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相同姓氏的人总会说“五百年前是一家”?

nocturnserenade


“五百年前是一家”的“玄机”

中科院2016年发布了用两年时间调查完成的《中国姓氏统计》。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按照姓氏数量排序的“新百家姓”。这个“新百家姓”解读了中华姓氏的玄机。

玄机一、“五百年前是一家”并不可信

中国人见了面,总是要问姓名,如果发现跟自己是同一个姓就会倍感亲切,认为两人“五百年前是一家”,“实际上这并不可信,经过调查发现一个大姓可能有上百个来源,比如说中国第一大姓‘李’,有些是来自‘嬴’姓,有些是来自‘赵’姓,唐朝时‘李’姓,被李世民分赐给了开国元勋,甚至在后魏时期,鲜卑的复姓也有改成‘李’的。”

但是,姓名却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黏合剂,“很多海外华侨要出钱修补自己的家谱,他们要寻找自己的根,而在他们修家谱的过程中,通过与内地的联系,也对当地经济有很大的带动作用。

玄机二、 姓氏暗藏遗传密码

2016年的姓氏调查,目的并非仅局限于统计姓氏数量,实际上,姓氏是连接文化遗传和生物遗传的一个桥梁。 中国长期以来姓氏随一个家庭或家族中辈分高的男性的姓氏,而从遗传学角度来说,只有男性具有Y染色体,因此,Y染色体就同姓氏一起遗传给男性后代,由此,具有同样姓氏的人群 也就具有了同样类型的Y染色体,以及它所携带的遗传基因。

调查中还发现,很多遗传疾病,只在同样姓氏的人群中传播。因此,统计好姓名的数量和分布状况,对于研究人类遗传学就有了很大帮助。

玄机三、中国姓氏最有内涵

实际上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姓氏都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承符号,但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姓氏传承,像中国这样完整而且有内涵。

玄机四、那为什么在日常生活里,人们还要说“我们同一个姓,500年前是一家”呢?

首先,在这里500年是个传说中的约数,不必精确考据。而这个说法,则来源于历史上发生的一件真事儿。往前推500年左右,大约是明朝初年,明初刚刚经历了战乱和灾荒,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人口急剧减少,特别是华北一带,撂荒了的土地绵延数千里,人烟稀少,大部分田地被撂荒了。为了维护明王朝的统治,恢复生产,明廷决定从山西往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移民。而山西洪洞县城北的一棵大槐树周围,正是当时曾作为官府在山西召集民众,发往山东、河北一带流民迁徙的聚集地。

在今天华北平原的大部分地区,都流传着关于山西洪洞大槐树的传说。这一传说的内容是:我们的祖先是从山西大槐树下迁来的;山西洪洞大槐树是我们祖先的发祥地,是我们的根。这一传说分布于在今天河北的中南部、山东西部、中部和南部、河南中北部以及安徽淮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在有些地区,大槐树变成了老鸦窝——一个大槐树上的老鸦窝。大槐树不仅仅是人们的口耳相传,它还被镌刻在古老的墓碑上,写在脆黄的族谱中。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鸦窝。”数百年来这首民谣在京津冀鲁豫及江淮地区广为传唱,妇乳皆知。

就是当代在洪洞县的古大槐树处,无论冰雪寒冬,还是盛夏酷暑,都有络绎不绝的远方游子,前来寻根祭祖,有的虔诚拜祭,有的留诗题词,有的捐款捐物。惜别之际,如同他们的祖先一样盘桓再三,频频回首,不忍离去。

久而久之,在山西洪洞县古大槐处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寻根文化。一株苍老的古槐,成了各地特别是华北一带,华夏千万儿女的血脉之源,始发之根的象征物了。大家并不在乎历史上此地是不是真的就是他祖先的生长地了。从文化发生学的意义来看,山西洪洞县的老槐树,已经成了一种寻根文化的象征。

所以,同一姓氏“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说法,只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套近乎的方式而已,没有什么根据。事实上,同一姓氏的人未必是一家。举个例子,孔子,现在姓孔的都尊孔子为祖先,而在孔子之前也有姓孔的。再如,姓刘的多尊刘邦为祖先,刘邦本身排行老三,即使真是刘邦家族,也未必就是刘邦的后人。

再说了,古代、近代、当代社会上,随母改嫁的男孩的姓氏多是继父的姓,这种情况比较多见,传下几代以后,后世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祖宗的真正姓氏是什么了。还有再比如姓孙的,古代既有姓孙的,也有长孙、公孙等复姓,后来都改为姓孙了,很显然,他们并不是一家。

这样看来,相同姓氏的人特别是陌生人初次见面,热情而客气地说:“500年前是一家”的这句话,只是为了拉进谈话双方的距离,谁也不必追究500年前双方是否真的是一家。

以上就是“五百年前是一家”说法中,隐藏着的“玄机”,现在把它完全解开了。








地球还是圆的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据传“五百年前是一家”最早的说法来自于佛家思想的“忍字诀”,用于冲动时的心理抚平或心理指引,既:很可能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而化干戈。再就是源自六百多年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洪洞大槐树移民",根据老漁考察“大槐树”说应该比较靠谱些,何况这一说法也得到有关专家的认可。史料记载,从从明朝洪武年间到至明朝永乐年间的五十年里,以洪洞大槐树为主的多个移民点十几次的移民潮中,直接迁入豫,鲁,冀,京,皖,苏,鄂,陕,甘,宁,晋等省市,以及后来的转迁云贵川一带延续的再后来转迁的转迁……在五十年的移民潮里,移民多达八百多个姓氏,而北宋开始流传的《百家姓》里才五六百个姓氏。老漁在西北工作时,做下乡教育就经历过和当地老人攀谈祖上之来历,当地人都说老家是“大槐树下面”的。说到“相同姓氏总会说,五百年前是一家”,老漁觉得“大槐树”说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另一种解释应该是同姓拉近了距离的玩笑话吧。(图片来自网络)











老渔破船


相同姓氏的人初次见面会说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基本上出于套近乎的目的。没有什么依据的。

这句俗语最早出现在元朝戏曲作家郑廷玉的《布袋和尚忍字记》中:一般树上无两般花,五百年前是一家。可见六百多年前就流传了这个俗语,现在还一直沿用。

另外一种更广为流传的说法:

元朝末年由于常年战乱,水灾、旱灾、蝗虫灾,黄河淮河多次决口,瘟疫不断,造成全国人口锐减,到了明朝初年全国人口不足六千万。以至于朱元璋都说:“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

此时山西依仗太行山的天然屏障受到战乱波及较小,天公作美风调雨顺,连连丰收,就连蝗虫也没到山西去。此时山西人口多达400多万,属于全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省。

朱元璋根据这个情况决定“移民屯田,开垦荒地”。

从洪武六年(1373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这四十多年中,从山西向外地移民17次,总共人数达到100万以上。将山西的人口向其他地区分流,人们习惯上叫做洪洞大槐树移民。

到了清朝末年的时候,这件事过了五百年,所以陌生人的同姓氏相互寒暄五百年前是一家。一直延续到今天。


漫说古经


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的,而是出自郑廷玉的《布袋和尚忍字记》,里面描述是,可不道一般树上两般花,五百年前是一家,其实这句话的解释就是拉拢关系的意思,是指同姓之间的亲密关系,上祖本是同一宗族,虽然现在分开了,但是同宗的关系是真实的,同姓同宗。

在我国的文化传统里面,其实姓氏的出现并不是说绝对是有血缘关系,很多的姓氏都是在古代的时候被统治者赐予的,也就是说姓不一定是一族血脉,在古代的时候很多人其实并没有姓氏,二是获得赠与才拥有了姓氏,而很多时候家仆做的时间长了表现好可以获得主人赐予跟主人的同姓,但两者之间其实并没有血脉关系,而只是有特殊关系而已。

姓氏的扩散其实就是这样扩散开来,有家族开枝散叶,也有更改姓氏获得的,有的是获得赠予,血脉关系造成的同一个姓氏固然是主要途径之一,但是另外的途径也是拥有相同姓氏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不管如何,只要追溯源头,其实同姓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关联,虽然说这些关联并没有多大作用,但是怎么说同姓之间多少都会有一点点关系。

真正意义上这些关系基本上可以忽略,两者之间要是说得清楚一点就是基本上没有关系了,很多同一个祖宗的家族在五代到六代的时候基本上就已经感觉没有了亲戚之间的那种特殊关系,甚至都很少来往,根本谈不上什么关系亲密,一代到六代最多不到150年,关系都已经陌生到没有什么联系,追溯到五百年前几乎可以说在十代以前的事情,八杆都打不到一块了。

所以其实对于这种观念其实基本上的关系并没有任何联系了,但是为什么还会出现同姓之间的关系好感比较好,最主要的是同姓的源头是相同的,虽然过去了无数代,但是源头一样这不可否认,同姓之间也被称为本家,说五百年前是一家只是为了拉进关系好交流而已,其实并没有其他特别的意思。


无法超越的足迹


在生活中,素不相识的两个人初次见面互相介绍姓名时,如果是同姓,通常都会有人说:“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这句妇孺皆知的俗语,却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出处,以及为什么是五百年,而不是三百年或六百年。若想知道这句俗语的出处和产生原因,就必须要知道历史上有名的“洪洞大槐树移民”事件。

据史料记载,元末明初,战乱频繁,灾害频发,全国许多地方十室九空,而山西因东有太行山作屏障,社会稳定,呈现出一番太平富庶的景象。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全国人口不足六千万,当时,河南人口为189.1万,河北人口为189.3万,而山西却高达403.4万人,比冀豫两省的总和还要多。为发展农耕,充实国力,巩固政权,从明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年十五年(1417年),明政府在山西洪洞县城以北的广济寺旁,在"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代大槐树下,设局驻员,告示洪洞及周边万民于此,编排队伍,发放"凭照川资",遣赴各地。

洪洞大槐树下有据可查的移民活动,历明朝三帝共50年,较大规模的移民达18次,外迁省份遍及北京、河北、安徽等18个省市、500多个县,涉及汉、满、回、蒙四大民族,800余姓氏,迁民总数达100余万。

大槐树移民是中国古代范围最广、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移民,被称为“世界移民之最”。如今,古槐后裔已遍布海内外。据山西洪洞县有关人员介绍,全世界的古槐后裔已达数亿,约每十个华人之中就有一个古槐子孙。有关专家还表示,洪洞大槐树移民不仅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恢复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还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五百年前是一家”这句俗语的出现、流传,就是此次大移民的“副产品”之一。





聊聊历史上的那些事


明代大移民究竟有无其事?移民的范围都有哪些省份?是什么原因造成山西人口稠密而 山东、河南等省人口稀少?移民从什么年代开始,又到什么年代结束?是通过哪些方式进行的?明 代大移民在历史上的作用何在?近读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大槐树寻根》(郑守来、黄泽岭主编)一书,方找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答案。

树有根,水有源。追根溯源,认祖归宗,是中华民族的天性。本书洋洋洒洒40多万字,博采史籍、方志、碑刻、谱牒、传说等,就国人传颂的洪洞迁民,作了最严谨的考证和最详尽的叙述。明朝在洪洞大槐树处迁民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移民。元末战乱之后,历经20余年,朱元璋统一了天下,但是,此时的江山已是遍地疮痍,布满了战争的创伤;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为了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明初的统治者采取了移民政策,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移。据证,从明初至永乐十五年的五十年间,疏散山西府五十一县之民,遣送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陕甘……遍及大半个神州。而山西洪洞广济寺的大槐树处,则是民众办理迁徙手续的地方。传说,官府曾采用了欺骗的形式:官府预先张贴告示说,除大槐树底下的人不迁,所有地方的人都迁。结果,当成千上万的民众聚在大槐树下的时候,官兵四面合围,不分男女老幼全部迁移。当他们在官兵的催逼下踏上征程时,一边走,一边回首,最后看到的就只有远处的这棵大槐树和树上的老鸹窝了。因此,大槐树和老鸹窝就成为山西移民惜别故乡的一个标志。

如今,古大槐树处迁民后裔已遍及海内外。千百万人民怀乡思土,寻根问祖,古大槐树处已成为人们祭祖胜地。洪洞县每年四月一日至十日举办的“寻根祭祖节”,吸引了十多万前来祭祀和观光旅游的海内外华人。将大槐树迁民这段历史比较完整地加以收集、整理并出版,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本书的出版,对于探究我国历史文化渊源,增进海内外炎黄子孙对祖国的向心力、凝聚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