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半被罰655萬元 原董事長落馬“激進”廣州農商行回A前景不明

一年半被罰655萬元 原董事長落馬“激進”廣州農商行回A前景不明

激進擴張的發展策略讓廣州農商行內控風險不斷暴露

出品:每日財報

金融監管持續加碼,地方性中小銀行風險內控風險逐漸暴露。原董事長落馬、屢收罰單……擬回A股的廣州農商行麻煩事真不少。

廣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農商行)於2009年在經銀監會批准後正式開業。其前身是始建於1951年的廣州市農村信用合作社。截至2018年底,廣州農商行以7632.9億元的總資產,位列全國農商行第四。

繼2017年登陸港股之後,廣州農商行積極推進回A股。今年3月15日,廣州農商行發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發行不超過15.97億股,每股價格1元,佔發行後總股本的14%,其所募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該行核心一級資本,提高資本充足率。

今年是農商行排隊IPO的高峰,目前滬深兩市共有16家銀行處於A股IPO排隊名單中,其中11家為農商行。廣州農商行港股表現平平,而在申請回A股的關鍵時刻,屢屢爆出管理、內控問題。廣州農商行“帶病”回A前景如何??

1

問題頻發 屢次被罰

近年來,廣州農商行採取加速擴張策略:

2018年12月27日廣州農商行發佈公告稱,擬與本行一致行動人出資人民幣58.76億認購潮州農商銀行股本19.59億股;此外,2018年廣州農商行曾計劃在廣州發起設立理財子公司珠江理財(擬註冊資金不低於10億不高於20億),擬持股不超過49%,並引入戰略合作者;廣州農商行曾計劃發起設立債轉股實施機構珠江金投(擬註冊資本達100億元),擬持股不超過65%並引入戰略合作者。

激進擴張的發展策略讓廣州農商行內控風險不斷暴露。

10月底,銀保監會官網顯示,廣州農商行因違規向客戶收取服務費,被銀保監會廣東監管局罰款65萬元。

有媒體統計顯示,這已是自去年5月以來銀保監會對其開出的第9張罰單。因貸後管理不盡責、貸前風險預估不足、流動資金貸款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等問題,廣州農商行已總計被罰約655萬元。

此外,廣州農商行也遭遇人事“巨震”,8月23日,廣州市紀委監委發佈消息王繼康因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在7月21日,廣州農商行公告稱原董事長王繼康因工作調動原因,請辭執行董事、董事長,此舉被猜測意在減少王繼康落馬對該行的負面影響。據悉,王繼康自2009年擔任廣州農商行副董事長、行長,至2013年出任董事長,管理該行超過十年。

2

減值損失急劇增高

經過幾年發展,廣州農商行已經成為廣東省資產規模最大的地方性銀行,截至2019年9月末,廣州農商行資產總額7701.29億元,增幅迅速,負債總額7057.66億元;實現淨利潤51.23億元,同比增長5.83%;資本充足率14.05%。

據2018年年報,廣州農商行2018年同業業務小範圍收縮,貸款和存款業務增長較大,客戶貸款餘額為3344.39億元,同比增加21.22%,存款餘額為4971.97億元,同比增加10.70%,特別是公司貸款餘額增幅明顯,2018年底為2261.57億元,同比增加27.56%。

截至2018年底,廣州農商行不良貸款率1.27%。撥備覆蓋率為276.64%。值得注意的是,不良下降的背後,廣州農商行減值損失卻達到了59.70億元,同比增長657.62%,其中信用減值(應收賬款減值)損失達到了58.30億元。

在鉅額資產減值的影響下,2018年的利息淨收入為132.72億元,同比增加13.49%,營業收入為206.67億元,同比增加53.53%,但淨利潤為68.32億元,和2017年相比,僅增加15.97%。

今年上半年,信用減值損失依舊巨大,為21.53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