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少年神童又身為四朝元老為何卻鮮為人知?

睡杲杲_


主要是因為他的宗教信仰問題。李泌篤信道教,與中國傳統文人的儒家信仰格格不入。


李泌,近來通過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小說原著直接用了真名李泌,電視劇改為李必)被更多人廣為所知。電視劇的拯救長安故事純屬虛構,但歷史上的李泌做過的事情卻一點也不比電視劇差。四朝元老、三朝帝師、布衣宰相,一生四落四起,多次為李唐王朝挽狂瀾於既倒。


李泌,字長源,出自望族趙郡李氏,自小聰明絕頂,經史、詩書俱佳,自詡有王佐之才。開元十六年,李泌年僅六歲,玄宗聞其“奇童”之名,召入宮中,讓時任首席宰相、中書令,也是武周時期的狀元張說考他,出了一題“方若棋局,圓若棋子,動若棋生”,讓他用“方、圓、動、靜”四個字,也照這個樣子賦句。李泌不假思索,張口就說:“方若行義,圓若用智,動若騁材,靜若得意。”一時語驚四座,玄宗對他大為欣賞,賞賜財帛,命其父母好好培養。當時朝中名臣張九齡、張廷珪等都與李泌結成忘年交,稱之為“小友”。

但是長大成人之後,李泌卻無心功名利祿,追求黃老之學,常於嵩山、華山、終南山雲遊隱居(這就是電視劇中他一直手拿拂塵的緣故)。不過他依然心繫天下,天寶中期曾上疏玄宗陳述朝政得失,這讓玄宗想起了當年那個奇童,於是召其入京,擔任翰林待詔,入東宮輔佐太子李亨。正是這樣,李泌與李亨結下不解之緣。李亨尊其“先生”,對其教誨言聽計從。玄宗也很欣賞李泌,想授予他正式官職(翰林待詔屬於文學侍從,不算正式官職),受到李泌婉拒。當時,楊國忠專權,李泌不滿,寫了一首詩譏諷他,遭到楊國忠記恨,將其逐出京城。從此,李泌與李亨斷了聯繫。



時間一下到了安史之亂爆發後,李亨在馬嵬之變後與玄宗分道揚鑣,北上朔方,在靈武即位。正值重整山河之際,急需用人,李亨派人前往嵩山尋訪李泌。李泌見國難當頭,毅然出山,星夜兼程趕到肅宗李亨身邊。李亨對李泌的到來大為欣喜,“出則聯轡,寢則對榻”,事無大小皆諮之,言無不從,至於進退將相亦與之議”。當時李泌雖是白衣,在李亨身邊卻是地位超過包括宰相在內的所有人。李亨當時的政策全都得到李泌的建議,為李唐王朝反攻叛軍起到關鍵作用。



不過由於李泌沒有官職,李亨一直想給他一個宰相頭銜卻被明確拒絕。李泌之所以一直不接受官職,正是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改變玄宗一朝官員只求高官厚祿,不做實事,尸位素餐的狀況。希望官員能更務實。但一直布衣出入皇帝身邊顯然也會遭人非議,無奈之下,李亨稱李泌一直白衣在天子身邊不便,希望他能穿上紫袍(三品以上高官服色),李泌應允,誰知李亨以他穿上官服為由順勢授予李泌侍謀軍國、元帥府行軍長史,讓李泌推脫不得。侍謀軍國是李亨苦心為李泌專設的職位,不是正式官職。至於元帥府是戰時特別官署,享有當時最高權限。元帥由皇子兼任不會實際理事,長史作為元帥第一佐官,等於全權處理元帥府軍政事務,享有最高權力。



李泌做這個元帥府行軍長史也是非常稱職,不僅李亨的各項軍政方針都有李泌參與制定,更是在關鍵的問題上幫助李亨做出正確決策,比如元帥人選,李亨本中意第三子建寧王李倓,被李泌堅決制止,因為李亨長子廣平王李俶也素有功勞,並且年長,是今後太子的不二人選,而一旦給李倓元帥之位,必然導致儲位成為懸疑,大臣分派,皇子互相攻擊,最後重演李建成與李世民奪位的悲劇。李亨經過李泌勸諫,深知其錯誤,李倓也感謝李泌沒有讓自己置於尷尬處境。此後李倓被張皇后誣陷謀反,被李亨處死。長安光復後,李泌也因受到張皇后和權宦李輔國的記恨,主動提出歸隱衡山,臨行前又向李亨引用高宗李治與武則天之子章懷太子李賢的《黃臺瓜辭》(或為李泌自己編的),勸諫李亨不要再聽信讒言害了李俶。李俶得以保全,最終即位成為唐代宗,改名李豫。

李泌離開長安後,並沒有從此退出歷史舞臺。相反,每當朝廷需要他,他都會義不容辭,挺身而出。代宗初即位,勵精圖治,立刻召李泌入朝擔任翰林學士,卻因為李泌不肯依附宰相元載,被外放。元載獲罪被殺,代宗再召李泌入朝,又被宰相常袞排擠,再次外放。但是,李泌身在外任,卻依然對軍國大事多有建議,太子李適也認其為師。

德宗李適即位後,發生涇原兵變,德宗倉皇出逃,李泌又一次臨危受命,以左散騎常侍身份陪伴在德宗身邊,幫助德宗鎮壓李懷光叛亂,為德宗穩固了與不少朝臣和藩鎮的關係。並且親往前線指揮了許多對藩鎮的作戰。後被調回朝中,擔任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正式拜相,此後一度任獨相(唐朝此類情況非常少)。

而當時,德宗朝中危機四伏。在軍中頗有威望的李晟和馬燧勢同水火,叛亂似乎一觸即發。李泌責無旁貸,在朝堂上當著兩個大臣的面對德宗慷慨陳詞,解除了德宗對他們的防備,也化解了二人心結。隨後,李泌又化解了德宗想廢太子李誦,改立舒王李誼的想法。穩定了朝廷內部。


對外,李泌提出北和回紇,南通雲南(南詔),西結大食、天竺,對唐朝最大勁敵吐蕃進行圍堵,力勸德宗與回紇修好(回紇曾侮辱當時身為太子的李適),促成兩國和親,回紇主動更名回鶻,驅逐吐蕃使節,向唐稱臣。就這樣,李泌聯合四國圍剿吐蕃的計劃實施,連續被回紇、南詔攻擊,吐蕃國力大大削弱,又連續被西川節度使韋皋擊敗,一蹶不振。但是李泌卻沒有看到這一切,已經駭然長逝。

李泌一生,肩負天下興亡。但很多人根本沒聽過這個名字,說到唐朝宰相,都說房玄齡、杜如晦,要不就是姚崇、宋璟。再有張說、張九齡、李林甫、楊國忠。甚至牛李黨爭的李宗閔、牛僧孺、李德裕也都比李泌出名。究其原因,其實就在李泌的宗教信仰。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說:“泌有謀略而好談神仙詭誕,故為世所輕。”《舊唐書·李泌傳》的說法與之大同小異:“泌頗有讜直之風,而談神仙詭道……故為代所輕,雖詭道求容,不為時君所重。”《新唐書·李泌傳》說“(李泌)常持黃老鬼神說,故為人所譏切。”

所以說白了,就是因為李泌信仰道教,好黃老之學,與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相違背,尤其是南宋以後程朱理學興盛,更是將之視為異端,也就不會對他多加讚揚了。


伊耆角木


李泌一生經歷四朝(玄 肅 代 德),一生四起四落。年少時,因天資聰穎得到玄宗賞識,和張九齡成為忘年之交,20出頭就進入翰林院與太子感情深厚,被人們稱頌為有宰相之才,可是真正擔任宰相的時間不到兩年。安史之亂,李泌全力輔佐太子,因受到其他重臣的排擠歸隱山中。代宗繼位後,李泌就任翰林學士,不久又被元載而排擠再次離巢。後不久,元載被殺,李泌回朝,但又被宰相常袞所不容,又被貶謫出朝。而後李泌因德宗之召第五次入朝,出任宰相。李密對大唐的貢獻不可謂不大,為什麼知名度不高呢?我認為初期唐玄宗很賞識他是因為李泌那時候年少而有才,人們對神童、天才總是懷著新鮮的眼光去看待的。說白了,李泌在唐玄宗眼裡就是一個小寵物,在其他人看來也只是覺得新鮮而已。成年後的李泌數次歸隱山林,這不符合中國的忠義文化,當然,李泌一生是忠心耿耿的,可你看范蠡也忠心耿耿,而且完成了諸葛亮未竟的事業,可是為什麼諸葛亮的知名度比范蠡要高呢?就是因為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為後世所稱道,而范蠡在功成名就之後,卻棄勾踐而去。正所謂“文死諫,武死戰”,這就是李泌存在感不高的原因吧。


等待怒放436


李泌,字長源,京兆人,玄宗時人,小時候號稱神童。從唐玄宗到張九齡、張說、賀知章等人,都特別喜歡他,覺得這孩子以後一定能成大器。唐玄宗還特意安排幾個兒子跟他一起玩,其中感情最深厚的,一個是玉真公主,還有一個就是另外一個主角——肅宗李亨。

李泌的人生很矛盾,年輕的時候就醉心修道,隱居深林,沒事還辟個谷什麼的。可他跟朝廷還特別有緣分。天寶年間,他耐不住寂寞,給玄宗上書,官拜東宮供奉,然後被楊國忠攆出去了,他就乾脆去隱居。安史之亂爆發,肅宗靈武起兵,他跑過去幫忙。大亂初定,又被崔圓、李輔國等人嫉恨,歸隱衡山。代宗即位,把他徵召出來,被元載嫉恨,攆出朝廷。元載死後,他又被召回朝廷,又遭常袞嫉恨,攆出朝廷……總之在大唐朝廷這個副本里,李泌是一個特別能拉仇恨值而且經常ADD的隊友。後來德宗把他叫回來,沒呆多久又被外派出去,過了好幾年才再度回到朝廷,這次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算是拜相了。

順便說一句,李泌因為醉心修道,所以關於他神神叨叨的故事特別多。最離譜的一個傳說,說他小時候身子輕,能站在屏風上。有道士說這孩子十五歲就得白日飛昇,家裡人嚇壞了,趕緊吩咐所有親戚,一旦聽見天空有仙樂響起,異香飄落,趕緊破口大罵汙言穢語,潑髒東西,把來接引的仙人臭回去。到了十五歲那年的八月十五,突然有彩雲掛在庭院裡的樹上,李家人一見,可不得了,神仙來嘍,立刻呼朋喚友,把早早存好的大蒜汁抬出來,拿大勺子往天上潑,愣是把神仙給臭回去了……自古神仙接引昇仙,沒這麼狼狽過。

題歸正傳,李泌歷仕玄、肅、代、德四朝,其中跟肅宗李亨感情最親密,也最腐。

比如說,李亨在靈武即位,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尋訪李泌。看見他來了,李亨高興壞了,不僅把李泌當成重要幕僚和顧問,而且“寢則對榻,出則聯鑣”,簡直一刻都離不開。

什麼?你說不夠腐?

李亨有一次跟李泌閒磕牙,說等我打回長安,先把李林甫這個王八蛋的墳給刨了。李泌連忙勸解,說不能挖,挖了李林甫的墳,那不等於諷刺太上皇識人不明嗎?太上皇聽了心裡一鬱悶,萬一駕崩了怎麼辦?李亨一聽,感動壞了,淚流滿面地從臺階上下來,連聲說朕沒考慮這麼多,這是老天爺讓你來提醒我呀,然後伸開雙臂,抱住李泌的脖子,嚶嚶地哭……

什麼?你說還不夠腐?

還有一次。李亨叫來潁王等幾個弟弟一起吃夜宵。李泌是修道之人,習慣辟穀,不沾葷腥。李亨就挽起袖子,親自給他烤了兩個大梨。得皇上賞賜的臣子,數不勝數,但能讓皇上親自下廚的,可就李泌一個。

可這位皇上不光親自下廚,還主動護食呢。穎王看大梨烤得不錯,說哥你能給我吃一個嗎?李亨嘴一撇,說“汝飽食肉,先生絕粒,何乃爾耶?”,意思是你吃肉就得了,李泌要辟穀,梨得給他吃。潁王不樂意了,說我就是試試大哥你是不是偏心。這樣吧,我們三個弟弟,一起要一個梨,總行了吧?李亨大嘴一撇:滾!然後吩咐別人端來別的水果,說你們吃那些去,這兩個大梨無論如何也得給李泌留著。結果潁王等人到底也沒吃著……

什麼?你說還不夠腐?

安史之亂後期,李光弼、郭子儀等將領立下大功,位至三公宰相,李亨有點犯嘀咕,擔心戰亂平定以後賞無可賞。他跟李泌說起這個話題,順口問他你如果立下大功,希望我賞你點什麼?李泌從容回答:“臣是修道辟穀的,對功名利祿沒有興趣。我為您運籌帷幄,等到京城光復以後,我就有一個要求——希望能枕在您的膝上睡上一覺,讓欽天監的人能看到客星犯帝座,我就心滿意足了。”

古人迷信,認為天人有感應,地上有什麼事情,天文一定會有預兆。皇帝在天空中的位置是紫微星垣,即北極星。客星是指彗星、流星。如果在北極星附近觀察到流星,這就叫客星犯紫薇,代表皇帝身邊會出事。

李泌潛心修道,最想看到的,就是自己的舉動能夠影響到天象運轉。所以他不要錢,不要女人,不要官——他要睡皇上。

肅宗當時的反應是,大笑,沒說答應,也沒說不答應。

什麼?你說還不夠腐?你太小看肅宗了。

《鄴侯外傳》裡是這麼說的:“至保定郡,泌稍懈,先於本院寐。肅宗來入院,不令人驚之。登床,捧泌首置於膝,良久方覺。上曰:“天子膝已枕矣,克復之功當在何時,可促賞之。”泌遽起謝恩,肅宗持之不許。因對曰:“是行也,以臣觀之,假九廟之靈,乘一人之感,當如郡名,必保定矣。”既達扶風,旬日而西域、河隴之師皆會,江淮庸調亦相繼而至。肅宗大悅。

可以想象當時那一番情景:肅宗躡手躡腳地走進李泌的臥室,看到他累得正呼呼大睡,也不驚動,

悄悄地上床,打槍地不要,把李泌的腦袋擱到自己膝蓋上,就這麼靠著……等到李泌醒了,發現自己居然睡在天子膝蓋上。肅宗得意洋洋:”你把我都給睡了,得給我好好幹活了吧?“ 李泌士氣大振,工作效率+1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