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灌區”:河套“有一套”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 公欣報道

走進內蒙古河灌總局水量調度中心和信息化中心,一股現代灌區的“智慧”氣息撲面而來。160平方米的實體沙盤,密密麻麻地顯示出總乾渠、乾渠、分乾渠、支渠的位置、運行狀態、實時水情數據,以及河套灌區信息化採集系統、通訊傳輸系統主要信息節點的位置和狀態。

“這可不是一個僅供觀賞的普通沙盤,它是一個功能性沙盤,整合了灌區信息化十幾年建設成果及數據資源,主要用於灌溉運行數據與狀態的實時顯示,為水量調度決策服務。”內蒙古河套灌區管理總局信息化建設管理辦公室主任徐宏偉介紹道。

一座小小的沙盤,承載的卻是當今河套灌區信息化工程沉甸甸的初心與使命。據瞭解,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十五”到“十二五”期間,河套灌區利用“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的契機,開展“灌區信息化工程”建設。河套灌區信息化工程是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的一部分,也是河套灌區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灌區管理水平、實現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轉變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令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不曾想到的,承擔河套灌區這一信息化建設任務的是一支僅有十幾個人組成的青年技術創新團隊——河套灌區管理總局信息化建設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信息辦”)。

在生產一線中發現問題,將水利專業與其它專業技術彼此滲透結合,爆發自己的創新靈感,對傳統業務不斷進行升級改造……一直以來,信息辦相關工作人員恪忠職守,致力於解決生產一線的棘手問題,不僅完成信息化建設的“常規動作”,在“自選動作”方面也發揮著自己的餘力。如,河套灌區地勢平坦,屬自流灌溉地區,灌區自動化測流是困擾灌區幾十年的技術難題。信息辦近年來在渠道自動化量水技術領域不斷取得新突破,在乾渠斷面上實現了快速測量流量的系列解決方案,採集歷時由人工1.5小時縮短為機器5秒鐘,且精度大為提高。

據悉,這支技術團隊已經完成111項創新成果,有多人次獲得市級、自治區級科技進步獎,10項專利獲得知識產權保護。他們編制的《河套灌區信息化建設與管理標準化體系》,已經完成7冊,正在申報地方標準。

科技的力量,讓古老的灌區躍上了現代化快速發展軌道,開啟了“智慧灌區”建設的新徵程。一組醒目的數據昭示了河套灌區信息化建設的可喜成績:截至目前,河套灌區專用通訊網絡已經覆蓋全灌區,14個二級單位及71個灌排管理所站、156個灌水管理段全部接入水利專網。通信系統覆蓋套區東西300公里、南北60公里。數據傳輸跨度大、應用業務種類多、運行成本低。灌區已經建成總乾渠、13條幹渠、18條分乾渠水位、閘位採集系統以及部分渠道流量水量採集系統。

徐宏偉介紹,經過多年的建設,河套灌區初步探索了信息技術與水利行業之間相結合的關係和規律,進一步明確了今後河套灌區信息化建設的目標、方向、技術路線和運作模式。通過信息化的建設,促進了灌區上下的思想觀念和管理方式的變化,改變了傳統的思維模式,提升了管理理念、提高了管理水平,加快了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的轉變。“經過逐年建設,信息化技術已有效轉化為灌區重要的生產力,已經逐步形成水利行業新的思維方式、新的運作模式、新的管理手段,推動灌區各項事業的發展。”

談及“智慧灌區”信息化建設的下一步規劃,徐宏偉顯得信心十足:“我們信息化建設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整合資源,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實現灌區信息測控自動化、數據傳輸網絡化、應用服務智能化和決策支持科學化,推動灌區現代化建設進程。”

未來,河套“智慧灌區”將遵循人、 水、灌區和諧發展的客觀規律,在信息化基礎上融合人工智能和灌區用水全過程模擬仿真技術,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實現灌區智慧預警、智慧調度、及智慧決策,推動灌區發展與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力相協調,建立起完整的灌區水生態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