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大城市群,几乎聚集了所有顶尖城市,谁会成为世界级?


城市群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在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大城市的经济实力和辐射扩散能力不断增强,地域范围日益扩展,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战略也越来越成熟。近年来,我国建设规划19个城市群,其中有5大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群。

1、长三角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目前综合实力最强大的城市群。根据规划,长三角城市群以上海为龙头,包括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等共计26市城市组成。其面积21.1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亿人,经济总量占到了全国的五分之一。未来将以上海为支点构建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五大都市圈。

城市跻身GDP万亿俱乐部,2018年经济总量17.9万亿元,占全国的19.8%,和印度相当。长三角城市群以电子、汽车、现代金融等产业为核心,致力于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和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整体来看,长三角在中国19个城市群中最有潜力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2、珠三角城市群 一直以来,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作为我国的两大经济发动机,共同带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珠三角主要指广东省内的处于珠江三角洲的9个城市,独拥广州、深圳两座一线城市。面积合计5.5万平方公里,人口6000万。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珠三角与港澳紧紧联系在一起,明确粤港澳大湾区要建成世界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国际一流湾区。

2018年珠三角城镇化率达到85.3%,城市群经济总量8.1万亿元,人均GDP达12.9万元,居中国五大城市群首位。珠三角城市群制造业水平发达,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未来,珠三角将致力于构建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地。

3、京津冀城市群 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北方经济的重要核心区。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和河北省部分城市,共计13座城市。其中北京、天津、保定、廊坊为中部核心功能区。京津冀城市群面积21.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1亿。


京津冀城市群呈现“重工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布局。2018年京津冀城市群经济总量8.4万亿元,占全国的9.3%。近年顶层设计不断强化,京津冀城市群将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4、成渝城市群 成渝城市群是世界为数不多的“双核型椭圆城市群”,从城市规模和经济活力来看,成渝城市群具有成为中国“第四极”的潜力,并有希望成长为世界级的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以成都、重庆为中心,包括四川省的15个市和重庆市的27个区以及开州、云阳的部分地区,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亿人。

成渝城市群2018年城镇化率达53.8%,地区生产总值5.63万亿元。重庆和成都是中国西部国家级特大中心城市,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点,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是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突破口。2020年,成渝城市群将基本建成国家级城市群。


5、长江中游城市群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城市,涵盖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国土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城市群,常住人口达1.3亿人。

长江中游城市群以钢铁、汽车等传统工业为基础,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等高科技产业为支撑。2018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总量8.3万亿元,占全国的9.2%。未来长江中游城市群重点推进金融、旅游、文化创意的深度合作,打造世界级规模的先进制造业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