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分析之关于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成分股的财务特征研究

目前有很多渠道都能了解到各个指数相关的统计数据,如平均PE,PB,ROE等,这些指标反映了指数成分股整体的基本情况。除了这些简单的统计数据外,这些指标具体的统计分布情况是什么?还有哪些特征得我们关注?本文重点讨论如何分析A股相关指数成分股的财务特征,并对比分析不同类型指数之间特征的区别。同时,我们分析在当前经济运行情况下,大盘蓝筹和中小市值公司的表现。本文所引用的成分股编制来自沪深交易所官网,公司财务数据截止到2019年三季报,

本文所引用的分析数据来源于财译平台caibaoyi.cn

市场表现

从现象看本质,我们先来看看现象,也就是这三个指数近三年的市场表现。

指数分析之关于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成分股的财务特征研究

指数表现

由上图可也看到,分化十分明显,沪深300近三年的表现远远好于中证500和创业板指。这背后究竟存在什么样原因,让我们通过企业财务的角度来分析这其中的奥妙。

特征采样分析

下面具体分析这三类指数,首先从沪深交易所官网查询最新的带有权重的指数成分股列表。由于不同指数之间所含成分股数量有所不同,为了方便分析,我们固定样本数量为100只,其中沪深300、中证500按权重由大到小采样100家公司,创业板指成分股数量为100只,因此全部引用。我们将分析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指标特征,将"市盈率","市净率","PEG","股息率","回本年限","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净利润率","市值规模","营收规模","利润规模"共11个指标进行分组统计。另一类是指标相关的趋势特征,如"收入利润变动","盈利能力变动","运营能力变动"等等,主要是对这类指标的趋势变化进行统计和分析。

沪深300

行业分布

指数分析之关于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成分股的财务特征研究

沪深300中大部分权重股为金融地产公司,还有一部分白酒企业。

指标特征分析

指数分析之关于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成分股的财务特征研究

由上图我们可以分析出沪深300成分股的指标特征,图中所示的指标是按特征显著程度由上到下排序的。首先"营收规模"

"利润规模""市值规模"均为较高数值,代表了大盘蓝筹股的突出特点;其次"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净利润率"也处于较高水平,表明了沪深300的成分股中,大部分公司的盈利能力表现突出;之后是"市盈率""市净率"表现出整体偏低的特征,这与沪深300中所包含的大部分银行股有着密切的关系;最后"股息率","回本年限","PEG"并没有表现出太显著的特征,我们将在后面的对比分析中,同中证500和创业板指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继续探究其特征。

趋势特征分析

指数分析之关于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成分股的财务特征研究

上面两张图罗列了对沪深300成分股中各个重要指标的趋势特征分析,其中左图为趋势向好方面的特征即一些财务亮点,右图为趋势向差方面的特征即一些财务风险。在收入和利润方面,沪深300所代表的大盘蓝筹均表现出较强的优势,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有31%的公司出现了总收入增速放缓和20%的公司出现扣非净利润增速放缓的迹象,这和当前的经济大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从盈利能力来看也表现出类似的特征,例如扣非ROE有52%的公司不如去年同期数据。而在运营能力上看,基本上没有表现出太突出的特征。在财务亮点方面,有33%的公司营收增速超过行业均值20%,这体现出行业龙头的优势特征。而在财务风险上,扩张过速、短债长投的特征和沪深300中所包含的金融公司有关,当排除这些公司后,这些特征便不凸显了,因此可以忽略。

中证500

行业分布

指数分析之关于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成分股的财务特征研究

中证500中大部分权重股为科技产业公司,还有一部分中小券商和制药公司。

指标特征分析

指数分析之关于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成分股的财务特征研究

由上图我们可以分析出中证500成分股的指标特征,图中所示的指标是按特征显著程度由上到下排序的。首先"市值规模"为总体偏低的水平,代表了中证500成分股均为中小市值公司;"营收规模"和"利润规模"处于总体偏高的水平,表明这类公司(中证500排名前100名的公司)的营收和利润规模相对A股市场整体而言依旧较强;其次"股息率"表现出较低的水平,表示这类公司的分红意愿不是很强;之后是"回本年限""市盈率"处于总体偏高的水平,代表了这些公司的估值水平较高;接下来"毛利率","净利润率"及"净资产收益率"没有较为明显的特征,这表示不同中小市值公司的盈利能力表现较为分散,有喜有忧;最后"市净率"和"PEG"并没有表现出太显著的特征,我们将在后面的对比分析中继续讨论。

趋势特征分析

上面两张图罗列了对中证500成分股中各个重要指标的趋势特征分析,其中左图为趋势向好方面的特征即一些财务亮点,右图为趋势向差方面的特征即一些财务风险。在收入和利润方面,中证500所代表的中小市值公司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公司出现了向下的趋势,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承压能力明显不如沪深300的成分股。在盈利能力和运营能力上,总体上没有表现出太大差异,但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公司出现"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的持续下降。从财务亮点分析,可以看到中小市值公司得分化比较明显,营收增速有37%的公司超过行业均值20%,也有38%的公司低于行业均值20%。在财务风险上,这类公司的风险数量明显要比沪深300成分股要多,我们将在后面的对比分析中详细解读。

创业板指

行业分布

指数分析之关于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成分股的财务特征研究

创业板指中大部分权重股为科技产业和新型产业公司。

指标特征分析

指数分析之关于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成分股的财务特征研究

由上图我们可以分析出创业板指成分股的指标特征,图中所示的指标是按特征显著程度由上到下排序的。首先"市值规模"为总体偏低的水平,代表了创业板指成分股均为中小市值公司;"回本年限""市盈率"处于总体偏高的水平,代表了这些公司的估值水平较高;其次"股息率"表现出较低的水平,表示这类公司的分红意愿不是很强;"营收规模""利润规模"处于总体偏高的水平,表明这类公司的营收和利润规模相对A股市场整体而言依旧较强;之后是"毛利率"处于较高水平,表明了这类公司的行业特征有关;最后 "净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市净率"和"PEG"并没有表现出太显著的特征。可以看到创业板指成分股的指标特征和中证500的非常相似,我们将在后面的对比分析中继续讨论。

趋势特征分析

上面两张图罗列了对创业板指成分股中各个重要指标的趋势特征分析,其中左图为趋势向好方面的特征即一些财务亮点,右图为趋势向差方面的特征即一些财务风险。在收入和利润方面,创业板指和中证500表现出类似的特征,但扣非净利润同比出现下降和大幅下降的比例分别达到20%和36%。从盈利能力和运营能力上分析,有接近一半的公司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从财务亮点上看,有59%的公司毛利率超过行业均值20%。另外创业板指的财务风险的数量明显要高于沪深300和中证500的成分股。

对比分析

指标特征对比

下面我们通过对比不同指数成分股的指标,来分析它们之间的特征。

经营规模

指数分析之关于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成分股的财务特征研究
指数分析之关于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成分股的财务特征研究
指数分析之关于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成分股的财务特征研究

由上面三张图表,我们可以清楚的表示,沪深300、中证500和创业板指在经营规模上的特征。在市值规模中500亿可以看作一个分水岭,它区分了大盘蓝筹和中小市值的公司。从营收规模和利润规模上来看,基本同市值成正相关,并且大部分公司的营收和利润都要好于A股的中值水平,毕竟采样的都是各板块的头部公司,但创业板指的成分股中有19家上市公司的利润小于0元

盈利能力

指数分析之关于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成分股的财务特征研究
指数分析之关于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成分股的财务特征研究
指数分析之关于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成分股的财务特征研究

由上面三张图表,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以大盘蓝筹为代表沪深300还是以中小市值公司为代表的中证500和创业板指,它们在盈利能力上比较接近,但创业板指的成分股中分别有19家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小于0%和19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率小于0%。另外我们还看到创业板指的成分股中毛利率指标普遍偏高,有26家公司的毛利率超过60%,这些公司所属的行业为生物制品,软件开发及医疗器械。这些创业板上市公司大部分从事高科技行业和新兴产业,有着很高的技术壁垒,因此毛利率普遍偏高。但这类企业处于成长的初期阶段,因此投入也相对较大,尤其是科技研发费用,这也导致企业净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并不高。

股息率

指数分析之关于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成分股的财务特征研究

由上面图表,可以看到沪深300、中证500及创业板指的股息率分布情况。只有沪深300成分股,这类已经发展较为成熟的企业更愿意通过派发股息同股东分享经营成果,而中小市值公司需要把经营所得的利润再投入,继续扩大规模,继续成长,因此分红意愿不是很强。

估值水平

指数分析之关于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成分股的财务特征研究
指数分析之关于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成分股的财务特征研究
指数分析之关于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成分股的财务特征研究
指数分析之关于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成分股的财务特征研究

由上面四张图表,我们可以看到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成分股的估值水平成阶梯状升高,总体上符合市场对不同指数的估值印象。另外PEG指标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这表明对于中小市值的公司,即使考虑到企业的盈利增长,市场仍然会在此基础上给出更多溢价

趋势特征对比

下面我们对不同指数成分股的指标的趋势进行对比分析。

亮点特征

指数分析之关于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成分股的财务特征研究

从上面两张图可以看到,无论是总收入环比、同比数据,还是扣非净利润环比、同比数据,沪深300所代表的大盘蓝筹均要好于中证500和创业板指所代表的中小市值公司。但从盈利能力和质量上来看,不同指数的扣非ROE、毛利率、扣非净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的亮点特征基本类似,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其中在"毛利率超过行业均值20%"的特征中,中证500和创业板指所代表的中小市值公司数量要多于沪深300所代表的大盘蓝筹公司,这和之前所提到中小市值公司所从事的大部分为高科技行业和新兴产业,行业竞争相对较弱有关。

风险特征

指数分析之关于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成分股的财务特征研究

从上面两张图可以看到,总收入环比、同比数据,及扣非净利润环比、同比数据,中证500和创业板指所代表的中小市值公司表现出了较弱的趋势,尤其是创业板指成分股数据,有超过一半的公司都出现了扣非净利润下降趋势。从盈利能力和质量上来看,不同指数的扣非ROE、毛利率、扣非净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的风险特征基本类似,但出现持续下降趋势的数量要多于上文所提到出现持续上升的数量。尤其是创业板指成分股的"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率"出现持续下降的数量接近一半。从资产结构上来看,创业板指及中证500中"商誉占总资产比>=10%"及"应收款项占比超过25%"的数量也高于沪深300。最后我们看到在"财务费用升幅超过20%"的项目中,创业板指及中证500的公司数量也超过了沪深300,这表明中小市值公司的融资成本出现了升高趋势。

与2019年中报对比

我们补充一个对比分析,是各指数成分股2019年三季报和中报的净资产收益率对比。

我们看到沪深300和中证500在这两个季度间变化并不明显,可以说明大盘蓝筹和中等市值公司的成长性相对稳定,但创业板指成分股中净资产收益率<0%的占比显著升高,说明创业板指成分股中部分公司的成长性出现了问题。

总结

下面这张图是官方制造业PMI,其中对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进行了分类统计,可以看到从2018年以来,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均出现了整体向下的趋势,并且中小型企业的PMI从2018年三季度以来一直处于50一下,远不如大型企业表现。

结合以上数据的分析,我们看到中小市值公司所从事的大部分为高科技行业和新兴产业,行业竞争相对较弱,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最终的ROE并不突出,其中一个原因是这类企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更多投入,大部分的利润又投入到研发当中;另外一个原因是这类公司由于营收不稳定,成长性不确定,而导致其融资成本远高于大型成熟的企业。

原因可能是,前几年开始进行的国企改革和去杠杆政策的实施,对一些行业竞争激烈的公司进行了资源整合和制度优化,这无疑增强了这些企业的核心实力。对于大型企业,尤其是金融类企业,还有一种原因是特许经营权,其他的企业难以进入这个市场,比如银行、保险及券商,当然电信也是,不过A股中只有中国联通,因此这些企业超然的地位决定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小。而对于中小企业,尤其是最近几年资本市场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对高科技企业和新兴产业的关注度和兴趣度逐年下降,投资愈加谨慎。

大部分中小市值公司在经济出现下行时,无论是成长性、盈利能力还是盈利质量上,均出现了相对大企业更多的下行压力,同时也聚集了比大企业更多的风险。中小微企业由于体量小,导致其收到的冲击比成熟的大型企业要大很多,因此需要更多额外的帮助抵御冲击,这也是为什么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原因。

对于投资者来讲,毋庸置疑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持有业绩稳定的大盘蓝筹股,是从风险角度来说最优的选择。那就意味着中小市值公司就没有投资价值了吗?其实未必,我们知道企业的成长都是需要经历一段过程的,那些大型成熟的公司大部分都是从小型企业逐步起来的。中国经济现在处于转型阶段,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逐渐加大,未来的经济增长点也要依靠优秀的高科技公司和新型产业来带动。这些优秀的公司虽然现在体量小,但业绩稳定,而且不缺乏成长性,从概率上来说最有可能成长为大企业。那么就需要我们慧眼识金,在优胜略汰的市场中发掘这些公司,一路伴随企业成长,投资者也会获得回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