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当间谍的小说家不是好的小说家,拿了战争双方勋章的双面间谍

战争里做个间谍不容易,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被人抓去枪毙。但有这么一个人,靠空想就能编出真情报,而且还同时为英国和德国服务,甚至于得了双份勋章。甚至于他一个人,需要德国付出数十人的薪水来养活他。这就是二战中最顶级的双面间谍,胡安·普约尔·加西亚,他是一个小说家。

一、倒霉的加西亚

事实上加西亚做间谍之前的前半生就充满了传奇色彩,或者说倒霉色彩。他在1912年2月14日出生于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就是现在那个天天闹事,用烟花当冲锋枪使唤的加泰罗尼亚。他的父亲是一个染料厂的厂主,母亲是一个虔诚到过了份的天主教教徒。这人很闹腾,上学也不老实,不过他家境不错,也折腾的起来。

不想当间谍的小说家不是好的小说家,拿了战争双方勋章的双面间谍

16岁时加西亚因为和学校的老师吵架而不在上学,转而开始在一家五金店做起了学徒。不过这可不是一个闲得住的人,自己开始尝试创业,偶尔也写写小说,为自己的生活添点色彩。然而西班牙内战开始后,加西亚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先是自己的母亲和姐姐被以子虚乌有的罪名关进监狱,好不容易营救出亲人后,加西亚自己又被共和军强征入伍。

不想当间谍的小说家不是好的小说家,拿了战争双方勋章的双面间谍

好不容易逃到民族军那边去之后,他又因为自己的嘴倒了霉,因为他非常不喜欢民族军的法西斯情结。有一次加西亚在表达了对法西斯主义的反感后,被他的上司发现,并把他扔进了监狱,一直在监狱里待到战争结束才被放出来。当然让他很自豪的是,他在两边都服役过,但他从来没开枪打过任何一个人。

不过加西亚这个时候按说应该准备好好过小日子了,但是加西亚老兄的脑子突然开始中二起来,他认为自己应该对抗佛朗哥这样的法西斯独裁者。好死不活这个时候二战又爆发了,加西亚左顾右盼,发现只有英国还在和纳粹德国作战,于是他老兄决定“为了人性更美好而做出贡献”(他自己回忆录这么写的)。于是他前往了英国,希望能够成为一名间谍,为反法西斯战争贡献力量。

不想当间谍的小说家不是好的小说家,拿了战争双方勋章的双面间谍

然而很不幸的是,英国人没能看得上他。你想,他这学历也就高中差不多了,还没什么特殊身份,人也长得其貌不扬的,哪像个间谍呢?于是英国人就没搭理他。这可把加西亚气坏了,心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你英国人不是不要我吗?得了,我找德国人去行了吧。于是加西亚决定,先成为一名德国间谍,然后再投奔英国人,成为一名双面间谍。

二、德国间谍加西亚

这次加西亚吸取了上次的失败经验,他意识到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而肯定是做不成间谍的,所以他要将自己包装成一个有身份的、体面的上流社会成员。于是他开始发挥自己小说家的天赋,为自己添加了一个人设——一个狂热拥护纳粹德国的西班牙官员,并声称自己是经常因为公务去伦敦出差,而且他还成功的忽悠了一个印刷厂,让这里的人相信他是西班牙驻葡萄牙大使馆的工作人员,然后给自己伪造了一本西班牙公务护照。

不想当间谍的小说家不是好的小说家,拿了战争双方勋章的双面间谍

他的这些举动成功的忽悠了德国人,很快一名代号叫做弗莱德里克的德国间谍就找上门来,希望将他收纳为德国间谍。加西亚这个时候非常沉稳,没有立刻同意,而虚与委蛇一段时间,这更让对方相信,他没有问题。于是他顺利的成为了弗莱德里克的下线,接受了速成式的间谍培训,然后拿着一套间谍装备——包括一份密写法,一瓶隐形墨水,密码本和六百英镑的活动经费,命令他去英国搜集情报。并发展间谍,建立一个间谍网络

不想当间谍的小说家不是好的小说家,拿了战争双方勋章的双面间谍

然而这位加西亚老兄根本没去伦敦,他直接去了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并在那里通过英国旅游指南,里斯本图书馆里关于英国的书籍和报纸、电影院的新闻片作为参考,开始现场编造情报。最关键的是,这些情报看上去就和真的一样。他还依据英国铁路指南的车票价格信息,编了一份自己的支出情况。因为他搞不懂英国的旧英镑价值体系,所以只能草草罗列,并声称以后会算个总和给德国人。

按说德国人只要一个电话就能知道加西亚是个假货,然后派人直接处死他,但此时德国人却因为他那些看上去很真实的情报而没有在意。紧接着这位老兄又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开始构造了一个多达27人的间谍团体,这些人有名有姓,还有亲人家庭,经历、出身和性格都各不相同。而这个间谍团体的情报,则基本都是他通过英国公开信息来编纂的。而且他还成功的捏造一份有关英国护卫舰队的信息,让德国人空耗军力去寻找这支不存在的舰队。

不想当间谍的小说家不是好的小说家,拿了战争双方勋章的双面间谍

此时英国人很意外德国人的举动,最终通过他们在德国的间谍获悉了这份情报。这时英国人终于意识到,是有人在秘密的帮助他们。早前他们就截获了加西亚的数份情报,这些情报被英方布莱切利园通过无线电侦破手段截获,由于其真实性太高而使得英国的反间谍组织军情五处注意到了加西亚,并且针对加西亚和加西亚的间谍团体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抓捕行动。不过这人又不在英国,而是远在葡萄牙,所以军情五处掘地三尺也找不到他。现在英国人开始好奇,到底是谁在帮助他们,就在他们头疼的时候,加西亚自己找上门来了。

三、双面间谍加西亚

此时已经是1942年,加西亚看到美国宣战之后,随找到了美国驻葡萄牙大使馆的武官,海军中尉帕特里克·德莫里斯特。这位帕特里克中尉也是一个情报人员,他意识到了加西亚的能力,并将其推荐给了自己的英国同行。英国情报人员正愁找不到这个神秘的帮手,现在帮手自己上门当然是异常开心。然而加西亚却表示,我当初找过你们,你们没要我,否则我也不需要绕这么一大圈了。

不想当间谍的小说家不是好的小说家,拿了战争双方勋章的双面间谍

这自然让英国人异常尴尬,只能表示这是他们的疏忽。在1942年4月24日,普约尔被转移到英国,最初其代号为肉汁(Bovril),后改为嘉宝(Garbo)。此时加西亚给德国输送了315封邮件,并被寄往德国人在里斯本的一个邮政信箱。根据二战英国情报部门官方历史记载,由于他虚构的间谍网络的工作效率奇高而且报告详尽,因此他的德国上线忙于处理他提交的信息而索性放弃了继续招募英国间谍的打算。

这之后他还发了好几份过期的情报,比如火炬行动期间,他就给德国人写信发报,表示有英军的军舰离港。该情报的邮戳被刻意做成是登陆前的日期,并且以航空邮件的形式发出,等其到达德国情报部门的时候已经为时过晚,盟军已经在北非登陆了。加西亚很快收到的德国情报部门的回复:“这情报到得太晚了,真是太遗憾了,不过最近的这些报告实在是太出色了。”看看,德国人被骗了还给他数钱呢。

不想当间谍的小说家不是好的小说家,拿了战争双方勋章的双面间谍

当然有的时候,也会有一些麻烦,比如他的“下线”(其实不存在)本应该获得消息,却没能获得,这让德国人十分怀疑。比如他就曾以“下线”染病卧床,未能及时发出情报为理由搪塞了德国人。事后为了防止德国人发现,还给他“死去”的“下线”在利物浦的报纸上发了讣告。德国人一看,赶紧支付了一笔抚恤金给这位“下线”的“遗孀”。当然了,这“遗孀”也是编的。

不想当间谍的小说家不是好的小说家,拿了战争双方勋章的双面间谍

而德国人为了方便加西亚给德国快速的“传递情报”,于是德国人给他送去了最新的恩尼格玛机和密码本,当然这些东西都被英国人笑纳了。而在诺曼底登陆前的战略欺骗中,加西亚又成功的忽悠了德国人,他宣称他的下线已经搜集了超过盟军在英国的75个师的情报,这些情报最终被送到了希特勒手中。这些情报成功的让希特勒误以为,美国的乔治·巴顿将军带着一支超过15万人的部队,组成了第一集团军随时准备登陆加莱。

而加西亚本人则在诺曼底登陆后,向德国方面汇报“第一集团军为参加诺曼底登陆,因此在诺曼底的第一波登陆应该是调虎离山之计,真正的登陆战还在后面。”德国方面两天后发给马德里的指令里说“上周从阿拉贝尔(即加西亚的德国代号)处得到的情报均被证明无误,其价值不可估量。

不想当间谍的小说家不是好的小说家,拿了战争双方勋章的双面间谍

战后对德国战事资料的分析表明,在坚忍行动时期,德军统帅部的情报摘要中累计采纳了超过62份加西亚发来的情报。而这导致了德军在此后将部队长期部署在加莱等待不存在的,那支被虚构的第一集团军的进攻。一直到诺曼底登陆后两个月,德军还在加莱增加兵力。

不想当间谍的小说家不是好的小说家,拿了战争双方勋章的双面间谍

结语

有趣的是,纳粹德国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还为他颁发了一枚二级铁十字勋章,而且直到战后加西亚还从他曾经的德国上线那里拿到了勋章。同时英国方面为了表彰他的功绩,也为他颁发了“大英帝国勋章”。而加西亚本人,则在战后隐姓埋名,伪装自己已经死亡,并隐居于委内瑞拉,直至1988年去世。

参考文献:《战争中的双十字委员会1939至1945》

《胡安·普约尔·加西亚——击败希特勒的间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