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的成套兵器:遠射、近格與護體

在夏王朝建立的時候,活動在黃河中下游地區的還有另一個古代民族——商族。商族日漸強盛,後來它的勢力超過夏族,最終在成湯時用武力滅掉夏朝,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的第二個奴隸制王朝,時當公元前十六世紀。

商代的成套兵器:遠射、近格與護體

古代鑄造兵器圖

一、商代青銅兵器的品種

中國古代的青銅文化,到商代達到了高峰,青銅治鑄技術有了較大的發展。從考古發現和青銅器的分析研究可知,商代冶煉工藝已經超越了由礦石混合治鑄青銅的低級階段,而發展到由純銅、錫和鉛來冶鑄的較高的水平。鑄造青銅器的作坊具有較大的規模。在鄭州南關外的商代中期鍊銅作坊遺址,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而在安陽小屯東南的商代晚期鑄銅作坊遺址,推測面積至少在一萬平方米以上,發掘中獲得了數以千計的各類陶範及大量的坩鍋費片等。

當時已能大量生產各種青銅器,例如僅從1976年挖掘的婦好墓一座墓中。就出土了各種銅器460餘件,總重量估計在1625千克以上。已經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是司母戊大方鼎,重達875千克。以上的事例足以說明商代青銅冶鑄技術的水平和生產的規模,足以為生產精良的青銅兵器準備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商代的成套兵器:遠射、近格與護體

隨著奴隸制國家的現固和發展,國家機器日益強化,為了對外征戰和對內鎮壓的需要,以商王為首的奴求主階級建立了具有相當規模的軍事力量。這樣一來,就需要生產大量的兵器和防護裝具來裝備部隊,並且不斷提高質量,以增強戰鬥力。從挖掘出土的商代青銅兵器來看,不僅主要的格鬥兵器用青銅製造,就是在戰鬥中需要大量消耗的箭鏃,也普遍採用青銅製品。

從兵器的品種來看,商代也已形成了以青銅製品為主的遠射兵器、格鬥兵器和護體兵器組成的成套兵器,並且配備了必要的防護裝具。下面分類介紹下商代兵器的具體情況。

商代的成套兵器:遠射、近格與護體

二、商代的遠射青銅兵器

商代的遠射兵器主要是弓箭,在箭端普遍使用青銅的箭,但骨、蚌、角鏃仍使用著。這時使用的青銅鏃的基本形狀是凸脊扁平雙翼鏃。居中是凸起的脊,脊的斷面多呈菱形;也有些是圓柱狀的,兩側伸出扁平的雙翼,由雙翼向前聚成銳利的前鋒,向後雙翼未尾成倒刺,脊後接有較細的鋌部,用以插縛在箭桿上。

隨著時間的推移,青銅鏃的形狀也有變化,主要表現在兩翼的夾角逐漸增大,翼末的倒刺日趨尖銳,沿著兩翼逐漸磨出明顯的血槽。其目的就是力圖使敵人中箭後受創面積增大、穿透力增強,並且當鏃體射入體內後不易被拔出來。當時一支箭的長度,從河北藁城縣臺西商代遺址的發掘中獲得了可靠的數據,箭桿長85釐米,並裝有尾羽。

商代的成套兵器:遠射、近格與護體

商代已經使用了複合弓,據在安陽小電C區M20車馬坑中的遺蹟,依據裝在弓體上的弓弭的位置,可以大致推算出弓體原長約1.6米。在取下弓弦的弛弓狀態時,常常在弓體上縛有青銅的“弓柲”加以保護。這種青銅弓柲一般稱為“弓形器”,在考古發掘時常有發現,上面常鑄有精美的花紋,兩端常鑄成鈴狀。

三、近距離格鬥的青銅兵器

用來格鬥的兵器主要是戈,還有矛、鉞和大刀等。戈是當時戰士必備的格鬥兵器,最初還是近似鐮刀的原始形態,在商代則有了進一步的改進,使它成為更適於勾斫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兵器。

商代的成套兵器:遠射、近格與護體

對青銅戈的改進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改進戈援的鋒、刃,加大了戈頭和戈柲的夾角,增強殺傷能力;另一方面是改進戈頭和戈柲結合的方法,使它在戰鬥中揮斫勾殺時不致脫落。因為銅戈頭是橫縛在長柲的前端,援、內不分,只在內上有一穿,這樣難以牢固地緊縛在柲上,戰鬥中極易脫落。因此,急需改進縛柲的方法,在商代曾經試用了三種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即是把戈內作成曲內、公內或直內加闌。曲內就是把戈內的後尾作成向下彎曲的形狀。

在商代時進一步把內的寬度改變成比戈援為窄,並加大後尾彎曲的程度。銎內是在戈內接近援體的地方,鑄出一個扁環狀的銎,把戈柲穿插進銎孔中,以使兩者結合得更牢固。直內加闌,是仍把戈內鑄成長方形,但在援、內相接處鑄有一條豎立的側“闌”,闌的上端和下端都微伸出戈體,它的作用是攔住戈柲,使其不致向前錯位也不致向後脫落。

商代的成套兵器:遠射、近格與護體

據殷墟西區墓葬出土的一柄還存有一段殘木柲的銅戈觀察,木銅的頂端是個木節,木節下鑿出容戈頭的孔,稱為“鑿”,銅戈內的前半段纏以麻線,然後與上下闌全部插入“鑿”中。以後又將前側的戈援下刃後部,向下作弧形延伸,從而加大了闌高與援寬的差距,也就是延長了戈與柲結合處的長度,從而進一步增強了戈柲與戈頭縛接的牢固程度。這延伸的弧狀部分,被稱為“胡”。以後胡的長度日漸增長,並在上面增設“穿”,使柲綁紮得更為牢固。

看來是經過實戰使用後,發現前兩種辦法不如直內加闌並伸延出胡的辦法好。所以前兩種就很少採用,逐漸淘汰。到商代以後只留下直內加闌的辦法,並且“胡”越伸延越長,上面“穿”的數目也日益增多。商代晚期最常見的是短胡一穿的,但從殷墟西區墓葬發掘中獲得的資料,可以看出商代銅戈已經有少數把胡部鑄造得相當長,上面開有二穿,甚至還有一件是長鬍四穿的,這在當時雖然是極特殊的例子,但反映出增長戈胡和增加穿的數目,是商代以後銅戈形制發展的方向。

商代的成套兵器:遠射、近格與護體

格鬥兵器中重要性僅次於戈的是矛。商代的青銅矛常常鑄造成具有長“筩”和寬“葉”的形狀,在筩部兩側帶有半圓形的雙環,既可以把矛頭更好地固定在柲上,又可以垂掛漂亮的矛纓。也有的矛筩部較短,銎部孔直伸至矛脊處,脊的兩側伸出扁平的亞腰形闊葉,前聚成尖銳的矛鋒,在葉底開有對稱的雙孔,用以縛秘。從發掘出土的數量來看,矛比戈少得多。從1969~1977年殷墟西區墓葬發掘中出土的青銅兵器來看,出土銅戈達230件,銅矛只有70件,還不及銅戈數量的三分之一。

但是在侯家莊的1004號大基的基道中,曾出土有十支捆成一束的長矛,成束堆放在一起。總數多達700餘支,是較特殊的例子。此外,在藁城臺西的商墓中,發現一柄銅戈的柲端聯裝有銅矛頭,它是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戈矛聯裝的“戟”,但還是一個孤例。除了戈和矛外,格鬥兵器還有劈砍的斧鉞和大刀。青銅鉞鑄造成寬體闊刃後面有方內的形狀,鉞刃圓弧而兩角微上翹。出土的數量較少,看來實戰中使用得不如戈、矛普遍。

四、護體兵器

用來護體的兵器,主要是一些長度約30——40釐米的青銅刀,凸脊凹刃,刀柄端常常鑄出動物的頭像,如馬頭、牛頭或羊頭。商代的防護裝具,有盾牌和甲冑。

商代的成套兵器:遠射、近格與護體

在安陽殷墟的發掘中,獲得過青銅胄和皮甲、皮盾的殘跡。青銅胄和皮甲都發現於1004號大墓的墓道中。青銅胄的總數約在140頂以上,形狀大體近似,製法都是範鑄的,合範的縫在脊的中線處,表面有精美的圖案紋飾,打磨光滑,但胄的裡面還保持著鑄制時的糙面,凸四不平,凡有紋飾的部分都向外凸出。為此使用時胄內可能有軟的織物作襯裡,或是戴在頭巾外面。

這些銅冑,一般高20釐米以上,重2000~3000克之間。脊面居中有一條縱伸的脊稜把全胄分成兩半,紋飾即以脊稜為中線向左右對稱展開。胄體的左右和後部向下伸展用以保護耳朵和頸部。不少銅胄正面鑄出獸面紋飾,在額頭中線處是扁圓形的獸鼻,巨大的眼晴和眉毛在鼻上向左右伸展,直到與側面的雙耳相連接,有的在眉上加有兩支上翹的尖角。圓鼻的下緣就是胄的前沿,相當於獸嘴的部位,則露出戴胄戰士的面孔,顯得頗為威武。

商代的成套兵器:遠射、近格與護體

另一些胄上不飾獸面,只是簡單地鑄出兩隻大眼睛,更有些連眼睛也沒有,而是鑄有兩朵凸起的大圓葵紋。在胄頂正中,都有向上豎立的圓管,用來安裝纓飾。發現的皮甲,僅僅剩下了皮革腐爛後遺留在土上的紋理,有黑、紅、白、黃四色的圖案花紋。發現的兩處殘跡看來是一種整皮的皮甲,還保留著皮甲的原始形態。至於盾牌,在殷墟的墓葬中也發現過殘跡,是用木材做成框架,上面再蒙以皮革製成的,盾面塗漆,有的還畫有老虎圖案。盾面呈長方形,只有下底比上緣稍寬些,盾高約80——90釐米。

商代的成套兵器:遠射、近格與護體

綜上所述,從商代成套兵器的製造工藝、形體特徵和使用性能各方面看,都已脫離了兵器的原始狀態,達到相當成熟的階段。

《中國古代兵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