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品牌,每年40亿杯,160万颗树!何时向一次性杯子说“不”?

今年,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先后就生活垃圾管理,进行修法或立法,这使得当地的垃圾分类正式进入了“强制时代”。


一些城市不仅对居民的生活垃圾投放行为进行了规范,在一些相关的地方法规和条例中,还明确了“商家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餐饮用具”,以此来减少垃圾的投放量。


然而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一次性制品的使用仍然非常普遍,特别是随着外卖、外带模式的兴起,一次性餐具、一次性纸杯的使用,变得更加频繁。

我们的记者在调查中就发现,在很多连锁食品企业中,一次性纸杯的使用,已经成为了一个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城市的环保劲敌:泛滥的一次性餐具

记者来到一家连锁餐厅,点了一份牛肉饭套餐,其中有一杯饮品,当记者询问是否可以使用自己的杯子时遭到了拒绝。

记者:我的饮料可以装自己杯子里吗?
吉野家餐厅服务员:不可以。
记者:我自己都带了杯子不是浪费吗?


吉野家餐厅服务员:不管浪费不浪费都必须用我们自己的杯子。

记者:就不能直接我自己的杯子还非得用你们的杯子装一下?

麦当劳餐厅服务员:它没有杯量。

走访中,记者发现商家允许消费者使用自带杯的寥寥无几,即使允许也要用本店纸杯子装好再倒入消费者杯子,纸杯子依然不能减少。记者随后又走访了其它几家麦当劳餐厅,都存在同样的问题。一次性杯子使用后便丢进了垃圾桶。

一个品牌,每年40亿杯,160万颗树!何时向一次性杯子说“不”?

记者:我是想着能够节省一个杯子,没那么浪费。
麦当劳店员:要每个人来了都跟我们这么说,我们这杯子都不用订了,对吧?肯定到哪有哪的标准,我们有我们的标准,对吧?我们的售卖的机制就是这样的,就要使我们的杯子。

北京某奶茶店店员:现在都是商家在提供这种杯子啊。

以国际某知名快餐连锁企业为例,它在中国门店的数量为5910家。据介绍每个店每日销售近1000杯饮料,那么,平均一天一次性杯子的使用量就达600万个。以此推算,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纸杯数量预计高达20亿个。以星巴克为例,它每年用掉的40亿个纸杯,需要有 160 万颗树制浆。而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说法,制造这些一次性纸杯所排放出的温室气体,等于三万辆小轿车行驶一整年的排放量

一个品牌,每年40亿杯,160万颗树!何时向一次性杯子说“不”?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不少消费者认为自带杯不方便还是愿意用商家提供的纸杯。

消费者:我觉得自带杯挺不方便的 我买完就直接去工作了 有时候也很着急 一买就买很多杯。
消费者:我觉得还是不方便吧。
消费者:如果携带方便的情况下,商家也鼓励的话,还是愿意的。

含塑纸杯回收价值不高 纸杯去向何处

由于方便省事,一次性纸杯在我国使用量巨大,那么大量的纸杯是不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呢?记者继续开展调查: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消费者如何处理用完的纸杯,大部分消费者表示直接丢到垃圾桶里,只有一小部分消费者会倒掉杯中的液体丢入可回收垃圾箱。

消费者:我一般就直接丢到垃圾桶。
消费者:咖啡渣倒掉之后 然后再把它丢到垃圾桶里。

北京市某废品收购站工作人员:这种杯子是湿的,太脏了,没人要,这种杯子如果是干净的,可以当纸张卖,便宜。

废品收购人员:你要是多了就没人要了,一星半点的还能带点

一个品牌,每年40亿杯,160万颗树!何时向一次性杯子说“不”?

纸杯子给我们的印象是纸做的,应该可以回收,但是回收纸张的人却不愿意收,这是为什么?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介绍,把它叫纸杯,然后我们为了让它的这种防渗的这种性能,包括它的强度,这些性能提升,我们还给它贴一层塑料的薄膜,那么这种情况下,其实它是一个复合纸品,你把它当作纸去回收,当中的那些塑料就会对它纸的回收就会形成严重的干扰。


一个品牌,每年40亿杯,160万颗树!何时向一次性杯子说“不”?


原来,纸杯中有一层膜,是一种叫聚乙烯的高分子材料,也是塑料的一种,可以防渗漏,所以,一次性纸杯既不能当做纸也不能当作塑料来回收。即便有回收也要把纸杯里的膜和纸进行分离,才会有回收价值。还要不带水清洗干净后回收。可是分拣储存纸杯和分离纸与塑料的成本很高,对于废品回收人员来说,一次性纸杯回收费时费力又占地方不赚钱,所以回收热情并不高。


回收人员:打不成纸浆,没人要。
回收人员:里面杂质太多,现在人工成本太高没法回收。

由于回收成本高,纸杯最终只能当作垃圾焚烧。

北京环卫集团垃圾资源化处理公司总经理沈凤武表示,我们在湿垃圾的厨余部分会含有一部分纸杯,经过发酵以后再把再送到焚烧厂烧掉。
在过去8年里(2007—2015年),以北京为例,垃圾被焚烧的比例从2.39%上升到26.5%。生活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占有相当大比例,但由于回收下游产业链不足导致一些可回收后的垃圾依然进入垃圾焚烧厂。专家表示,因为纸杯中含有塑料,塑料焚烧时会产生二恶英,所以垃圾焚烧应该尽可能的减少有害物质燃烧。

E20研究院院长薛涛认为,过于奢侈的生活,又不能被商业的正常的循环给用掉,然后成为了公共服务的负担。所谓它是低值垃圾,它就不具备我们说,商业上自动循环可以做产业的,就是它本身的价值来决定。

一个品牌,每年40亿杯,160万颗树!何时向一次性杯子说“不”?


分拣难、重量轻、占地方,很多回收企业不愿意做这样的产业,目前全国做回收纸杯子的企业聊聊无几。北京昌平的一家垃圾分类企业以上门回收的形式从居民手中收购废品,将纸杯分拣出来和其他纸类一起打包卖给下游造纸厂,但企业表示没有政府补贴也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何时向一次性杯子说不?

据了解,目前我国能做纸杯回收业务的企业在全国非常少,原因多其在于物流、分拣以及仓储部分成本高、回收价值低。有很多企业表示,如果能解决前端分选难题并降低成本,纸杯回收是有市场前景的,那么纸杯子等一次性制品的回收利用到底该由谁来负责呢?

咖啡商家出了一项鼓励政策,如果客人用自己的杯子可以减掉4元钱。但并不是所有的商家都有这样的优惠政策,以我所在的商场为例,我粗略的算了一下,有20几家饮品店,可是对消费者有鼓励政策或拒绝使用一次性杯子的商家却寥寥无几。那么这些大量被产生的纸杯到底应该谁来承担这个社会责任?

一个品牌,每年40亿杯,160万颗树!何时向一次性杯子说“不”?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E20联合研究院副院长薛涛介绍,产品设计中间的东西是否能够促进回用,增加它的循环包括复合性的东西,材料的使用是不是应该减少?有些产品是不是更简单的利于后端的回收利用?那么这些东西就是绿色制造。

薛涛强调产品从最初设计就应该考虑回收利用,从源头把关,例如可降解杯子或者餐盒的使用。使用一次性用品的企业应该承担更多的环保责任。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E20联合研究院副院长薛涛表示,从前端它自己的产品的完善,到它服务链这中间一些商业模式设计,来促进整个垃圾减量。

一些专家指出,要防止商家成本转嫁,将一次性制品费用转嫁给消费者,应从政策上指引和促进生产企业和使用一次性制品企业加强回收利用。

一个品牌,每年40亿杯,160万颗树!何时向一次性杯子说“不”?

中国人大教授朱芬芬介绍,比如商场或者是公司附近,大量扔这个东西的地方去建立回收点,这样的话会有利于你的回收体系的建立的。那么回收体系建立好了,你后面的会成本应该会控制一些。

在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对一次性制品形成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特征。专家建议消费者也要转变观念,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认为,一次性纸杯应该采取的一个策略是什么?就是能不用尽量减少使用,就是在源头我们就避免去使用它。如果你在家里面你如果使用了,那你就可以多次使用,让它延长它的使用寿命,未来我们源头减量,然后循环利用,这样的一个方向上面去转型。

尴尬的一次性纸杯

在北京,作为国内首部以立法形式规范垃圾处理行为的地方性法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修订备受社会关注。而今天,正好是这份修正案征求社会意见的最后一天。

我们也注意到,条例中的第26条第一款修改为:“餐饮经营单位和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餐具,并应当设置醒目标识。”这也意味着,这项《条例》一旦通过,各商家则有责任和义务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无论是政府、商家、厂家还是消费者,都不应该忽视纸杯的回收利用,小纸杯大文章,它的使用和处理方式代表着我们是否践行绿色的环保理念,那就是,环保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