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這條“圪料”街大有來頭

說起呼和浩特的街道名稱,那可真是五花八門,有來自方言的,有來自名人典故的,還有因建築所在而命名的。儘管有些街道的名字隨著城市的建設發展而改變或者消亡,但追尋其中的含義卻是十分有趣。呼和浩特就有這樣一條源於當地方言的老街——圪料街。

呼和浩特舊稱歸綏,是歸化城與綏遠城合併而成的城市,歸化城建立時間早於綏遠城,故稱歸化城為舊城,綏遠城為新城。舊城的街道可以總結為“三灣四灘一圪料,大街十八零半道”,其中這“一圪料”就是指圪料街,今席力圖召前門至小東街南口一帶。

外地人或者對方言不熟悉的人聽到“圪料”難免會疑惑,但熟悉方言的朋友肯定能明白“圪料”的含義,“圪料”在呼和浩特方言中意為“歪歪斜斜、彎曲”,從街名就能得知,“圪料”街不是一條筆直的街道。

呼和浩特这条“圪料”街大有来头

圪料街從席力圖召開始,向東北方向延伸,通向小召,街長220米,寬6.3米。

圪料街兩側房屋全部為磚木結構,以四合院居多。據有關史料記載,圪料街形成於清中期歸化城召廟建設的頂峰時期。呼和浩特的召廟之多,有“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個免名召”這樣的說法,這一時期,席力圖召和小召周圍的一些街巷民居多數為廟產,租給老百姓,每月由喇嘛上門收租。清末民初,一方面,戰亂給召廟帶來極大的衝擊,一些召廟不得不變賣房屋地產,維持開銷,另一方面,大批晉商“走西口”進入歸化城,許多成功的晉商在繁華的召廟周圍置地建房,尤其是在席力圖召和小召之間,形成各自無規劃的建築,兩端街道口處又南北錯落,無法取齊,就成了一條好似軲轆把形,彎曲不直的街道,於是當地百姓就給它起了一個頗有情趣的名字叫“圪料街”。

“圪料”也是山西方言,從明朝中期至民國初年四百餘年中,無數山西人、陝西人、河北人背井離鄉,來到草原地帶,帶動了北方地區的發展,也就是我們熟知的“走西口”,他們帶來了各自的語言與文化,歷經數百年,這些語言、文化在呼和浩特的土壤上厚植,成為呼和浩特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傳,當時圪料街兩側商鋪繁多,有剃頭鋪字號“喜順堂”,有專門製作算盤、尺子、竹門簾的老字號“源福泰”,還有老藥鋪“元泰和”等等。

1956年,“圪料街”更名為興盛街。現在的圪料街周圍,更為人們所熟悉的是“大盛魁文化創意園”,大盛魁商號是清代山西人開辦的對蒙貿易的最大商號,極盛時有員工六七千人,商隊駱駝近二萬頭。“圪料街”的名字誕生於山西方言,而今的“大盛魁文化創意園”的名字也脫胎於晉商的影響,這條街彷彿冥冥中完成了時代的交接。

呼和浩特这条“圪料”街大有来头

有趣的是,河南汝州市也有一條“圪料街”,“圪料”的含義與呼和浩特方言相同,由於街道歪斜,因此得名。但這條街後改名為“寄料街”,沿用至今。改名據傳與 “王莽攆劉秀”有關。相傳,南陽起義的劉秀到伊闕(現龍門)觀察敵情,熟悉地形,被王莽的守將發現,王莽親自帶兵一路追殺,到了如今的寄料附近,劉秀一路奔波,十分疲憊,馬也需要吃草料,便來到山腳拐彎處的一家路邊旅店,懇求店家賒一頓飯,給馬賒一頓草料,店家見劉秀氣度不凡,便慷慨解囊。兩年以後,劉秀的起義軍在河北發展壯大,回當地探親時專門到店裡感謝了這家店主當年施捨草料之情分。劉秀走後,店主也為自己當年慧眼識人的義舉感到自豪,就把自己的小旅店取名“給料店”。汝州方言“給gei”念成“供給”的“ji”,所以後來官場不僅把“圪料”說成“寄料”,還逐漸把“給”字寫成“寄”字,也就成現在的寄料街了。

語言的改變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間完成,而語言的形成和延續,則是幾百上千年的過程。方言,作為植根於民間的文化形態和文化載體,有著深厚的民間文化的土壤,它生動、形象,粗獷、幽默……以方言命名的地名街巷,保留至今,也給後人留下追溯歷史的遐想。(文/圖 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王坤 實習生 梁豔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