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為何有大量的詩詞?雖受讀者喜歡,專家卻評價不高?

《紅樓夢》中有上百首詩詞歌賦對聯等,根據《紅樓夢》前八十回目中,有三十三回有詩、詞、聯、賦、歌謎等大量出現,而後四十回則較單一的詩聯,且水平數量相差明顯,也成為判定後四十回非曹雪芹所作的重要依據。

那《紅樓夢》裡為什麼有大量的詩詞作品?

首先曹雪芹不僅是個小說家,詩詞諸文體皆通。詩人敦誠是曹雪芹的好友,有詩評曰:“愛君詩筆有奇氣,直追昌谷破籬樊。”說其詩有李賀大膽奇特的風格。他由紀昀作序的《四松堂集》,有五首詩寫曹雪芹,在《鷦鷯庵筆塵》中其詩:“白傅詩靈應喜甚,定教蠻素鬼排場”,堪與與李賀相併論。

《紅樓夢》裡為何有大量的詩詞?雖受讀者喜歡,專家卻評價不高?

曹雪芹郵票

林黛玉的那一首詩:“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淒涼!”好一個秋風秋雨愁煞人,應情應景。白海棠詩也很美:「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香菱寫月三首,由淺到深得寫詩之趣。

其次詩詞這種種文學形式,短小凝鍊能更好地表達作者的感情。它們並非裝飾性文字可有可無。通過寶釵詠絮詞,湘雲的菊花詩等大量的詩詞作品,即符合書中人物貴族子女風雅之好的特點,又皆其文如其人——各顯其性格,也人如其文——十二釵判詞的命運特點,錦上添花相得益彰。

從「一把辛酸淚」言寫書之艱,到《好了歌》道世之悟空等,曹雪芹作為詩詞高手,將其感悟化作精句或作為第十二回中曲解十二釵隱語,豐富了小說內涵,緊貼書中情節效果非常好,其文采遠勝一般古典小說。

《紅樓夢》裡為何有大量的詩詞?雖受讀者喜歡,專家卻評價不高?

曹雪芹

再者,曹雪芹之所以在書中創作了大量詩詞賦誄等多種文學形式的作品,除了顯示映襯書中人物才情,更有洩懷才不遇之苦悶,或有花式炫技的私心。科舉時代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歷代文人仕途無望寫小說戲曲者,多自覺終非正道,一邊寫小說,一邊心有明珠暗投的不甘,總不免在書中表現一下自己的詩才。

紅樓夢》有曹雪芹自傳性,但自覺擺脫了自傳的侷限。作為仕途落魄的破落富貴子弟,自嘆「無材可去補蒼天」的他,除了文學,對於繪畫、書法、工藝、烹調、醫理,《紅樓夢》中都有涉及,但不比李汝珍在《鏡花緣》里長篇累牘地賣弄音韻之學,晦澀難懂無甚大用,缺乏新意的迴文詩,毫無意義。

曹雪芹此心投射在《紅樓夢》中,表現為賈寶玉不喜歡經仕致用之學,反倒喜歡吟詩作對這些風雅無用之學。他為《姽嫿將軍詞》敷衍了事,對晴雯的《芙蓉女兒誄》傾注真情,無不體現了作者對詩詞作品「用心為上」的原則。

在寶玉為林妹妹取表字時,探春指出他杜撰,他不以為然,憑什麼別人使得,我不可以?

《紅樓夢》裡為何有大量的詩詞?雖受讀者喜歡,專家卻評價不高?

乾隆《紅樓夢》抄本

《紅樓夢》八十回在乾隆年間在問世,當時沒有出版社收稿,於是以口碑方式講的講,抄的抄,傳的傳,引得世人追捧迅即流傳開來。所謂"世上一部才捧出,人間萬姓低頭看",倒暗合了賈雨村中秋詩之「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的不凡氣勢和自信。

關於《紅樓夢》裡面的原創詩詞是什麼水平,應當說其《紅樓夢》詩詞水平很高的。但一般研究古代詩詞的教授,卻少有說好的。

觀《紅樓夢》中的詞多為小令,少有長調曲,工於七律,對聯,因之懷疑他在詞上面略遜些。而且曹雪芹的詩詞,離開了書里人物就不那麼好看。若其詩才置於唐宋大家之中,則難顯其華採了。

而且書中詩詞為眾人物服務,未免受到諸多侷限,不能盡顯其才。梅花上的雪一樣,梅上雪,荷上珠,水中草,皆是美的。整體看來美麗,單獨看就遜色不少了。

《紅樓夢》裡為何有大量的詩詞?雖受讀者喜歡,專家卻評價不高?

木心

木心評價說《紅樓夢》中的詩,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

他的的意思是講,曹雪芹書中詩單獨看並不出色,流傳開來有困難。紅樓十二釵的判詞也寓意深刻,諸多伏筆離了書,寶黛之「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不過詩意淺薄的五律而已。

尤其林黛玉的《葬花吟》、《桃花詩》唯美浮華,結構上略微鬆散一些。但過於注重辭藻,有南朝的靡麗之風和晚唐五代的頹靡情緒。中秋夜史湘雲和林黛玉凹晶館聯詩,雖有「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之妙對,以樂景寫哀情過尤不及了。但如果理解為貴族少女,詩詞有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覺,正將其精緻華麗的沒落之柔弱審美寫到極處。

《紅樓夢》裡為何有大量的詩詞?雖受讀者喜歡,專家卻評價不高?

林黛玉

《紅樓夢》中的詩詞確實都是曹雪芹寫的,但為了刻畫人物形象“特製”詩,只能算作是黛、釵、湘等角色的詩,不必以詩人之才來苛求小說家。因之否定其水平,則未免過於苛刻了。

正如葉嘉瑩先生說:我覺得對真正的詩人之詩與小說中的詩要分別來看。古代的詩人詞人,像杜甫、李白寫的詩,蘇東坡、辛棄疾寫的詞,這些詩人、詞人的作品,如果說把《紅樓夢》的詩詞放在那些詩人、詞人中去衡量,它實在不能說是很好的作品。但這樣的衡量是不公平的,因為這不是曹雪芹自己的詩詞,而是曹雪芹的小說裡面的詩詞。而如果作為小說裡面的詩詞來看待,那我覺得《紅樓夢》中的詩詞是了不起的。

《紅樓夢》裡為何有大量的詩詞?雖受讀者喜歡,專家卻評價不高?

葉嘉瑩

還有人言說千古文章一大抄,認為曹雪芹也不例外,《紅樓夢》書中詩詞多是抄襲明未秦準八豔的。

曹雪芹受李商隱的詩影響頗深。書中既便有化用或借用前人的詩句之處,也僅限於單句,並融入自己的主題意境中,化腐朽為神奇,與那種用近義詞替換一二,詩意詞境完全照搬的拾人牙慧的抄襲之作,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的。

而體現曹雪芹詩詞水平和獨特之處,恰恰在於他善於「融梗」,尤其是化用李商隱的詩句,不僅有「留得殘荷聽雨聲」「寶釵無日不生塵」這樣顯化之句。堪比庾信之「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共春旗一色」,被王勃化用在《滕王閣序》中,成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千古名句。

《紅樓夢》裡為何有大量的詩詞?雖受讀者喜歡,專家卻評價不高?

殘荷

他更有秋雨秋窗題舊帕,黛玉為寶玉之情切,且喜且憂而題詩三首。而後淚盡燭干時焚帕毀稿,傾注了無眼相思血淚之情節,用畫面感的語境題詩瑧化了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之意。

而接下來那夜寶玉照例風雨無阻,去瀟湘館探望林妹妹,得送玻璃繡球燈而歸的情節,甜蜜而憂傷,更將「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兩句詩完美顯化。

所以不用懷疑曹雨學芹為作諸芳詩抄襲,他的功力早已出神入化,根本不會如此低劣。作為他原創詩詞作品,偶爾借用也小心翼翼地換字為金,將「枯荷」改成「殘荷」,其凋零之美更在李詩之上了。

參考資料:葉嘉瑩:《漫談〈紅樓夢中〉的詩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