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祕密...

千呼萬喚,它終於來了。

Joker。

這幾天,幾乎全網都在等這部電影,等這個人。

而前段時間,小丑早已在國外的萬聖節火爆了大街小巷。

不論男女老少,只要你畫上了妝,穿起了紅西裝,叼起了煙,你就是人群中最靚的仔。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為什麼?

因為它是今年金獅獎最佳影片?因為它是R級片票房之最?因為DC的影響力?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或許。

但我想,為他叫好的人,並不全是DC粉絲,也並不全都鐘意R級片。

最主要的原因可能還是在於兩點。

因為《小丑》的突破,也因為小丑的突破。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前者是說,就算不拿金獅獎,《小丑》也已經成了超英電影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緩慢的敘事節奏、刁鑽的鏡頭角度、壓抑的氛圍營造、重人物輕故事的拍法......

整部電影由內而外,從頭至尾都在有意識地跳出超英電影的常規範式,並且成功了。

以往,我們形容超英電影最多的是,好帥、好酷、好爽。

如今,我們終於可以為它們加上一個詞。

好美。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美在哪?

美在攝影、音效、配樂、造型、表演。

而所有的這些分工合作,恰到好處地彙集成了後者,即小丑的突破。

誰都沒有想到,導演託德·菲利普斯真的做到了。

他真的給了這個最難捉摸的反派一個起源。

一個比起掉進化學池後發瘋的主流看法來得更為現實,也更為靠譜的起源。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而關鍵在於,無論你熟不熟悉這個漫畫人物,你都能接受這一設定。

是好是壞?不好說。

畢竟很多人都相信,沒有起源的小丑,或許更為迷人,因為那更可怕。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Cr:Gedo

但不管怎麼說,這一版的小丑已然載入了影史。


話不多說。

來,隨我一同走入他的世界——

《小丑》

Joker

2019.10.04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本文涉及劇透※

正如海報所言,這片子其實有兩個主角。

一個總是佝僂著瘦骨嶙峋的身體,低著頭唯唯諾諾的樣子,顰笑間滿是痛苦。

連同著那回家的路上也是登不完的階梯,和鏡頭裡總是濃得化不開的一片深藍。

他叫亞瑟·弗萊克,是個精神病人。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華金·菲尼克斯 飾 亞瑟/小丑

一個像是吃了保健品,腰不酸了腿不痛了,走路也帶風了,抽菸都能抽出藝術感。

連同著音樂也高潮了,打在他身上的逆光都變得溫暖而耀眼了。

他叫小丑

,是個瘋子。

PS:據華金透露,小丑的舞蹈受1957年Ray Bolger的《The old soft shoe》影響較大,有下巴上揚的動作,代表了小丑內心的一種傲慢。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下圖這段,以及廁所的舞蹈均為即興表演

沒錯。

他們就是典型的一體兩面。

一個嚮往光明和美好,卻活得壓抑黑暗;

一個渴望墮落與沉淪,卻活得肆意瀟灑。

在整部電影裡,類似的對比暗示同樣是隨處可見。

上樓和下樓、冷光與暖光、幻想與現實、鏡外與鏡內......

而整個故事的劇情,實際上也就是在一步步展示亞瑟如何漸漸黑化為小丑。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亞瑟

從小到大,亞瑟就一直謹遵母親教誨,覺得自己的使命是給人們帶去歡笑。

這個理念已經深入到了亞瑟的骨子裡。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還記得開場亞瑟被小混混們毆打的段落嗎。

如果看得夠仔細的話,你會發現,亞瑟在倒地後,做了一些小動作。

一開始,他想要去撿那個破了的牌子。

但伸了伸手夠不著,或許也因為太疼,便放棄了。

他轉身按下了懷裡的按鈕,讓胸口上彆著的道具花開始噴出了水。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導演曾分析過這個悲傷中略帶滑稽的場景。

他說,這個設計是想觀眾們注意到:儘管身處巨大的痛苦之中,亞瑟仍想讓人快樂,仍能在痛苦中發現快樂。

他仍把自己當做Joker(講笑話的人)。

這是他在現實世界裡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他存在的為數不多的意義之一。

後來我們也都知道了,他的夢想便是做一名喜劇演員。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但,這只是他的想法。

哥譚市的人們並不把他當作Joker,而是當作Clown(滑稽的人,偏貶義)。

這兩個詞都有小丑的意思,用法卻差了十萬八千里。

諷刺的是,他的本職工作就是Clown。

後來,影片更是直接借湯瑪斯·韋恩(蝙蝠俠他爹)之口把這點直接說了出來。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其實從一開場,導演就已經定下了《小丑》的基調和基本走向。

簡陋的化妝室裡,亞瑟坐在角落獨自上妝。

與此同時廣播裡放著哥譚的罷工新聞,說市民們積怨已深。

他擺弄著自己的嘴,又是想哭又是想笑,悄然落下一滴劇本里沒有寫到的淚。

就像是,他的痛苦已經到了不知不覺會流淚的地步,卻還是不得不用假笑來偽裝自己。

有一種隱藏的不安與危險。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小彩蛋:這個鏡頭是一條過

整個場景的場面調度也顯得很詭異。

比如嘈雜的場景裡被孤立的安靜的亞瑟。

再比如那個鬼魅般的推鏡頭,推著推著又從全景突然切到緊迫的大特寫。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如果配合著廣播裡的內容看,就更有意思。

這裡先要提一下,故事的背景被設定在1981年的哥譚市。

這個城市咱們很熟悉,貧富差距懸殊,罪惡和腐敗遍佈大街小巷。

本片仍然延續了這一設定。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廣播裡說,罷工讓整個城市堆滿了垃圾,臭氣熏天,幾乎影響到了所有市民的生活。

但很明顯,這個所謂的"所有"裡並沒有包含亞瑟這一類底層市民。

他並不在意,因為他就生活在垃圾堆裡。

或者在那些上層人士看來,他就是垃圾。

再結合緊隨其後的小丑被毆打的一段,你會發現——

亞瑟的矛盾,哥譚市的矛盾,其實都早已在開場的這兩幕戲裡悄悄地埋下了伏筆。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你知道他並不快樂。

但電影偏偏把一個最諷刺、殘酷的設定給了他——

因為兒時腦部受創,導致他經常無法自控地放聲大笑。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而往往他笑得最大聲的時候,恰恰就是他最痛苦的時候。

所以,儘管亞瑟在屏幕裡從頭笑到了尾,屏幕外的觀眾卻靜悄悄。

在華金細膩的表演下,你甚至能在生理上直接體會到那種想壓抑卻又無法壓抑的痛苦。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可惜的是,這是對於身處戲外的我們而言。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戲內,大多數人表現的,可能並不會比公交上那個一臉鄙夷的乘客好多少。

人們不會問,你怎麼了?只會唯恐避之不及。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亞瑟當然也試圖尋求過社會的幫助。

但心理醫生除了能給他開七種不同的藥(這也是他暴瘦的原因),並不願再多做些什麼。

甚至連每次的診療,也不過是在應付差事而已。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不知你發現沒有?

亞瑟其實一直想著融入正常社會。



這也是他想成為喜劇演員的緣故,因為他想逗大家笑。



但似乎他並不明白其間的規則,於是在現實中把自己撞得傷痕累累。



有一場戲特別有意思。

拍的是亞瑟要進門,卻一頭撞在了出口處的玻璃門上。

撞完後,還不信邪地對著"僅供出口"標識下的探頭揮了揮手,以為能進去。

很難不把這段情節想成是導演對此的隱喻。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還有他去酒吧聽別人講笑話,認真地在本子上記下"黃色笑話一定好笑“的筆記。


可你看他四處張望的樣子,哪有半點明白的意思。

不過是隨著眾人鬨笑罷了。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所以亞瑟選擇了活在自己的幻想裡。

在想象中和女鄰居對話,在想象中接受觀眾的歡呼,在想象中和偶像相擁。

這個擁抱世界的方式看似虛無縹緲,與他而言卻再為真實不過。

甚至他自己可能都從未自知。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打光打得你甚至都看不見臺下的觀眾

>>>>小丑



但那些在現實中遭受的冷眼、嘲笑、辱罵,甚至是毆打併不會消失。

他和成型版小丑不同的是,他此刻仍然是人。

他也會憤怒,會不滿,會悲傷,會痛苦,只是沒人在乎。

於是他把它們壓抑在了心底。

正是這些情緒,最終催生了小丑。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小丑不會輕易露面,但他一直存在。

導演也針對這點做了不少意象的設置。

比如亞瑟偶爾會瘋狂抖腿、偶爾會用左手寫字......

那便是小丑不經意間溜出來的樣子。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而小丑的正式初登場,還得算亞瑟意外得到一把槍後,又意外地在地鐵裡殺了三個人。

準確點說的話,是兩個人。

至於他殺的那最後一個,儼然已經不是出於正當防衛。

他還等那人爬了4、5秒。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這仨裡領頭的那位,還作死地唱了首《send the clown》

回過神來後,他匆匆忙忙拎著包跑進了附近的一間公廁裡。

推開門,剪接的卻是一個非常規的鏡頭:鏡子裡的亞瑟,也就是小丑。



果不其然,慌亂了片刻之後,他竟然自顧自地跳起了舞。

我不懂舞。

但我總覺得,在他漸漸舒展的舞姿裡,有一種近乎變態的快感。

有意思的是,下一段情節便是他於幻想中主動和女鄰居共享魚水之歡。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後來的事情,基本也就是水到渠成了。

亞瑟完全蛻變為小丑,只差一個至暗時刻。

那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如果仔細想想的話,你會發現導演設置的這個時刻也很有意思。

亞瑟發現自己竟然被母親(其實是曾虐待他的養母)生生騙了幾十年。

他原來是個沒爹沒媽的孩子。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這相當於否定了亞瑟的來處,同時也否定了他存在的意義。

換句話說,宣判了他的死刑。

所以小丑來到了女鄰居家裡。

導演也是第一次在這裡挑明,以往亞瑟和女鄰居的約會全都是幻想而已。


就像是小丑強行讓亞瑟接受了荒涼可怕的現實,然後把他就地槍決。

於是,亞瑟徹底死去,小丑正式誕生。



至於哥譚市的暴動,那不過是小丑的無心插柳罷了。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下圖:手勢靈感出處,《出租車司機》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

至此,序章總算是講完了。

首先,我需要提醒你一件事。

這個故事的視角完完全全是獨屬於亞瑟的。

因為整部電影裡的每一幕,他都在場。

也就是說,所有的情節,甚至包括燈光、音效、攝影、鏡頭運動等,你都可以理解為亞瑟的主觀感受。

比如地鐵車廂殺人時搖晃不止的燈光和鏡頭,很明顯體現的是他心中的慌亂。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這並不是真正的列車,而是道具車

而亞瑟和小丑的共同特徵之一,就是容易陷入幻想。

這就導致了兩個問題。

一個問題是:究竟電影的哪些部分是幻想,哪些部分是現實?

有些幻想很好分辨,比如幻想上電視時突然消除環境音。

有些幻想則不然。

在影片的最後,小丑在阿卡姆療養院被審問的時候,說他想到了一個笑話。

鏡頭卻突然切到了那個名場景——

布魯斯·韋恩父母在陋巷裡被惡人所殺。

這就奇怪了。

因為他從始至終都不在那個現場,再加上暴動的場景已經結束了,而這一場除了這個鏡頭外,其餘的都是療養院裡的場景。

你可以說這是他通過暴動自然而然想象出的一個場景。

但我也有理由懷疑,小丑會不會,從始至終都沒有離開過精神病院?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也就是說,有可能這個版本也只是小丑在療養院對別人說起的一個版本而已。

如果是這樣,導演就算是順帶著玩了一波《致命玩笑》的梗。

因為,小丑曾在《致命玩笑》裡說過:如果我非得有什麼過去,我希望有不同的版本供我選擇。

當然,這也只是有可能而已。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另外一個問題是:我們所看到的,就是事情本來的模樣嗎?

並不一定。

太多的事情都有可能因為亞瑟的主觀濾鏡而發生變化。

限於篇幅,我就不展開講了,只說幾例。

還記得前文中提到他撞玻璃門後揮手的情節嗎?你覺得他是不認識門上的"EXIT ONLY",還是在潛意識裡給無視掉了?

所以,究竟是這個世界在拒絕他,還是他在拒絕這個世界?

還有,他說自己畢生的夢想是予人歡笑。

但是不是也有可能,這只是他極度自戀,充滿表現欲的另一種體現?

因為,當他有一次告訴母親自己的喜劇演員的夢想之時,母親竟然疑惑了:

你並不幽默啊?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最後,他感受到的敵意,是否被他人為放大了太多太多?

你要知道,對於一個常年沒有體會過存在感的人物來說,一個擁抱就可能讓他感動到痛哭流涕,一句冷嘲熱諷也可能讓他瞬間墜入冰窟。

況且他後面還停了藥。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寫在最後

儘管導演一直宣稱《小丑》是全新的原創獨立電影。

但這明顯是口嫌體正直。

且不提電影裡N多處對於漫畫的致敬彩蛋。

在最後,他也發現,小丑和蝙蝠俠還是脫不了關係。

我拿放大鏡看了3遍《小丑》,終於找到DC翻盤的秘密...

而在最後的那場戲裡小丑想到的笑話,大概也與布魯斯·韋恩有關。


我猜,那是他想著布魯斯從一個天之驕子,突然變為了和他一樣的孤兒。

所以他笑了。

他笑人生荒謬,他笑世事無常,他笑,經歷過糟糕的一天後,誰都可能變成瘋子。

但他永遠想不到,布魯斯並沒有如他一樣成為小丑二號。

而是成為了蝙蝠俠。

(小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