才,就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他,想借此栓住年羹尧,可惜人算总是不如天算,两年左右,明珠的孙女就生病去世,实在是天公不作美。

都做过川陕总督,为何年羹尧被雍正处决,岳钟琪却得以善终?

孙女去世之后,明珠还不死心,继续把侄孙女嫁给年羹尧,这个家伙为了拴住年羹尧真是煞费苦心,但是从明珠的所作所为,刚好从侧面反映出来年羹尧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物。

同年,康熙又把汉军镶白旗规划给了当时还是雍亲王的老四雍正,从此以后年羹尧成为雍正的直系下属,两人接触交流的机会逐渐增多。一来二去,雍正发现年羹尧居然还有一个水灵漂亮的妹妹年秋月,而这个妹妹又被当时雍正身边的参谋邬思道相中。

邬思道何许人也,可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参谋,曾经跟随田文镜让田文镜成为朝中炙手可热的大臣,从而被雍正看中,如今年羹尧与雍正的关系还差一点火候,是敌是友分不清,要是邬思道再娶了年羹尧的妹妹年秋月,两人亲上加亲,对雍正夺嫡之路实在不利。

雍正快人一步叫康熙把年羹尧妹妹许配给自己,康熙当然也懂雍正醉翁之意不在酒,于是在康熙五十年,亲自指婚,将年秋月许配给雍正。从此以后,年羹尧与雍正的关系就更加亲密,利益关系也更加统一。

康熙五十六年,策妄阿拉布坦派遣部将策凌敦多布入侵西藏,杀死拉藏汗,引发西藏叛乱,康熙钦定年羹尧为定西大将军,率领大军联合噶尔弼、延信合力平叛,于康熙五十九年,平定西藏叛乱。

都做过川陕总督,为何年羹尧被雍正处决,岳钟琪却得以善终?

同年,西北地区原西北大将军传尔丹率领六万大军因为八爷党制约粮草而缺粮贸然进攻惨遭失败被治罪,西北大将军一职暂时空缺,此位置相当重要,引发雍正与八爷党的竞相争夺。

当时雍正原本希望推荐十三弟为西北大将军,而八爷党则推荐十四弟为西北大将军,可是十三弟本来就有蒙古贵族血统,去到西北地区,担心他与蒙古人和在一起,最终影响雍正夺嫡。

经过仔细分析,雍正的参谋邬思道建议雍正也推荐十四弟去担任西北大将军,而让年羹尧去做川陕总督,因为西北大将军的粮草都要川陕总督提供,这样一来年羹尧就可以借助川陕总督的位置制约十四,达到最终控制西北地区军权的目的。

正是得力于雍正的推荐,年羹尧成为川陕总督,权利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可是雍正为了能够控制住年羹尧,防止年羹尧失控倒向八爷党,早于康熙五十八年,就打情感牌说年羹尧应该派人回京照顾自己老父亲,从而让年羹尧把自己的儿子送回去照顾父亲。

这招实际上就是为了彻底牵制住年羹尧,雍正才能放心夺嫡。经过重重周密计划,雍正最终也夺嫡成功,顺利登基成为雍正皇帝。

都做过川陕总督,为何年羹尧被雍正处决,岳钟琪却得以善终?

成为皇帝后的雍正也没有亏待曾经一起打天下的年羹尧,立即就把年羹尧封为抚远大将军,赏赐一等公爵,并且在西北地区能够独揽大权,军权、人事、后勤、财务一把抓,年羹尧成为西北名副其实的“土皇帝”。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年羹尧逐渐被权利迷失自我,一步步在作死的边缘疯狂沦陷。雍正一开始还是没有卸磨杀驴,打算来点感情牌,比如专门叫人从京城送荔枝去给西北给年羹尧吃,还经常跟年羹尧说“

朕不为出色的皇帝,不能酬赏尔之待朕;尔不为超群之大臣,不能答应朕之知遇”,他说这些话就是旁敲侧击,希望年羹尧能够明事理,知进退。

可惜年羹尧并不懂得雍正的良苦用心,依旧我行我素,甚至对待雍正毫无君臣之礼,比如雍正二年十月,年羹尧从西北地区返京觐见雍正皇帝,到了京城的时候就专门叫都统范时捷、直隶属总督李维均跪道迎送,完全就是皇帝之礼。

到了京城见到雍正,年羹尧不仅不下跪,坐姿还十分不尊重,就是今天所说的跷二郎腿,让雍正实在看不下去,这时候雍正对年羹尧已经有些无奈,觉得用感情不能感化他,估计要用点硬的才行。

在年羹尧回到西北后,雍正给年羹尧写到:

凡人臣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

若倚功造过,必致反恩为仇,此从来人情常有者。

他希望最后一次劝诫能够让年羹尧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明哲保身,可惜年羹尧还是没有意识到错误,依旧在西北地区结党私营,大搞年选,弄得乌烟瘴气,朝中大臣甚至忌惮年羹尧的程度远远超过雍正,让雍正再也无法忍受他。

都做过川陕总督,为何年羹尧被雍正处决,岳钟琪却得以善终?

雍正三年,雍正把年羹尧先贬职为杭州将军,然后很多人看到年羹尧大势已去,就纷纷开始揭发年羹尧,列举年羹尧的罪状一共九十二条,其中有三十多条按照大清律法都应当将年羹尧斩首,雍正念及旧情,没有斩首,只是赐其在狱中自裁,也算仁至义尽了。


二、岳钟琪生平

雍正三年年羹尧被处罚之后,岳钟琪被雍正派去接任年羹尧的川陕总督,可是这次雍正充分总结年羹尧的经验教训,在川陕军队当中安插大量眼线监督岳钟琪,并且岳钟琪是一个汉人,而他所带的军队将领大多都是八旗子弟,基本上不会完全听命于岳钟琪(清朝时候从来不会重用汉人,岳钟琪在雍正时期是汉人当中唯一一个拥有兵权的人)。

为何雍正要重用一个汉人呢?其实就有两点考虑,一方面是用一个汉人来领导八旗子弟,不会产生集权的现象,另一方面是岳钟琪确实也很优秀。因为早在雍正元年的时候,,岳钟琪就平定罗卜藏丹津的叛乱,立下赫赫战功,用15天时间收复了青海约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成为川陕总督的岳钟琪,为人低调,做事都要慎重考虑,一切听从雍正安排,比如雍正五年的时候,雍正就叫岳钟琪在川陕两个地方试行“摊丁入亩”制度,岳钟琪一丝不苟,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也因此引起一些民间人士的不适,从而民间传言要反清复明,呼声越来越大。

都做过川陕总督,为何年羹尧被雍正处决,岳钟琪却得以善终?

雍正六年,一个叫曾静的“生员”叫自己的学生张熙写信给岳钟琪,声称希望岳钟琪用自己汉人代表与岳飞后人的身份参与他们成为领袖推翻雍正,可是岳钟琪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明白自己胜算不大,就主动去把曾静逮捕交给雍正处置,最终被雍正治罪。

经过曾静一案后,雍正开始对这个汉人总督还是有所怀疑与防备,后来在雍正七年,任命岳钟琪为宁远大将军,率领十万大军出征葛尔丹,因为三年也没有胜利,就被雍正以“误国”之罪把岳钟琪叫回审讯。

雍正十二年,兵部判决岳钟琪死刑,雍正看在岳钟琪这些年南征北战的功劳上免除他死罪,只是判了斩监候,一直关押在大牢里到乾隆二年才被乾隆放出来。

乾隆把岳钟琪放出来之后还是重用了岳钟琪,乾隆三年,岳钟琪被重新启用为总兵,参与平定“大金川土司叛乱战役”,并且取得胜利,得到乾隆重用,最终岳钟琪于乾隆十九年病逝,享年68岁。

都做过川陕总督,为何年羹尧被雍正处决,岳钟琪却得以善终?

岳钟琪一生被雍正评价为“当朝第一名将”,还被乾隆称为“三朝武臣巨擘”,评价之高足以说明岳钟琪之厉害,他一生最后还是得以善终,没有走上老领导年羹尧的绝路。


三、综合分析

通过以上对年羹尧与岳钟琪人物生平的梳理,也许你就会明白雍正为何要处决年羹尧,却留下岳钟琪,让他得以善终。

一方面是岳钟琪的川陕总督,其实是阉割版的川陕总督,不仅有雍正的眼线监督,还有八旗子弟分权,从而岳钟琪对雍正的影响不大,雍正没有必要除掉岳钟琪。

反观年羹尧,当时就是西北地区的土皇帝,集军权、人事任用权、后勤管理权、财政大权于一体,完全就类似于一个正常运行的小型国家,再加上年羹尧还大肆年选,结党私营,把朝中很多重要的职位都安插自己的人进去,让雍正处于极度危险之中,随时担心年羹尧会造反取而代之,所以不除掉他雍正睡不好觉。

都做过川陕总督,为何年羹尧被雍正处决,岳钟琪却得以善终?

另一方面,岳钟琪为人低调,即使有人专门想拉上自己一起造反,岳钟琪都没有被说服,而是对雍正忠心耿耿,面对这样一员大将,雍正自然是舍不得杀的,但是战败总要受到惩罚,才会把他关进大牢。

反观年羹尧,觐见雍正感觉就像面对普通人一样,嚣张跋扈,毫无君臣之礼,不行下跪之礼,还公然叫人以皇帝之礼对待自己,面对这样一个高调而没有自知之明的臣子,任何一个皇帝都会选择将他除掉以绝后患。


结语

不同的性格决定不同的人生,做人做事,都应该学会掌握度,明白分寸,知道进退,才是为人处事最深奥的哲学,也是明哲保身最好的办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