鍼灸時的留針選擇如何把握?

sbshow


首先,要明白為什麼留針,先確定留與不留。

如果在毫針施術中已經達到了刺激目的和刺激量,則不需要留針,例如針對肌張較高肌肉,針刺臨近穴位,刺激肌筋膜並使肌肉“扎跳”而釋放肌肉張力的方法,隨著突然的肌肉自發性抽動,局部的力學平衡重建了,自然也不需要留針了,這種針法多用於治療經筋病。又如在絡脈病中的浮絡淺刺或散刺法,以局部表淺絡脈滲血或出血珠兒為度,恰是把毫針用作刺血針使用,也不必留針。

此外,還有一些不適合或不需要留針的情況,例如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由於病變部位在皮毛,快速點刺刺激立毛肌邊,引起神經末梢興奮;再如一些無法留針者,如小兒腦癱,可點刺點部腧穴。


其次,針對不同的病症和治療目的,留針時間可長可短。

多數情況下,留針是為了加強針感,延長刺激時效,增加療效。一般表證、熱證留針時間短,裡證、寒證留針時間長。一般多留針在15-30分鐘左右,可根據上述原則自行調整。

在特定腧穴或特殊治療目的下,可留針時間更長。如針刺止痛時可持續留針,如頭部腧穴或平刺留針幾小時,甚至帶針回家。又如咳嗽、失眠等,可留置毫針於不易活動的穴位附近(列缺、神門等)用膠布固定2-4小時,甚至更長時間。


程氏針灸程凱


很多人可能嘗試過針灸,特別是一些有心腦血管疾病和肩頸腰腿痛疾患的人,針灸效果良好。有些針灸往往針灸的留針時間不長,很多人就覺得“好不容易扎一針,你就給我多留針一會,這樣效果好”,其實不然。留針是指針刺得氣後將針置留於人體穴位上,以便運針,加強針感,達到持續刺激作用。不論什麼病證均用相同時間留針是不當的,能否正確掌握留針時間與療效有密切關係。

一般來說,寒證與熱證:寒證宜用補法,久留針;熱證宜用瀉法,不留針,若留針,時間宜短約為5—10分鐘。虛證與實證:虛證宜用補法,久留針;實證宜用瀉按或刺血法,不留針,若留針,時間要短約為5-10分鐘。痛證:分急性與慢性病證,急性宜用重刺激,留針時間短;慢性痛證一般用輕刺激,久留針效果好,如三叉神經痛、血管性頭痛、肩周病、胃脘痛等。寒厥與熱厥:均應久留針。寒厥乃陽氣衰微,四肢不溫,手足冷。熱厥乃熱盛所致陽氣鬱閉所引起的手足逆冷證。久留針以疏其氣血,調其寒熱。而慢性、頑固性、痙攣性疾病:需要長時間留針,如面肌痙攣、破傷風痙攣,留針應較長時間,這樣療效才好。

總而言之,針灸的留針時間應該視具體病情斟酌,病情輕,病程短者,留針時間短;病情重,久治不愈者,宜久留針。


紹興一號小馬哥


您好,一般來說,如果是急性病,當針感達到,手法做好之後,就可以起針了,如果是慢性病,時間較久的病,一般都留針半個小時,每個大夫的治療方法不同的,您說的這個大夫這種針法,也是對的,有時候,只要針感達到立馬起針,比留針效果還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