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處於西南,理應是南方語系,為何普遍將西南官話列為北方語系

四川話,屬於西南官話的分支,即北方語系的西南次方言。以此來劃分的話,四川話屬於北方語系。四川地處中國西南,距離秦嶺淮河一線還有一段距離,從地理位置來看,本應受南方語系影響較大,為何會屬於北方語系?

四川處於西南,理應是南方語系,為何普遍將西南官話列為北方語系

​身邊有四川朋友的讀者也能感受到一點,當四川人說方言的時候,雖不能一字不漏的理解,但聽個十之七八還是沒問題的。曾經流傳過一種說法,南方人可以聽懂北方人的語言,但北方人一定是聽不懂南方人的語言。而四川地處西南,似乎全國人民都能聽懂,這就是問題所在。

四川處於西南,理應是南方語系,為何普遍將西南官話列為北方語系

​那四川地區形成西南官話的根本原因在哪?筆者認為這和四次人口遷徙有關。

第一次,公元前316年,秦國張儀,司馬錯舉兵攻打巴蜀,秦國滅蜀。之後將巴蜀人南遷至南越一帶。於此同時大量中原人遷入四川地區,於此同時帶來大量的北方方言。四川在秦朝時期也屬於流放之地,比如失勢的呂不韋就被親王流放至蜀地,這一時期促進了中原地區和四川地區的融合。

四川處於西南,理應是南方語系,為何普遍將西南官話列為北方語系

​第二次,三國兩晉時期。整個三國兩晉時期都是巴蜀人口流入的高峰期,劉備本身就是河北人,入蜀將荊州地區的上至文臣武將,下至士兵平民,大量遷入蜀地;加上隴西一帶長年戰事激烈外加饑荒,大批難民入蜀避難,史書稱有“十萬之眾”。整個四川地區再一次的進行民族融合,方言再一次變更。另外晉朝左思所寫《蜀都賦》,註解引用《地理志》時已經提到,“言語與中國同”,說明這一時期的蜀漢語言已經和中原地區有很高的相似度了。

四川處於西南,理應是南方語系,為何普遍將西南官話列為北方語系

​第三次則是唐朝,史書中記載“唐衣冠之族多避亂在蜀”。唐宋時期蜀中31個大姓,有20個大姓是在唐朝遷入蜀漢,這也足以說明唐朝時期,大量人口遷入四川。唐僖宗在蜀避難時期,在四川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科舉,這也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原語言與四川語言的交流。唐朝作為我國文化發展的巔峰時期,文人墨客入蜀更是成為一種文化現象。從初唐四傑王勃、盧照鄰、駱賓王、楊炯,杜甫的祖父杜審言、沈全期、劉希夷等都有入蜀經歷。張說、王維、孟浩然、崔顥、高適、杜甫等無不在蜀地留下過手記,李白,陳子昂更不用說,本身就是蜀人。文人墨客的大量來往,對四川語系的形成也是有一定的影響。

四川處於西南,理應是南方語系,為何普遍將西南官話列為北方語系

​第四次則是著名的“湖廣填四川”,清初大量移民遷入巴蜀之地,這是最後一次大規模人口遷移進蜀地,在清中期基本確立了現在的四川方言,標誌著我們現在聽到的四川話基本形成。

四川話形成的歷史,本身是一巴蜀地區的土著語言為基礎,只不過巴蜀甚至整個雲貴川地區受到北方語系影響較大,四川方言曾長時間與中原官話保持一致。宋明時期找回自己本身的特點,再到清朝“湖廣填四川”最終形成現在四川話的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