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于山風景區鬧中取靜,文化底蘊深厚


定光寺(也叫白塔寺)。始建於唐天佑二年(905年),是由閩王王審知創建。明代嘉靖年間,主要殿宇毀於倭患,現在的建築是在清道光、光緒年間重建的。寺內有三大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毗盧殿)和法雨堂。大殿的左右為華封堂、方丈室、客廳和僧舍,整座寺廟用廊道相連。三大殿重簷歇山頂,泥灰塑龍脊,龍頭翹角,雕樑畫棟,金碧輝煌。

萬象亭原建於宋代,1963年移建今址。相傳很久以前這裡是福州的一個至高點,站在這裡可欣賞都市美景,可謂包容萬象,故名萬象亭。

平遠臺始建於宋代,在於山第一峰。平遠臺毀於元朝戰火,明朝重建的平遠臺移至鰲頂峰。平遠臺刻石是明代張煒的手書,原先旁邊的榕樹把這塊石頭包裹住了,只留下形似梳妝檯鏡框形的橢圓面尚可見其飽滿有力的行楷,雄渾厚重。

戚公詞是福州人民為紀念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而立的紀念祠。戚繼光,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山東蓬萊人,明代傑出軍事家。嘉靖十一年率兵六千來援福建抗倭,歷寧德橫嶼、福建井田、莆田林墩三大戰役,盡殲倭寇主力,平定了福建沿海的倭患。班師返浙時,省城官司紳在於山平遠臺設宴餞別,並勒碑記功。後人即於平遠臺旁建祠。

醉石。明嘉靖年間,倭寇進犯東南沿海,戚繼光奉旨援閩,在寧德、連江、福清、莆田等地打了一系列勝仗,平定了滋擾多年的倭寇。當他班師回浙,路經福州時全城百姓夾道歡迎,在於山擺設慶功宴,戚繼光也開懷暢飲,不覺醉臥該石上酣然入睡,後人就以此刻石作為紀念。原刻石俱毀於“文革”,現石由福州書法家沈覲壽於1978年仿原字重書刻上。


白雲寺始建於五代後唐清泰元年(934年),取名“地藏通文寺”。宋大中祥符年間,改為“南法雲寺。明、清年間兩度重建,改名“白雲寺”,文革中遭毀,僅存該寺的大雄寶殿。考慮到于山有豐富的古文化遣跡,特別是摩崖石刻,有據可查的從宋代以來就有100多處,後來將白雲寺闢為“歷代九仙詩詞展廳”。

吸翠亭。明朝正德十四年,掌管福建外貿的“市舶司督舶太監”尚春建此亭,並邀按閩御史周鵷、周震,致仕尚書林瀚等題紀刻石於野意亭下。亭匾為周鵷所書,久廢。今亭乃1936年仲冬,由公務處處長楊玉重重建。亭柱有陳儀、陳培錕、童杭時等題聯。

補山精舍始建於北宋,是白塔寺接待賓客之場所。現存為清道光年間(1821-1850)重建。1933年秋,十九路軍蔡廷鍇、蔣光鼐等將領曾在此召開秘密會議,發動反蔣“閩變”。

攬鰲亭。相傳於山原是東海蓬萊仙境中的一座山峰,被六隻巨鰲馱到閩江口,因安放地點爭執不下,發生爭鬥,明御史王英怕此山又被六鰲馱走,特建“攬鰲亭”,意在攬住此山。

舒嘯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明代著名學者、莆田人黃仲昭,在九仙觀主編《八閩通志》,花6年時間,成書達87卷,這是福建第一部全省性的志書。黃仲昭和他的助手,在疲勞時,常在一塊巨石前的平地上活動筋骨,呼嘯高歌。當時鎮守福建的太監陳道,為表達對黃仲昭的敬意,手書“舒嘯臺”,並讓人刻在巨石上。


九仙洞。相傳何氏九兄弟,唯有老大額上開一眼,有點視力,其餘都是瞎子。他們住在洞中,白天採草伐薪,汲井水煉丹,丹成服下,又用井水洗眼,即復明。復明後九兄弟雲遊四方,來到福建仙遊縣的九鯉湖,以丹喂鯉,鯉成精,九兄弟騎鯉飛昇而成仙,故名“九仙洞”。

煉丹井。相傳宋高宗母親章太后因患眼疾,久不能愈,後一神仙指點用丹井水洗眼。全國各地的丹井很多,章太后一口口丹井試過,試到于山這口井時,眼疾痊癒。宋高宗喜出望外,於是下詔書發庫銀年年維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