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屆光博會開幕 光谷引領中國之光走向世界

科技發展史印證了一個事實,誰能抓住一個時代的革命性技術,就能夠成為當代科技的領航者。

可以斷言,光電子技術將繼微電子技術之後再次推動人類科學技術的革命,尤其與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融合,已成為各國競相發展的熱點。

透過在光谷舉行的第16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暨論壇觀察到,武漢又一次站在了產業風口,而光谷就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弄潮兒——

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展出國內首款100G硅光商用芯片、全球最高速光調製器芯片、全球首款混合集成型25Gb/s可調諧發射光組件等先進成果;紫光集團首次對外展出64層三維閃存芯片,該芯片的投產使中國三維閃存芯片與世界一線廠商的技術差距縮短到2年以內;

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威廉·莫納講述如何用熒光顯微鏡“照亮”納米微觀世界……

11月13日,為期3天的第16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暨論壇,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開幕。光博會是我國規格最高、最有影響力的光電盛會之一,是世界瞭解中國光電子產業最新發展的重要窗口。

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領導認為,中國光電子產業在核心技術研發,產業鏈搭建,應用領域拓展,以及區域集聚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光通信系統設備領域,光纖、光纜及光纖預製化的營收均位居世界第一。新型顯示方面,武漢已經成為全國重要的顯示面板生產基地。

武漢作為我國光電子產業的集聚區之一,產業特色鮮明,集聚效應明顯,在新型顯示器件、光應用性器械及設備,激光設備及存儲產品等多個行業領域,位居全國前列,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風雨兼程十六載,已經成為了一個光電子行業,成果展示和交流合作的重要綜合平臺。

據瞭解,自2002年首屆光博會舉辦以來,此次光博會創造了會議規模之最、參會人數之最、專家層次之最,同時,還創下籤約金額之最。

在首日舉行的簽約儀式上,東湖高新區與烽火光通信一體化、聯易融第二總部等11個重點項目簽約,合計簽約金額近300億元。

其中,中國信科、烽火科技擬建設光通信一體化產業基地,主要包括光通信技術研發、系統設備製造、光纖光纜製造、服務器與存儲設備製造、5G產業鏈等板塊;天馬微電子擬投資建設一條顯示面板中試線,並以此項目申報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國內唯一一家供應鏈金融科技領域的獨角獸企業聯易融,和宇培國際控股,都不約而同在光谷佈局供應鏈金融,設立金融中心;高德紅外圍繞紅外探測器芯片和新型MEMS傳感器芯片在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能家居和智能駕駛等領域的應用展開技術研發與產業化……

這些項目聚焦於光谷現有的優勢產業,具有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長、社會效應好的特點,將共同做大武漢芯屏端網萬億產業集群。

當前,東湖高新區提出了“謀劃2049、規劃2035、計劃2021”,“三步走”邁向“世界光谷”的戰略步伐,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全力推進創新、富強和美麗光谷建設。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將聚焦發展動能之“新”,建國際化“創新光谷”;將聚焦產業發展之“芯”,建現代化“富強光谷”;將聚焦城市格局之“心”,建生態化“美麗光谷”。東湖高新區主要負責人承諾,將秉承為企業服務的宗旨,為所有簽約項目建設提供最優質服務,力爭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達產、早收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