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国演义》要“尊刘贬曹”?

曹孟德青梅煮酒论英雄


《三国演义》里的“尊刘贬曹”,在其成书之初就已经存在了,其背后有着民间导向、史书寄托、作品性质、后人增删等多重原因,需要综合考虑。

先来讲讲“尊刘贬曹”的民间基础

“三国”题材的故事在三国末期、两晋时代就很火热了,除了《三国志》等正史记载,还出现了大量的野史杂文,比如晋代人郭冲就写了“条亮五事,隐没不闻于世者”,后来的“空城计”就是出自于郭冲的记载里。

可以看到,在当时诸葛亮等刘备势力就已经很受社会欢迎了。

这些野史杂文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没有收录,而南朝裴松之注解《三国志》的时候,都把他们列在了相应的条目下,以便读者自己甄别。

因为《三国志》是以“魏”为正统的,所以不会贬低曹操,曹操的很多“黑料”都是在这些野史杂文当中。

这就给后来“尊刘贬曹”的态势打下了基础。

在唐代时期因为安史之乱的缘故,杨国忠、安禄山等权臣军阀导致了国家的衰乱,所以很多文人开始用既是权臣又是军阀的曹操来映射这段时事,在诗歌作品中表露了“贬曹”倾向。而“诗言志”传统下,诗歌在古代文学中有着极高的地位,这就给曹操人物形象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说明文人阶层中很多人不再认为曹操是英雄。

在宋代,“尊刘贬曹”的倾向变的十分明显,在《东坡志林》当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场景:

闻刘玄德败,顰蹙而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畅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

这是宋代说书现场,百姓在听到“曹操兵败”和“刘备兵败”时候的不同反应,在民间的情绪中,已经形成了“尊刘贬曹”的基础。

元朝时期出现了一本《全相三国志平话》,也叫做《三分事略》,是三国故事的第一次成书,质量虽然不高,但后来《三国演义》中基本的故事都已经存在了。

再来说说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候所作的工作

这一点分作两部分来谈:

传说当中:

罗贯中有一个身份是出版商,想要写一本小说来出版赚钱,于是做了一次调查,想要看看民间对什么样的题材感兴趣。因为当时听书的群众以男性居多,所以得出的结果是以“三国”为题材的战争故事最受欢迎。

罗贯中基于此结果,在历史记载、野史杂文,迎合民间兴趣之下,创作出了《三国演义》。

这是罗贯中写三国故事的一个传说,真实性有待考证。但从中可以看到,《三国演义》在创作之初已经吸收了民间“尊刘贬曹”的倾向。

史料当中:

罗贯中其人是否是真实姓名,现在有不同争议,但其取得《三国演义》著作权是因为现今留存下来的第一部《三国演义》,我们称它为嘉靖本,在这本书中记载着这样一句话:

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

所以有些人认为,罗贯中其实只是“三国故事”某一阶段的编纂者而已,并不是最初的作者。但其成书年代最早不过元代,这时候民间“尊刘贬曹”的倾向十分明显,《三国演义》作为通俗小说在民间流传,必然是受到了该倾向的影响。

时下流行的《三国演义》是哪一版本,“尊刘贬曹”倾向如何?

当下社会最流行的《三国演义》是由清代康熙年间,毛宗岗父子编纂的。他们对罗贯中等人留下来的版本进行了删改。比如将题目变成对偶的上下两联,为小说配备诗词等等,像那首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出自明代杨慎所作的《临江仙》,也是这个时候才成为了《三国演义》的卷首语。

毛氏父子对《三国演义》最大的改变就是删去了很多关于曹操的正面描写,既然有了“尊刘贬曹”的倾向,那就应该让这种倾向更为明显,才能使得主题更鲜明。所以我们看到刘备兵败之后携民渡江的情节,却不知道曹操撤退的时候也是以军队保护百姓的。

这一版《三国演义》的流行,让“尊刘贬曹”成为了最流行的基调。

正史记载中的“尊刘贬曹”变化以及原因

“尊刘贬曹”的形成,其实背后就是曹操与刘备的正统之争,谁能代表汉家天下,谁是乱臣贼子。所以,正统被颂扬,乱贼被贬低,这是这一倾向的缘由。

在宋朝之前,史学里一直是以曹操为正统的,因为汉献帝在许昌,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或者说“奉天子以讨不臣”。后来曹丕通过禅让合法地代汉自立,晋代又是通过这一方式从曹氏手中取得天下,一系列的环节没有问题,所以是正统地位。

刘备的身份是有问题的,他自称“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玄孙”,也就是说,刘备在十七代人之前,和汉献帝是一家。这样的关系和今天社会里两个同姓的陌生人差不多。所以他的正统地位根本就不存在。

问题出现在两宋时期,尤其是南宋。

众所周知,宋朝被北方游牧民族欺负地很惨,皇帝都被抓去了,只能偏安东南。这就导致了宋朝朝廷、文人、民众等各个阶层对北方是军阀势力有一种深厚的厌恶,所以曹操背了一个黑锅,正统地位被取消。

而南宋同样不满于偏安东南,所以孙权背了第二口黑锅,不能代表正统。

只有刘备,身处西南,又致力于北伐,契合了各阶层的诉求,所以被抬高到正统地位上,作为一种精神的寄托。比如朱熹等大儒都认为刘备所代表的的蜀汉才是正统,就是因为契合了其理想。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南宋时期因为对北方游牧势力的妥协、赔款等等屈辱行为,对内的盘剥比较严重,所以民间希望有一个“仁德”的君主来统治,这也是刘备的名声在民间如此之好的原因之一。

综上:

《三国演义》里“尊刘贬曹”的形成,首先是因为史传记载的出现,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其次是因为历史原因所形成的民间、文人倾向,最主要的是其作为通俗小说需要迎合读者口味。

这多重原因的作用下,使得“尊刘贬曹”成为了《三国演义》的根本基调。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待晓儿


罗贯中从自己的政治理想出发,加上长久以来的传统影响,在创作《三国演义》时表现出“尊刘贬曹”的思想。由此,曹操便几乎成为“好雄”的代名词。罗贯中贬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迄今,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断,归纳起来大概有四种不同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罗贯中贬曹是出于封建正统思想。历史学家郭沫若、翦伯赞都持此观点。郭沫若在《替曹操翻案》等文中指出:自宋以来,在所谓“正统观念”确立后,曹操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却蒙受了不白之冤。自《三国演义》风行后,差不多连三岁的小孩都把曹操当成坏人,当成一个粉脸的奸臣,这实在是对历史的一大至曲。

《三国演义》是本好书,我们并不否认,但它所反映的是封建意识,我们就更没有办法否认。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根据这种意识来评价人物,并不是存心至曲。但是今天,我们的意识不同了,“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曹操宽柱地徴了一千多年的反面教员,我们要替他恢复名誉。

翦伯赞《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一文认为:在否定曹操的过程中,《三国演义》的作者可以说尽了文学的能事,《三国演义》简直就是曹操的“谤书”。《三国演义》的作者不是没有看过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く三国志>注》。他看了、両且看得很存组。他知道曹操并不如他说的那样坏,那样愚盡无能,但是为了宣传封建主义正统历史观,他就肆意歪曲历史、贬斥曹操。因此,只有打倒《三国演义》,才能为曹操翻案。

第二种观点认为,罗贯中贬曹旨在暴露其道德的丧失。当代学者刘知渐、程一中和谭洛非等人持此看法。刘知渐《罗贯中为什么要反对曹操》一文指出,“尊刘抑曹”思想其实反映了人们对道德的渴望。文章认为罗贯中塑造曹操形象,既写他非凡的军事政治才能,也写他的极端利己主义。《三国演义》通过曹操形象,刻画出统治阶级的残暴本质。程一中先生《重提旧案说曹操》一文说,《三国演义》的贬曹倾向源头古老,从古至今,人们在看到曹操历史功绩的同时,也没有掩盖他的酷虐奸诈。

揭露曹操的酷虐奸诈,正是历史上人民反暴政的生动体现,决不是简单地为了宣传“正统”。罗贯中“仁政”思想,而不是封建正统史观,罗贯中笔下的贬斥曹操是出于儒家的“王道曹操是“好雄”而不是“奸臣”。谭洛非先生《历史、道德评价的悖理与传统文化心理》一文也认为,《三国演义》贬曹是道德的需要,即曹操不讲仁义道德,只讲权术机诈,而这些发展到极致,必然是残暴和奸诈,故罗贯中批判曹操不讲信义仁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好恶。

第三种观点认为:罗贯中贬曹的原因是其要在作品中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因此,一切故事、人物的塑造都需要围绕这一核心进行。罗贯中的政治理想是什么呢?通过《三国演义》可以知道,他将刘备塑造成一个理想的“明君”讲究封建纲纪、爱民如子、仁义道德、爱情人オ等,而作为反衬,自然要塑造一个与之对立的人物,这个人自然就是曹操,这就是“贬曹”的原因。

他把曹操描写成“奸臣”:奸诈、刻薄、谋逆、残暴、为满足私欲不择手段等完全是为了衬托刘备。但他不能回避的是,历史上曹操毕竟相当有才华和能力,因此在写曹操“坏”的同时又不忘表现其卓越才干,这样的处理手法就使得曹操的形象丰满,有血肉,充满立体感。

第四种观点认为“罗贯中贬曹”是个误解,罗贯中并没有贬曹的倾向。因为《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给人的印象是东汉末年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军事家,是有志于除残去秽、定乱扶衰、统一北部中国的英雄。罗贯中之所以过多描写他的缺点,是为赋予他多方面的、色彩分明的英雄性格。

《三国演义》既没有“歪曲历史”、“丑化曹操”,当然也就不存在为什么贬曹操等一系列问题了,只不过是因后人带着感情色彩去品读原著、评价历史人物的缘故罢了。


俗世指南


三国志是以曹魏为正统的,三国演义则是以蜀汉为正统。

历史上文学作品以谁为正统,受到当时政治和思维环境的影响。

陈寿是晋代人,晋的正统性来源于曹魏禅让于司马氏,曹魏的正统性来源于汉献帝的禅让。如果以蜀汉为正统,则必须否定汉献帝禅让曹魏的正统性。

因此三国志为了政治正确只能是以曹魏为正统。

那么三国演义为何又发生了变化?

三国演义成书于明朝,是在大量民间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

在明朝之间,中原百姓长期遭到外族入侵,在南宋时期,先后与金、元对峙达一百五十二年。在此阶段,南方汉族文化产生出一种北方夷人,南方正统的观念,这种观念逐步融合进历史认同中,就开始塑造一批正统+南方+正义的英雄人物,并形成故事开始流传。

到了明代,明完成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伟业,其正统性来源于汉族的民族性,这很容易被指代为汉王朝血统的正统性。

因此,一方面在取材上,原有的故事内容,已经产生了偏向蜀汉的内容。

另一方面在政治的意识形态上,明代人也更加接近蜀汉集团。

第一政权发展位置上同处于南方。

第二蜀汉认同与汉族认同容易统一。

《三国演义》尊刘贬曹并不奇怪。


一起来习佛


刘备是汉室的宗亲,中原以汉人居多,后世以汉胡相争,汉人写书不写刘备是好人,写谁,听三国,刘备好向就关羽死后,杀了几个手下,平时连百姓都不伤害吧?曹操可没少杀人刨坟吧?孙权更没少刨坟杀人吧?


留顺248


实际上《三国演义》“尊刘贬曹”它有一个历史因素在里面。

说三国就不得不提一下陈寿的《三国志》,但是呢,《三国志》里它就没有刻意贬低曹操的内容,这是因为它是史书,需要站在一个比较公平的角度。而《三国演义》是取悦老百姓的故事,这两者之间的写书目的就很不一样。

其次是因为这两本书创作时间整整差了约一千年。“尊刘贬曹”是作者包括老百姓经过历史变迁而产生的思想变化。

思想萌芽在三国时期

因为曹操在位期间的政策倾向就与传统的儒家政治理念、制度形态和道德标准有违。

而且可以从曹操起家经历看出来,他这个人出道就和董卓、袁绍、吕布等等这些人打交道,而这些人什么性格?

谁拳头大,谁就是老大。他们都是崇拜权势的人,而权势的核心就是不择手段达到目的,相反道德倒是其次了。

再加上曹操在位其间“挟天子以令诸侯”,铲除异己,大量使用严刑厉法。

因此,老百姓对他这种人就很厌恶。

反观刘玄德,他是打着“匡扶汉室”的牌子,在加上他个人本身就是个厚德之人。自然受人喜爱。

宋朝时“曹贼”形象深入人心

首先我在前面讲到曹操也是权势之人,这些权势之人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占据一方领土,形成自己的势力范围。

宋朝在经历了唐朝末年的内乱以及五代十国时的战乱纷争后,不论是上到朝廷还是下到百姓都是希望好好过日子,不要再动荡再打仗了。

所以作为三国时期最强大最爱搞事情的代表魏国曹操,该被他们这些爱好和平的人喷。

再加入宋朝娱乐生活比较丰富多彩,百姓对于戏剧、说书的需求非常大,因此有些曲目自然受到艺术加工,一场戏总有好坏之分,只有正义和邪恶的冲突才能引起老百姓的强烈反响。

于是情节上,肯定要抬刘备,贬曹操。

前面是历史的原因,下面几个观点是对罗贯中本人原因的推测。

作者罗贯中的封建思想作祟

罗贯中本身是受封建正统思想教育的人,所以说这《三国演义》里反映的也是封建意识。

比如说老百姓总是喜欢刘备讨厌曹操,但从没有人去指责过罗贯中书中女人悲惨的命运。

比如刘备妻子,甘夫人、李夫人,刘备这人虽是正面人物可他对老婆可没什么良心。

比如貂蝉比如甄宓都是政治上的牺牲品。

可人人都在赞颂英雄,却没人提起她们。

这还不是因为封建统治下的正统观念让女性不受到广大百姓的尊重吗?

这都是因为思想观念不同。

所以到了今天来看,我们不再觉得曹操是个反面角色,反倒觉得刘备是个伪君子。

翦伯赞在《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的文章中就讲到:“《三国演义》就是曹操的“谤书”。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之前,他有看过《三国志》看过正史,他甚至知道曹操不像他写的那么坏可他还是写了,这就是为了宣传封建主义正统历史观。

书中主要指责曹操的道德丧失

有很多人认为罗贯中主要是贬低曹操的道德丧失。

比如刘渐知在《罗贯中为什么反对曹操》里就说到“尊刘抑曹”就是为了表达人们对道德的渴望。

《三国演习》中,罗贯中不光写了他的极端利己主义——“宁可我负天下人,也勿让天下人负我。”也写出了他非凡的军事政治才能,甚至写出曹操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诗人。

他在写曹操时既没有掩盖他的历史功绩,也没有刻意揭露他的残酷狡诈。

罗贯中宣扬的是他个人的“德政”思想,并不是反映封建正统。

谭洛非在他的文章《历史、道德评价的悖理与传统文化心理》中也认为,在《三国演义》中贬低曹操是道德理论上的需要,就是说曹操根本不讲究仁义礼智信,只讲权术阴谋,而这些思想行为都发展极致后,必然是狡诈和残暴的。因此罗贯中批判曹操的卑劣道德,也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百姓的好恶。

也可以说罗贯中他内心根本就没有去主观的去表明立场,只是因为老百姓的好恶,当时读者的好恶。“尊刘贬曹”的只是我们这些读者。

“贬曹”是一种误解

还有一些人认为,“罗贯中贬曹”其实是一个误解。

纵观《三国演义》全书,曹操给人的印象都是在东汉末年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政治家还有文学家、书法家。

不论是曹操刚举孝廉任职后,严令法则,不顾仗杀宦官还是献宝刀刺杀董卓,为民除害。

这些情节都表现了曹操的勇气和智慧。

所以总得来说,还是那句话:“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李微光呢


《三国演义》为什么要“尊刘贬曹”? 《三国演义》真的存在“尊刘贬曹”吗?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论,但从来没有令人信服的结论。也许,这是一个伪命题,是我们想的太多了!而罗贯中,他的想法很简单,他考虑的只是作品的销量…!

一、《三国演义》是一本纯商业小说,它不是史书。

《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对作者来说,小说首先要考虑的是销量,没人看的小说是没人会写的。小说要吸引人,就必须要有冲突、有悬念、要虚实结合。

刘备是农民出身的皇裔,是中山靖王之后。他以皇室宗亲的身份起兵,并喊出“匡扶汉室,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口号,以刘备做为小说的主角,符合当时人们(元未明初)的观念。使小说更易于被人们接受

另外,《三国演义》中重点打造了关羽、诸葛亮等明星人物,目的也很明显。就是为了增加小说的精彩程度,从而提高销量。

二、假设《三国演义》不以刘备为主角。

1、以曹操为主角。

曹操的魏国在三国中,本来就是最强者。如果以曹操为主角,那故事就会缺少悬念,而且小说会很短。

曹操先“挟天子以命诸侯”,魏国后来又逼退了汉献帝。这些在封建社会中都是大逆不道的事情。而小说是要迎合大众的喜好,是要扬善惩恶的。所以不能以曹操为主角。

所以,《三国演义》的主角不能是曹操!

2、以孙权为主角。

孙权的地位是靠父亲孙坚、长兄孙策拼杀回来的。孙权只是个官二代,而且在三国中孙权的东吴一直处于守势,周瑜、鲁肃等明星人物又早亡。不论是从哪方面看,东吴在三国中都是毫无疑问的处于配角地位,不可能成为小说的主角的。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以刘备的蜀汉为主角,纯粹是为了使小说更有看点、更精彩。

三、《三国演义》中并没有贬曹。

曹操虽然不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一主角,但他是当仁不让的第二主角。在书中,我们可看出曹操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在官渡之战中,他以弱胜强,击败了强大的袁绍,大破乌桓,率先统一了北方。后又破袁术、灭吕布、降张绣、逐刘备。他的军事才能是刘备、孙权所不及的,这点在书中表达的很清楚。

曹操任人唯才、礼贤下士。在三国中曹操可谓是人才济济,非东吴、蜀汉所能比。关羽的千里走单骑、赵子龙的长坂坡救阿斗,都是曹操因为爱才,而网开一面,不然关羽、赵云早就遇难了。作者通过这些案例反衬出曹操对人才的喜爱。

所以,《三国演义》中并没有贬曹。但是,曹操在书中始终为第二主角,他不能抢了第一主角的风头啊。经过作者在书中,巧妙的设置了对立、冲突。使我们觉得曹操是“奸”、刘备是“仁”、孙权是“庸”、诸葛亮是“智”。这就是作者的成功之处,也是《三国演义》能流行不衰的原因了。


波特hz


正统需要延续,迎合统治者需要,毕竟谁也不喜欢被别人推翻,励志,刘备宽厚爱民,曹操奸诈残忍,老百姓自然喜欢刘备这种,弱小胜过强大正义胜过邪恶。





一条老书虫


我自己的观点,如果三国演义不这么写,从曹操的立场写的话,就没有这么精彩了,刘备无论从“创业”还是到建国,都无法根魏国比,如果从曹操的立场写,完全就是在平乱,“三国”这个词就没有了。从历史角度讲,三国时期和宋,辽,金鼎立时期也非常相像,结局也差不多。所以罗贯中从刘备集团的角度讲叙当一强两弱对立时应该采取什么策略来维持自己的生存甚至消灭其他两势力!




玩世不恭的男人


中国传统思想来讲,就讲究正统,名正言顺,刘备自称皇帝血脉,当然正统了,他曹操是外姓,丞相,及时当上皇帝了也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一直没自称皇帝,刘备打江山其实为自己打江山,也不是为汉献帝,刘秀一样,不过曹操确实保住汉朝江山几十年,汉献帝确实一个很没有能力的人,成了曹操的玩物,一颗棋子了,古代人讲究忠孝,所以尊刘贬曹了


二郎lns古今通


刘备出身于皇族远支,到他这代已经没落到要靠织席贩履为生了,其父早亡,时不时的要靠其叔父周济。曹操的家庭可以说是既高贵有低贱,高贵是因为他的祖父是中常侍大长秋,是皇帝皇后身边的近侍臣,其父据说也用钱捐来个太尉之职,可以说家中很有财势;低贱是因为曹操终究是宦官家庭出身,这还是挺让人瞧不起的。刘备,曹操的出身要和袁绍马腾那种四世三公,世代簪缨的名门望族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此二人早年即有远大志向。刘备小时尝言,自己若为天子,当以门前楼桑树为车盖,后在家乡招募义军,镇压黄巾起义,还曾因拒交贿赂而辞官而去。曹操早年做洛阳北部尉时,不畏权贵,棒杀提刀夜行的蹇硕之叔,在任济南相时,他并不像其他官员那样阿附权贵,反而罢免了不少阿附权贵的贪官污吏。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草草虽出身于宦官家庭,却与宦官的对立面——外戚何进共同谋划如何铲除中涓之祸,而且语出惊人,并且意识到由于何进的无谋必然招来天下的大乱。实践也证明曹操的预料是正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