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50萬進貨,賣了一百萬,沒進貨發票,要開出百萬的發票,老闆會賺多少錢?

鍾姐評車


很有意思的問題。

樓上很多朋友幫這家公司算過賬,按照最保守、最保險的方式,交完所有的稅,這100萬能賺到的錢肯定會所剩無幾,能有10萬就不錯了。

所以,我想,我們可以說道說道“50萬採購沒有發票”的一些“特別”情形,看公司能不能賺到錢。

1、公司有內賬和外賬。正常情況下,內賬走無票業務,外賬走有票業務。然後有天會計突然發現,銷售票開超了,有采購發票票的成本不夠。 那怎麼辦?先做在暫估,下個月再開票補上,增值稅和所得稅基本上都能趕得上。這樣的話,滿打滿算20萬應該能有的。(現在金稅三期上線後,大家都知道這樣做風險很大,估計只有少數公司還會再鋌而走險吧)


2、有些行業有稅收優惠,所得稅和增值稅有返回或減免政策。這些行業的公司不在乎多交稅,反正最後能退回來,於是,在向採購方採購的時候,就不要票,藉此把採購成本壓低一點。最後算下來,的確能賺更多。看起來沒啥問題,不過,發票管理有要求,採購必須索要發票,否則也會被處罰的,所以還是需要注意。


3、還有就是一些特殊業務著實沒有票。比如農產品收購,對方公司破產了,或者跟個人的業務。只要業務真實,打款憑據、交貨單、驗收單、合同之類的這些手續齊全,正常入賬、所得稅稅前抵扣都是麼有問題的。並不是所有稅前抵扣都需要發票,只要是真實、合理的成本,是允許所得稅稅前抵扣的,當然咯, 有票更好更省事。或者,保險起見,還可以去稅務機關申請代開發票,如果不是免稅的農產品,可能要幫上家補繳增值稅,但比50萬完全不能抵扣所得稅利潤要好,正常那可是25%的稅率。最後下來,在增值稅上損失些,賺個10多萬還是沒問題的。


康愉子


作為一名在企業工作多年的財務人員,來談談這個問題。

因為問題並沒清楚指明是一個月的業務還是一年的業務,所以會計也無法正確計算出能賺多少錢。會計核算的前提條件是需要會計假設成立的。

首先對公司來講,如果公司是一般納稅人根本不會出現這種問題,一般納稅人企業會計在開票時都會核對進項發票,特別是問題中所述的貿易公司,如果沒有進項,絕對不可能開出銷項發票。

一、所以存在問題中所述的公司只可能是小規模納稅人,我們也假設100萬是公司一年的銷售。

我們就按2019年政策來看看公司能賺多少錢。

小規模納稅人沒有進項抵扣,所以有沒有進貨發票對增值稅和附加稅沒有影響。

交增值稅=100/1.03*3%=2.9126萬元

交附加稅=2.9126*12%(城建7%+教育3%+地方教育2%)=0.3495萬元(2019年新政策有些地方可能減半徵收,這裡不減。)

再來算下企業所得稅:

交企業所得稅=(100-2.9126-0.3495)*25%(2019新政應稅所得低於100萬減按25%計算)*20%(小微企業減按20%稅率計算)=4.8369萬元。

公司利潤(實)=100-2.9126-0.3495-50-4.8369=41.901萬(未計算其他小稅種和費用)

50萬進貨不開票省稅1.5萬,50萬進貨未計入成本多繳了2.5萬,實際就多繳了一萬元左右。如果是年銷售金額超出了一百萬,那麼實際多繳的金額就會大出許多,超的越多多繳的就越多。

當然上面的情況指的是2019整個年度,如果在2019年度只開了100萬的票,而且是每個月平均開具的,那麼根據新政策月銷售10萬以下免增值稅,連增值稅和附加稅都省了,那就賺的更多了。

二、再假設公司是一般納稅人,100萬是公司一個月的銷售額,這種情況基本是不可能的。

交增值稅=100/1.16*16%=13.7931萬元

交附加稅=13.7931*12%(城建7%+教育3%+地方教育2%)=1.6552萬元

交企業所得稅=(100-13.7931-1.6552-50(暫估入庫))*25%=8.6379

為什麼要暫估入庫呢?不管是生產企業還是貿易公司,必須得暫估入庫,如果不暫估那麼進銷存帳就會是負數,庫存也可能為負數,會計報表也無法申報,如果是用ERP系統那更沒辦法操作。

問題是暫估入庫沒有進項發票後面如何平帳呢?會計的一個造假會引起連鎖反應,給自己挖坑,或許禍害的是後面接手的會計。

公司利潤(實)=100-13.7931-1.6552-50-8.6379=25.9138萬(未計算其他小稅種和費用)

歡迎各位多提寶貴意見,共同探討企業財稅問題!

關注:冷墨默,個人企業財稅顧問,與你一起成長!


冷墨默


居然有人回回答只剩10萬。。不知道那位先生自己開過公司嗎?

沒有開公司的,就別來湊熱鬧了。

100-50=毛利50萬。

100的增值稅,16個點,1000000/1.16*0.16=137931.03元。

附加稅,137931.03*0.09=12413.79元。

代徵所得稅:1000000/1.16*0.0176=15172.41元。

合計稅款是:137931.03+12413.79+15172.41=165517.23元。

那麼純利潤是500000-165517.23=334482.77元。

所得稅各地有不同,代徵跟查賬徵也不同。

另外要注意的是,純利潤這個,是在賬上的,然後要把這個利潤取出來,用現金支票提取的話,還要多交20%的高收入稅,這個我沒試過不知道,只是聽會計講過。只要不傻,就別去提現。


冷冷的刀


我開公司的我來說下,按正常的商業一般納稅人來計算(假定稅務部門不以無進項發票追究你虛開發票),如果50萬進貨無任何發票的話,要按照銷售額100萬全額繳增值稅,100萬16%增值稅是13.8萬左右,地稅的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城建,防洪,合同印花稅等等大概2萬,企業所得稅是稅後利潤額的25%,因無進貨發票無法認定商品成本,會按照銷售額減前面的稅額計算,也就是100-13.8-2=84.2✘25%=21.05,淨利潤也就成了100萬減13.8萬減2萬減21.05萬=63.15萬,如果要從公司賬戶將錢提現到個人名下還要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也就是12.63萬,就變成了50.52萬,因為你沒票所以進貨一般都是現金支付,所以這50.52萬去掉你前期從自己口袋裡墊付的50萬現金,恭喜你沒賠錢還賺了0.52萬元,這中間還沒有考慮提取利潤做盈餘公積金教育經費等也沒有考慮人員開消公司運營等費用,如果都算進去會賠錢,一般應該不會有人這麼操作,實在進貨方無法提供發票一般都會考慮找其他途徑代開一些發票進來抵消部分成本也就是俗稱的買發票,但這樣你就違法了涉及到這幾十萬的稅款,如果被查到不但幾倍罰款也夠判幾年了,所以開公司需謹慎,進來容易出去難啊。最後吐槽一下前兩年有些做實業的上市公司因為效益不好連年虧損,為避免被st竟然將公司名下的一線城市住宅賣出那麼一套半套的就可以立刻扭虧為盈一下就避免了被st被退市的風險,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你累死累活擔驚受怕的做實業可能最後虧得傾家蕩產沒準還能混進班房去,但你拿做生意的錢在一線城市隨便買上那麼一套半套的住宅你就可以比一些上市公司老闆過得還滋潤了,這就是為什麼房地產價格能一直這麼瘋狂上漲的很大一部分因素


克賽前來拜訪2


因為沒有進項發票,所以沒有進項抵扣。一百萬的賣價,增值稅:100/1.16*0.16=13.8萬;增值稅附加: 13.8*0.12=1.656;企業所得稅(銷售費用按照千分之五計算):(100-13.8-1.656-0.5)*0.25=21萬;年底純利潤的10%提取盈餘公積: (100-13.8-1.656-0.5-21)*0.1=6.3;合同印花稅萬五:0.05

以上所有稅費總額:13.8+1.656+0.5+21+6.3+0.05=43.3萬;即使客戶給你100%的預付款(壹億年也不會碰上這樣的有錢但是智商為零的客戶),但是要求當月或者提前提供全額增票,則扣除以上稅費後=100萬-43.3萬=56.7萬。老闆從對公賬戶上提取56.7萬用於支付進貨款需要繳納20%個人所得稅,到老闆手裡就剩下56.7*0.8=45.36萬!!

恭喜你,百萬老闆!你這筆生意做賠了。賠錢還是小事,因你沒有進項發票,但是又給客戶開了銷項發票,你這屬於虛開增值稅發票,且金額巨大!!將面臨刑事犯罪起訴!等待百萬老闆的將是不少於10年的免費三餐!!恭喜你老闆,你掙到了長期飯票[骷髏]


Simon780919


在公司的經營中,一般會涉及到的稅種有這麼幾個:

  • 增值稅

  • 企業所得稅

  • 個人所得稅

  • 印花稅

  • 城建稅

  • 教育費附加

  • 地方教育費附加

  • 地方水裡建設基金

後面幾個,又統稱為附加稅,雖然地方水利建設基金下調了一點,在本案例中還是按照綜合稅率11%來計算。

從納稅人主體上又分為小規律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不同的納稅主體,徵收率和稅率也不相同。那麼到底購進時有無發票對企業的影響有多大呢?我做了一個列表:

一、小規模納稅人情況分析

1、購進有發票

假定本單位為小規模納稅人,徵收率為3%,查賬徵收,繳納企業所得稅,享受相關國家優惠政策。企業實現利潤,對股東分紅時,先按照規定提取企業發展基金,再對股東進行分紅,股東分紅時,因為是股息所得,適用於20%的個人所得稅稅率。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股東到手分紅為30萬。這是購進有發票的情況。下面看購進無發票的情況。

2、購進無發票

看最後的股東分紅,呀,62萬啊,好像比有進項發票的多啊。是啊,這是報表數據,因為購進成本的50萬,沒有扣除,利潤就大了,利潤大了,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就水漲船高,如果股東最後的分紅,扣除實際支出的50萬成本,實際才12.6萬。

對於小規律納稅人來講,購進是否有發票,不影響增值稅,影響的是企業的利潤,也就是影響企業的所得稅的多少。

二、一般納稅人的情況分析

實際上一般納稅人的情況要複雜一些,應該包括,進項有發票,發票是同等稅率的,還有可能發票是低於16%的,比如從小規模納稅人處取得的進項,即使是代開發票,稅率也不可能是16%,發票是普通發票,無法抵扣進項的,最後是直接沒有取得發票的。

上圖演示的是取得的50萬進項是同等稅率的發票,其中的購進金額部分可以直接在稅前扣除。增值稅的計算方法是本期銷項稅-本期認證並抵扣的進項稅。其他的同上,最後股東到手分紅為27萬。

上圖演示的是購進無發票的情況。同理,沒有發票只能是虛增利潤,利潤大了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基數就變大。雖然看起來,到手分紅54萬,但扣掉實際支付的成本50萬,實際利潤才是4萬吶。

以上的案例,只是分析的企業的變動成本,如果加上企業的固定成本,比如人工啊,機器損耗啊,房租費用支出啊等等,企業的利潤空間將會變得更小。總結來說,對於小規模納稅人,有無進項發票影響的是所得稅,對於一般納稅人來說,有無進項發票影響的是增值稅和所得稅,從稅率上來說20%的企業所得稅,對於企業實際增值稅稅負為(假設為)3%(一般納稅人衡量增值稅水平的是稅負)的增值稅來說,取得相應的進項發票,降低利潤,少交所得稅還是有很大優勢的。


簡淨軒語


假設你賣貨的100萬不含稅,我給你算哈要多少支出,還能剩多少。

一、增值稅100×16%=16萬元;

二、印花稅100×0.03%=0.03萬元;

扣掉這兩項稅16.03萬元,你還有毛利100-50-16.03=33.97萬元;

三、人員工資。假設你僱了2個員工,按人均年工資4萬元算,工資支出8萬元,扣掉工資支出8萬元,你還有毛利33.97-8=25.97萬元;

四、水電物業費等。假設你還租用了辦公室,那麼年水電物業辦公用品等開支算3萬元,扣掉這個3萬支出,你還有毛利25.97-3=22.97萬元。

五、企業所得稅。假設前面的支出都沒問題,全年也就這一項業務,無其他收入,那麼你公司本年的稅前淨利潤為22.97萬元,如還符合小微企業優惠政策,那麼你還需交企業所得稅22.97×25%×20%=1.3萬元,扣掉企業所得稅費用,還稅後淨利潤為22.97-1.3萬元21.67萬元。

這21.67萬元就是你公司的淨利潤,當然這是基於前面其他費用支出的假設基礎上,具體還得看你公司的支出情況,稅費沒有想的那麼重。


huaihua老周


這個問題不用回答,我經歷過,兩個字~賠錢

100萬增值稅16%=16萬

100-16=84X企業所得稅25%=21萬

各種稅項大約1.5%=1.5萬

各種費用,運費,人工,吃飯等大約5萬

轉到個人100-16-25-1.5=57.5-個人所得稅20%=46萬

共計:55萬左右,這裡還要有不明費用,回款率,質保金等。如果按部就班實際到手最多不到40萬 收入-10萬

自己改造的設備,因只有一臺都是私人加工沒有發票,100萬左右,開出223萬,收全款情況下最後算賬賠10多萬(這裡面有8%不明費用)

這就是現狀,就像鮮活農產品一樣,農村原產地1元,到一線城市5元,還不賺錢,有些人說中間環節太多,是考慮太簡單,不是誰都能收能賣的。


無知世傳


小規模前提下

100萬含稅銷售額

增值稅繳納2.912621萬

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按照5 3 2計算)0.291262萬

企業所得稅

如果符合小微企業 則所得稅9.679612萬

不符合小微企業 則所得稅24.199029萬

綜上 小規模企業前提下

小微企業 實際稅後利得100-50-2.612621-0.291262-9.679612=37.416505萬

非小微企業 實際稅後利得100-50-2.612621-0.291262-24.199029=22.897088萬

精確到分 實際利得不是賬面利潤

選擇性無視了291.26元的銷售合同印花稅

一般納稅人前提下

增值稅13.793103萬

附加稅費0.1379310萬

企業所得稅

如果符合小微企業 則所得稅9.679612萬

不符合小微企業 則所得稅24.199029萬

綜上 一般納稅人前提下

小微企業 實際稅後利得100-50-13.793103-0.1379310-8.482759=26.344827萬

非小微企業 實際稅後利得100-50-13.793103-0.1379310-21.206896=13.620690萬

精確到分 實際利得不是賬面利潤

選擇性無視了291.26元的銷售合同印花稅


鼠半仙大人樣


首先 開出去含稅100萬的發票要繳增值稅1000000/1.16*0.16=137931.03

隨徵的的附加稅 137931.03*10%=13739.1

還有印花稅 水利基金

再來看看成本問題 不考慮人工 和費用的情況下

50萬進貨沒有進項發票 就是沒有成本要繳25%所得稅 1000000/1.16*0.25=215517.24

這樣貌似還有一點利潤 〈因為你設置的利潤太大了〉但是有稅務風險

稅務局會認定你沒有成本或對方賣給你貨的企業有偷逃稅的可能

如果你不能提供貨物來源就有可能說明你是虛開增值稅發票 那就嚴重了 可能成為刑事案件

如果對方企業能證明把貨賣給你了 對方企業就是偷逃稅款要補稅 要罰款的

有不足的 歡迎來指教 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