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區:緊牽項目建設“牛鼻子”培育產業帶貧“領頭羊”

初冬嶺南寒氣襲,城鄉建設熱似火。

走進商州,一座座大山深綠未褪,一條條河流清澈見底,一處處大樓拔地而起,一排排廠房鱗次櫛比,一個個工人爭分奪秒……

眼前這一景象,是商州區狠抓重點項目建設,以項目建設推動全區脫貧摘帽佈下的先手棋。

商州区:紧牵项目建设“牛鼻子”培育产业带贫“领头羊”

萬達廣場

今年以來,在商洛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以及市級各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商州區堅持以脫貧攻堅為統攬,以“五新”戰略為引領,緊盯追趕超越目標,持續推進生態、人文、法治、小康“四個商州”建設,全區發展總體向好,各項工作均取得了新成效。截至10月底,預計全區生產總值增長4%;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88億元;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8.6%和9.5%。

凝心聚力謀項目 築牢根基保增長

商州区:紧牵项目建设“牛鼻子”培育产业带贫“领头羊”

北新街體育商城

商州區堅持把重大項目建設作為加快追趕超越的重要抓手,全力以赴建項目、增投資、興產業,一批重點項目相繼建成投產。目前,全區生產總值完成12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達3.9%;140個重點項目開工在建126個,完成投資130億元,佔年度投資的92.1%,其中26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6億元,佔年度投資的93.3%。

科學佈局項目。啟動“十四五”規劃前期調研,精選37個調研課題,借力永秀智庫及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深度挖潛,科學謀劃,完成重大產業規劃8個,進一步明晰了產業發展方向,為策劃項目奠定了基礎。

精心策劃項目。立足區情實際,聚焦主導產業、脫貧攻堅、城市建設和社會民生等重點領域,安排項目前期經費1500萬元,策劃項目165個,完成前期項目109個,累計儲備項目1580個。

對標爭取項目。緊盯中省投資導向,在對口協作、生態建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領域共申報各類項目27個,爭取中省資金2.7億元;緊抓省委領導包抓商州脫貧攻堅機遇,爭取15個省級部門支持項目21個,扶持到位資金2.6億元。

精準招引項目。參加第四屆“絲博會”、陝南綠色循環經濟合作交流等各類招商推介會5次,引進合同項目27個,協議項目3個,引資157.9億元,到位資金58億元,陝南醫藥配送、康城醫藥等一批項目落地建設。

為了破解欠發達地區發展難題,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商州區舉全區之力、全民之智,緊緊牽住項目建設“牛鼻子”,在項目建設上加壓、加油、加速,全力以赴築牢發展根基,確保商州經濟穩步增長。

圍繞脫貧攻堅建項目。聚焦脫貧退出標準,實施貧困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309個,完成貧困村通組路硬化139公里、安全飲水提升工程151個、農村電網升級改造項目25個,建成215個村級標準化衛生室,建設易地搬遷房8818套。

圍繞中心城區建項目。以“四城聯創”為目標,實施重點城建項目14個,完成投資16.8億元,萬達廣場、州城路綜合大廈、商州區環衛作業園等項目建成投用,北新街體育商城、東關街改造提升等項目臨近尾聲,中心城區更加靚麗。

圍繞工業園區建項目。重點圍繞荊河生態工業園、中小企業創業園、產業脫貧示範園三大工業園區,實施工業項目27個,完成投資19.6億元,數字化菊芋製造中心、篤誠植物提取、萬噸核桃深加工、新型節能工業建材產品加工、世紀春木業等一批工業項目建成投產。截至10月底,全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8億元,同比增長6.5%。

圍繞現代農業建項目。以食用菌、菊芋、中藥材為主攻方向,實施農業項目9個,完成投資4億元,建成食用菌基地65個,共發展8000萬袋;新發展菊芋種植5萬畝,產量10萬噸;中藥材基地1萬畝。至10月底,全區農業總產值完成24億元,同比增長5%。

圍繞社會民生建項目。堅持從人民群眾最迫切的需求入手,實施重點民生項目22個,完成投資9.5億元,第六小學及第十二幼兒園、區中心敬老院等項目投入使用,碧桂園、江南世紀城1.5期即將建成,教育、養老、住房等熱點難點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圍繞生態旅遊建項目。堅守生態環境保護底線,實施生態建設項目20個,完成投資5.6億元,南秦溼地公園一期、大荊汙水處理廠、二龍山水源保護區生活汙水治理等項目基本建成。累計投資3億元,歷時四年精心打造的江山風景區盛大開園。

項目圍繞產業建 產經融合促發展

商州区:紧牵项目建设“牛鼻子”培育产业带贫“领头羊”

萬噸核桃購銷及深加工項目

在脫貧攻堅主戰場,產業帶貧的推動作用不可低估。商州區在項目建設上,優先向產業靠近,向民生傾斜,積極培育產業帶貧“領頭羊”,實現產經深度融合。

商州區堅持以脫貧攻堅為統攬,健全完善“4+X”產業扶貧體系,累計發展食用菌8260萬袋、菊芋5萬畝,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3.46萬人。加快推進“兩房”建設,8813戶易地扶貧搬遷戶全部交鑰匙,實施危房改造216戶、土坯房改造3764戶。投入1.6億元實施貧困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309個,貧困戶收入、集體經濟、道路、村衛生室等指標基本達標。

通過項目實施,示範帶動作用日益增強,產業發展持續壯大。全區完成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28萬畝,實施核桃科管45.9萬畝,培育職業農民260人,發展農業新型經營主體58個,申報市級農業龍頭企業兩家、現代農業園區兩個,農產品檢測達標率100%。實現工業技改投入1600萬元,食用菌工廠化生產項目投產運營,“三大園區”建設穩步推進。江山景區盛大開園,環秦嶺公路自行車賽成功舉辦,蟒嶺綠道紅色文化魅力彰顯。電子商務、現代物流、信託租賃等新興服務業取得新發展,實現產品銷售額3800多萬元。

發展食用菌產業,山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為了將扶貧主導產業做大做強,商州區先後建成大型食用菌基地65個,引進日本和國內先進技術,建成食用菌工廠化生產項目4個,實現了帶動貧困戶產業全覆蓋。經蘇陝協作牽線搭橋,來自北京的國內食用菌技術領軍企業——天吉龍菌業,憑藉其先進的專利技術、工廠化規模生產、鮮有的優質產品、成熟穩固的市場,在此落戶、投資、建設、發展,已然成為商州食用菌產業集群中又一顆耀眼的明珠。目前,企業已和全區28個村1000戶貧困戶簽訂產業帶動合同,年度分紅300萬元,戶均增收3000元,直接安置貧困勞動力就業70多人,間接增加就業360多人。

以科技為先導,建設現代中醫藥產業項目,商州區產業脫貧示範園中的篤誠植物提取是一大亮點。該項目既是商州區重點招商引資項目,也是蘇陝扶貧協作項目,年可處理中藥材3萬多噸,輻射帶動1萬戶群眾新發展中藥材種植1萬畝,戶均增收3000多元。真正將商州區的中藥材自然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併為周邊易地搬遷提供了產業配套。

創下國內之最,帶貧效果顯著的是數字化菊芋製造中心項目,這是商州區今年建設的重點產業扶貧項目,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菊芋製造中心。該項目可提供就業崗位320多個,使菊芋成為群眾增收的朝陽產業。

圍繞產業建項目,項目投產增效益,商州區實現了產經深度融合。據瞭解,商州區今年新增各類市場主體3281戶,非公經濟佔比達56%。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區項目科研投入6000萬元,技術交易額達2200萬元,新增科技工程研發中心3個,培育科技型企業5個。

推進措施有創新 營商環境大改觀

商州区:紧牵项目建设“牛鼻子”培育产业带贫“领头羊”

商州區環衛作業園

無需質疑,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創新推進措施,力促項目落地生根,是商州區以項目帶動群眾增收的前瞻之舉。

創新機制抓項目。在繼續堅持區級領導“五個一”包抓責任制的基礎上,通過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現場辦公會等辦法,及時解決項目建設難題。全面推行督查考核制度,堅持“月督查、季通報、半年互評、年終考核”等辦法,嚴格對項目責任單位進行量化考評。建立項目建設獎懲機制,對項目建設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予以獎勵鼓勵,有效激發了工作熱情,掀起了項目建設的熱潮。

破解難題抓項目。堅持把破解項目建設資金難題作為重點,不斷拓寬融資渠道,積極搭建政銀企合作平臺,56家企業和10家金融機構開展融資對接,為17家企業貸款13.46億元。同時,通過向上積極爭取用地指標、向下加大流轉力度等辦法,項目用地難題得到有效緩解。

優化服務抓項目。開闢項目服務“綠色通道”,全面推行項目建設代辦、重大項目聯席審批和“一站式服務”制度,簡化審批程序,壓縮辦理時限。全面落實《商州區招商引資十條承諾》《商州區勞動密集型企業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力促招商引資項目儘快落地。

整治環境抓項目。堅持以硬措施整治發展軟環境,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共調處涉及項目建設的矛盾糾紛300多起,依法打擊破壞項目建設的違法案件21起,有效解決了徵地、拆遷過程中的難題,項目建設環境不斷優化。

與此同時,商州區在項目建設上做到未雨綢繆,在抓好當前各項工作的同時,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工作,抓緊完善項目各項合規性手續和項目的徵集篩選,及早確定一批成長性好、帶動力強、支撐作用顯著的大項目、好項目,納入明年項目建設計劃盤子,力爭年內提前啟動建設一批項目,為明年項目工作打好基礎。

在招商引資上,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工作思路,採取節會招商、組團招商、叩門招商、網絡招商、全民招商等多種方式,積極對外宣傳商州,廣泛推介優勢項目,著力提升各類招商活動簽約項目的履約率,力爭招商取得顯著成效,促進招商項目儘快落地開工,早日建成投產。

全方位拓展融資渠道,緊盯國家投資方向,瞄準國家產業政策,加強項目謀劃,提高項目策劃質量和水平,加快前期工作推進,積極申報爭取項目。廣泛加強與各金融機構和大型投資集團的合作,全面拓展投資渠道,不斷加大融資籌資力度,充分發揮民間資本作用,鼓勵返鄉創業,從根本上破解項目建設資金瓶頸。

營商環境的好壞,關係到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保障項目的落地生根。商州區堅持硬環境提升和軟環境優化兩手抓,不斷加大基礎投入,全面改善公共服務設施,創建良好投資硬環境。認真落實《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重點抓好減流程、降成本、壓時限等關鍵環節,努力促進營商環境全面優化和提升,為全區吸引投資、建設項目、順利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蘇陝協作是東西部扶貧開發協作的新機遇。商州區持續深化蘇陝扶貧協作,建立兩區主要領導定期互訪交流機制,互派醫生、教師等專業技術人員62名。聚焦扶貧產業、人才培訓、勞務輸出、助醫助學和電商扶貧等領域,精心謀劃項目,建立“十三五”蘇陝扶貧協作項目庫,爭取蘇陝扶貧資金6770萬元,棲商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經驗被《學習時報》刊載。

黨建引領再發力 守正創新展藍圖

商州区:紧牵项目建设“牛鼻子”培育产业带贫“领头羊”

沙河子鎮煉鋅廠周邊環境整治三期移民搬遷安置小區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商州區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推動全區廣大黨員幹部全面系統學、深入思考學、聯繫實際學,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積極配合完成省委第二巡視組巡視工作,9方面22個立行立改問題整改取得階段性成效。不斷強化執紀問責,通報批評鎮辦部門黨委、黨組13個,實施領導幹部問責10人次,運用“三項機制”下4人。持續加大反腐敗力度,今年來立案149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81人。

樹起黨建旗幟,脫貧齊步走。商州區以“繡花”功夫精準部署,先後召開區委常委會16次、區政府常務會15次、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會7次,落實主體責任,研究制定重點工作計劃,優化配置各類資源要素,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出臺《關於加快推進2019年脫貧攻堅重點工作的決定》。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和“577”標準,對標短板、細化措施,倒排時間、掛圖作戰,確保按期完成“戶脫貧、村退出、區摘帽”任務。

項目促動、示範帶動的作用已顯山露水。該區推行“支部抓產業、能人辦實體、黨員帶群眾”模式,全區191名“雙帶”型黨員創(領)辦合作經濟組織192個,吸納9039戶貧困戶入股;新增新型經營主體150個、產業大戶230戶,在各類合作社、專業協會、產業鏈上建立黨組織、黨小組32個,建成黨群服務中心273個;通過入股光伏、食用菌等項目,全區242個村均成立了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徹底消滅集體經濟“空殼村”。

抓黨建、強項目、補短板、促脫貧,成為追趕超越新引擎,帶動商州經濟社會跑出加速度,造就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感、滿足感和獲得感。

美麗城鎮魅力彰顯。協同推進“四城聯創”,完成旱廁改造7422座、硬化巷道37.2萬平方米。東關街道改造提升工程基本完成,州城路農貿市場建成投用,朝陽片區、蓮湖東側、西街大都匯等項目交付使用,行政中心北側、通江路東側、賀咀等項目進展順利,城市品質不斷提升。該區全面推進花映鶴城行動,大力實施機關單位、大型商業綜合體等重要節點綠化美化亮化,完成區域綠化4173多畝,命名區級園林式單位、居住區35個,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生態環境日趨優化。積極開展植樹增綠活動,實施“兩岸三區四線”重點區域造林綠化,完成植樹造林5.7萬畝,退耕還林3000畝。強力推進丹江干流防洪工程,完成投資1.2億元,新修河堤14公里。穩步推進丹江流域汙染防治四年行動計劃,夜村汙水處理廠、張村段河道綜合治理等3類7個丹治項目加緊建設,完成投資2.75億元,丹江流域構峪口國控斷面水質穩定達標。城鄉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加快實施,夜村汙水處理廠、垃圾糞便處理廠、餐廚垃圾處理廠和醫療廢物處理廠建成投用。

改革創新迸發活力。全面落實《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創新創業活力加速釋放。政府機構改革基本到位,部門職能配置進一步優化、權責進一步明晰,政府效能不斷提升。嚴格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切實降低企業運行成本。紮實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實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新增各類市場主體3281戶,非公經濟佔比達56.4%。加大落實財稅體制改革力度,強化財政專項資金和政府投資項目監管。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進一步加強規範人員流動。

民生福祉全面增進。傾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全面消除新入學年級“大班額”問題,第六小學、第十二幼兒園投入使用,新增城區小學學位550個、幼兒園學位720個,“上學難”問題得到有效緩解。嚴格落實分級診療制度,常住人口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達91.8%,農合療參合率達99%。深入實施“鄉村大舞臺”“萬條家訓進萬家”等文化惠民工程,省級文化區創建工作全面啟動,文化館分館制建設基本完成,群眾性文化惠民演出230場次,文化產業增加值完成2.8億元。積極推廣全民健身,區體育館建成開放。

商州区:紧牵项目建设“牛鼻子”培育产业带贫“领头羊”

第六小學及第十二幼兒園

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學習借鑑新時代“楓橋經驗”,建立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加強陽光信訪、責任信訪、法治信訪建設,依法規範信訪秩序,全力維護社會大局持續穩定。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不斷加大“打傘破網”“打財斷血”力度,徹底剷除黑惡滋生土壤。全區共偵辦涉黑組織犯罪案件3起、惡勢力犯罪團伙案件兩起,破獲涉惡類案件63起,抓獲涉案犯罪嫌疑人167人,立案查處涉案黨員幹部23人、涉嫌“保護傘”立案3人,榮獲2018年度省級平安建設先進區、市級政法工作先進區稱號。

數字化菊芋製造中心項目簡介

商州区:紧牵项目建设“牛鼻子”培育产业带贫“领头羊”

數字化菊芋製造中心項目是商州區委、區政府為全面實現打贏脫貧攻堅戰,立足商州菊芋種植實際,著眼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確定實施的一項一二產深度融合產業扶貧項目,也是目前國內已建成規模最大的菊芋製造中心。

項目位於商州區荊河生態工業園,總投資約3億元,佔地65畝,於2019年4月啟動建設,2019年10月全面建成投產運行。項目以菊芋為原料,採取種植、製造、銷售為一體的數字化管理經營模式,年加工菊芋10萬噸,生產菊粉4000噸及液(固)體飲料、軟糖等終端產品,項目建成後可實現年產值3.6億元,將有效帶動包括貧困戶在內約3萬戶農戶年穩定增收3000元以上,同時,可提供就業崗位320多個,帶動菊芋種植面積達到5萬畝以上,實現了“以商帶農、以農促商、互利共贏”的良好局面。

篤誠植物提取項目簡介

商州区:紧牵项目建设“牛鼻子”培育产业带贫“领头羊”

陝西篤誠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植物提取項目是區委、區政府立足易地搬遷產業配套,按照“政府建基礎、企業租廠房”模式建設的重點招商引資項目。位於商州區產業脫貧示範園東區,佔地56.68畝,建築面積2.7萬平方米,總投資2.1億元,主要以黃芩、桔梗、連翹、金銀花等商洛天然道地中藥材為原料,採用超聲連續回餾提取、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等先進工藝技術,為保健食品、膳食補充劑、功能性食品、化妝品等提供高端活性物質。

項目於2018年10月開工建設,2019年9月建成投產,預計年收入2.8億元,上繳稅金約1200萬元。目前,公司已取得黃芩苷提取、紅景天苷提取、貫葉連翹金絲桃素提取等三項產品發明專利和超聲波提取、動態微波提取兩項新型實用技術專利,產品全部符合美國NOP、歐盟EOS有機認證標準,遠銷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歐美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白靈菇生產項目簡介

商州区:紧牵项目建设“牛鼻子”培育产业带贫“领头羊”

商州區白靈菇生產項目,是經蘇陝協作牽線搭橋,通過招商成功引進國內食用菌技術領軍企業——北京天吉龍生物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是西北地區首家利用先進專利技術、工廠化規模生產白靈菇的項目。

該項目位於商州區夜村鎮楊塬村,總佔地面積135畝,總投資1.2億元,於2018年4月啟動建設,2019年10月全部建成投產,年產值可達3000多萬元、利潤800萬元。項目共分為兩大板塊,第一板塊白靈菇工廠化生產區佔地35畝,可生產白靈菇500萬瓶,年產白靈菇鮮品1200噸,是國內首家可達到全天候生產白靈菇鮮品的企業;第二板塊地栽木耳區佔地100畝,利用白靈菇瓶裝廢料加工成木耳菌袋,隨地接種,就地栽培,並採用現代覆膜和自動化噴灌技術,建成了50萬袋的高標準地栽木耳產業示範園,年產幹木耳2.5萬公斤,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貧困群眾脫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