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億個包裹背後物流業的集體焦慮

快遞企業傳統的拼資源、拼人力的方式已經疲於應付新的競爭,智能化物流系統迅速崛起。


28億個包裹背後物流業的集體焦慮

時間就像土豆,本身沒啥特殊含義(味道),就看跟誰一起燉了。

對創業,時間是證明,是否走對了方向和用對了方法總會見分曉。

對新聞,時間是橡皮擦,再大的新聞過幾天就被更新的消息擦去。

對李佳琦和薇婭直播間的粉絲們,時間就是手慢無。

對剛剛結束的這個雙十一,時間就是幾大電商的KPI:零點後,天貓銷售額1小時3分59秒直接破1000億;京東9小時破1658億元;蘇寧1分鐘家電3C破10億元。

全民在線等包裹。對物流來說,時間就是命門了。

28億個包裹背後物流業的集體焦慮

不看數據不知道中國的物流業到底有多拼。

距離11日0點的剁手時間僅過去8個小時的11日早上8:01,熬夜下單的人們起床後準備想取消幾個一時衝動的訂單發現已經晚了。此時,天貓剛剛發出了其雙11的第一億個包裹,再次刷新紀錄。2013年以來,同樣數量的訂單發貨時長已經累計縮短40個小時。

去年“雙十一”全天產生了物流訂單10.42億單,今年國家郵政局預測從11日起持續8天全行業處理的郵件、快件業務量將達28億件。如此龐大的包裹數量將以驚呆“歪果仁”的速度遞到消費者手裡。

28億個包裹背後物流業的集體焦慮

地下膠囊“瘋狂”概念的背後

其實在今年雙11之前,隨著5G的商用和智能物流概念的大熱,各大電商和物流公司在物流園區、幹線運輸、中轉分撥、末端配送等環節都加大了對雲、大數據、AI等技術的加持。

最近,淡出視野一段日子的劉強東,因他公佈京東“地下膠囊物流”這一革命性創新技術又登上熱搜。靠地下獨立管道和全自動化系統實現的膠囊物流,一亮相就引來業界高度關注。

無人機將貨物送到無人智慧配送站頂部,並自動卸下貨物;京東無人智慧配送站收到無人機運來的貨物後,在內部實現自動中轉分發;分發完成後,配送機器人自動裝載貨物並完成配送。以磁動力驅動運輸軌道來配送快遞包裹的這套流程,在演示動圖裡是這樣運行的:

快遞從倉庫裝入膠囊

28億個包裹背後物流業的集體焦慮

膠囊在管道里穿梭

28億個包裹背後物流業的集體焦慮

快遞在分揀中心交換

28億個包裹背後物流業的集體焦慮

28億個包裹背後物流業的集體焦慮

快遞交到終端卸貨

28億個包裹背後物流業的集體焦慮

由於沒有快遞員、配貨員、分揀員、打包員等等人工成本,無人物流體系的運行成本將十分便宜。以前的物流行業,人工要花去90%的成本,而現在一次性投入之後,後續只需要支付倉庫租金、水電費用與每月的機器檢測、維修費用。不需要支付大量的人工費用也就意味著無需額外的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行政費用,且系統可以24小時工作不休息。

在北京通州和雄安等地,結合軌道交通的這個地下貨運系統已經被納入建設規劃。

在亮出這個“殺手鐧”之前,京東物流已經啟用了機器人倉群,不同層級的無人倉數量達到50多個,而無人車、無人機、智能打包機、外骨骼機器人、智能運籌系統等也已紛紛被運用到日常快遞配送中。

半個月前,京東物流亞洲一號智能倉群的超大型分揀中心正式投用。昨夜今晨,該中心和多家大型物流企業一樣,通宵工作,一單零點下單的訂單從倉庫打包到分揀好耗時16分鐘,進入集包為4分鐘,從倉庫到集包出發僅需20分鐘。

據悉,在北京已經初步的京東5G智能物流示範園區採用了LoMir這一加持了5G、IoT等技術的新系統,將使用數字孿生技術建立物理世界的數字鏡像,利用數字世界的仿真、分析來優化物理世界的效率。

“通過5G+高清攝像頭實現人員的定位管理,實時感知倉內生產區擁擠程度,及時進行資源優化調度。5G與IoT結合對園區內的人員、資源、設備進行管理與協同;基於5G智能系統實時識別車輛,並智能導引貨車前往系統推薦的月臺進行作業。”京東物流相關負責人對媒體介紹過該園區的5G目標。

結合上述智能物流中心和未來的地下膠囊隧道輸送系統,再到京東無人超市的線下店,京東物流的野心讓友商集體焦慮。

物流業的5G+AI對決

2019年艾瑞諮詢發佈了《2019年中國即時物流行業研究報告》,預測2019年即時物流訂單量將達到185億單,規模將突破1312億元,預計未來5年,行業會保持30% 以上的高速度增長,行業市場整體規模體量將超過2000億元。

不只是雙十一,每一年,中國本土的快遞件數量都以令全球驚訝的速度增長著。

爆炸式增長的業務量給快遞企業帶來生機,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2010年雙11部分快遞網點就出現了快遞件來不及處理導致“爆倉”的情況;

2011年雙11,全國各地出現大面積爆倉,引發了社會性關注。也因此,當年馬雲明確表示“我想淘寶明年衝1萬億,但最大的障礙就是物流。”

這也直接促使了阿里巴巴投資千億人民幣打造菜鳥裹裹為電子商務配套的現代物流體系,2013年,菜鳥網絡正式亮相,股東包括阿里巴巴集團、銀泰集團、復星集團、富春控股集團,以及順豐、申通、圓通、中通快遞、韻達等多家快遞巨頭,意在聯合打造“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

2017年,中國網絡零售總額已達7.18萬億元,佔社會零售總額19.6%。快遞企業傳統的拼資源、拼人力的方式已經疲於應付新的競爭,智能化物流系統迅速崛起。

順豐科技在2016年推出了國內物流行業大數據產品“數據燈塔”,其運用大數據計算與分析技術,聚焦快件、消費者、商品,幫助企業搭建集物流和倉儲分析、決策、優化於一體的智能物流運營分析平臺。對外開放服務的三年多來,充分利用順豐涵蓋生鮮、食品、3C、服裝等領域的精準數據優勢,順豐一手打造著“智慧物流”體系,還進一步為同城急送推出了智能物流系統。這其中,基於智能的配送管理、智能運力系統的運營底盤系統,是關鍵支撐。

快遞界的“三通一達”們,也通過上線了多層智能化自動分揀系統、轉運中心的設備智能化改造等,謀求在新競爭時代的一席之地。

今年11月,阿里對菜鳥網絡進行新一輪增資,似乎對標京東的智能物流系統,菜鳥裹裹也明確表示將持續加大技術投入推動物流行業數字升級,打造智慧供應鏈,加快建設全球智能物流骨幹網,力助阿里巴巴平臺上的全球中小企業全球賣、全球運。

5G,AI,是2019全球尤其國內物流業競爭最關鍵的字眼。剛剛閉幕的2019全球智能物流峰會上,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在物流業的應用,是最受關注的焦點話題。

亞馬遜“快遞航母”的啟示

在中國,下單一個包裹或者外賣,到貨速度是讓來中國旅遊的“歪果仁”驚訝的。但亞馬遜這家電商巨頭,顯然已在新科技的採用和海陸空的利用上,想得更遠。

今年4月初,亞馬遜的一組“快遞航母”動圖,驚呆了全球物流業。

28億個包裹背後物流業的集體焦慮

28億個包裹背後物流業的集體焦慮

這個看上去極具震撼力的快遞航母被稱為物流業的一次重大顛覆。其全名叫做 “空中訂單履行中心”,中央大腦是專門用來分配和部署每一架無人機的。當這些無人機派送完快遞之後,會自動返回控制中心,或者接受下一個命令、或者補充電量。

按亞馬遜的說法,這個“航母”可以隨時按需求飛到偏遠地區的上空進行配送,配套的每一個無人機都相當於一個移動充電寶和移動倉庫。這樣的“航母“不用太多,就可以覆蓋整個美國,從而把快遞送至每個相對偏遠的角落。

不只是5G和AI,未來的物流,很可能完全顛覆我們的想象。屆時,物流業對時間的定義,很可能也不只是“命門”了。

- END -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搜索關注微信【zijinshan2013】

★紫金山科技:聚焦5G,關注人工智能與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報道新產業、新公司、新業務、新商業模式,探索5G+AI的無限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