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快遞價格戰:9毛錢包郵,打到網點老闆一夜破產

2019年年中,快遞價格戰在義烏這個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打響,單價低至一元,史無前例。

在行業洗牌期,龍頭公司趁熱打鐵,攻城略地,落後者不願出局,流血應戰。在這場惡仗中,二三線公司被打得奄奄一息,“通達系”同樣元氣大傷。

後來,共同的上游平臺阿里巴巴擬斥資百億購入申通31.35%之股份,戰火漸息。

雙十一到來之前,這場價格戰再現,再用直營或加盟定義快遞商業模式已顯粗陋,不只順豐,“通達系”同在進化,從創業初期的“藩王割據”到後來的“中央集權”,再到現在的組織結構再扁平,集團的控制權結構趨於精細,目標在於提升戰鬥力。

這是快遞巨頭的必然進化。“二選一”訴訟預示著電商增速見頂,快遞作為電商的基礎設施,已經進入你死我活的殺戮時代。

義烏快遞價格戰:9毛錢包郵,打到網點老闆一夜破產

快遞價格戰年年有,2019年格外兇殘,義烏則是數一數二的主戰場。

義烏,浙江省金華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常住人口130多萬,系中國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據浙江省商務廳2018年數據統計,義烏共計134個電商村。

白天,電商村看上去和普通居民區沒有多大區別,夜幕帶來另一番景象,印有不同快遞公司logo的車輛停在馬路邊打包裝車,撕膠帶的刺耳聲此起彼伏。

每天有上千萬的包裹從義務發往全國各地。根據國家郵政局的數據,義烏上半年的快遞業務量達到23.6億件,數量僅次於廣州,高於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

無論是電商還是快遞,義烏都是出了名的價格窪地。

2019年6月份,義烏打響價格戰,申通最低將每票價格打到9毛錢,彈盡糧絕之際,7月底,各家快遞公司的老闆先後來到義烏談判,算是暫時止戰。

價格戰背後折射出快遞行業洗牌正在加速,各家快遞公司上市之後對於業務量變得格外飢渴。

根據興業證券的報告,市場份額第一的中通快遞2019年的目標是業務量增長超過行業平均增速15個百分點(以往是10個百分點);圓通的目標是突破100億件大關,相當於增長約50%;百世的目標是業務增速為行業的1.5倍;申通的目標是提升1個點的市場份額,相當於增長35%。

2019年“雙十一”到來之前,《稜鏡》走訪義烏,對話多位通達系快遞大型網點負責人。他們是這場價格戰的參與者,也是當下行業競爭格局的塑造者。

現在,《稜鏡》將話筒交給他們,讓他們共同講述這場史無前例的價格戰。

一:“老大、老二打架,最緊張的是老三、老四”

幹我們這行,價格戰不是什麼新鮮事,經常打,每年都感覺那年是最猛的,但幹了十幾年也沒想過申通居然會放出9毛錢每單的價格。

這是什麼概念?我們發一票件,要給總部上交面單費、中轉費以及派費等,固定成本在三塊錢左右,這還不包括場地租金、設備折舊、人員工資、水電費什麼的。

我們最低時每單一塊四、一塊五,不用想肯定虧的,但快遞行業又是虧不起的,因為你給業務員至少每單一塊二,他拿不到這個價是活不下去的,剩下三毛錢,連運輸費都不夠。

你看天天快遞,量遠沒有我們大。我們一個業務員一個小區可能要送兩三百票,他們的業務員可能這麼多票要跑完一個行政區,所以老闆給他每票一塊錢他都不一定願意幹,這樣就會導致員工流失嚴重,網絡穩定性不夠。

快遞這個行業,規模效應很重要,量越多成本越低,有些公司一天跟不上可能永遠就跟不上。

我理解的價格戰其實是一種連鎖反應,在義烏幹快遞沒有不透風的牆,哪家公司每天出多少單,大家心裡一清二楚。

舉個例子,中通在義烏的業務量每天是280萬票左右。假設總部說,明天要幹到350萬票,那韻達聽說之後肯定就著急了,會立刻召集大家開會,老大、老二打起架來,最緊張的其實是老三、老四,圓通、申通他們也會開會,立刻把補貼政策下放給城市網點,價格戰就這麼打起來了。

這背後都是總部在輸血,單憑一線網點自己的實力是不可能挑起戰爭的,我們總部今年前9個月在義烏至少虧掉了6個億。

對於我們自己來說,一個月虧損十幾萬還能勉強撐一撐,如果每個月都虧損上百萬,任誰也撐不了多久。

總部通過返點政策讓我們搶市場,比如大的網點如果每天能完成20萬票的業務量,那麼每票會返利九毛甚至是一塊。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每票的硬性成本是三塊錢,就會以一塊七,甚至是一塊五的價格去搶市場。

市場整體價格下滑,我們不降價,從客戶這裡掙不到錢,總部那裡補貼又拿不到,可能還要被罰款,最後可能導致越虧越多,所以必須要向前衝,不搶就意味著等死。

二:“一夜之間,快遞老闆坐在那裡賣廢品”

價格戰打到最後實在沒辦法了,圓通幹到一塊三、一塊二,申通口碑差一點,價格當然要更低,那時搶市場真的是刀刀見血,很多半死不活的公司都被幹死了。

有一家公司叫快捷快遞,他們網點離我們場地不遠,一夜之間我發現他們什麼都停了,老闆坐在那裡賣廢品,可憐得很,就是一夜之間,說沒就沒了。

7月底,價格戰打到最激烈的時候,除了申通,其他“三通一達”的董事長都來義烏了,大家談了談,然後逐漸把價格抬了上來,現在義烏市場的平均價格又回到了兩塊五左右。

價格上來之後,有些客戶意見很大,說我們快遞公司聯合壟斷市場,我能理解,因為人的心理都是這樣的。如果說價格從一塊四漲到一塊六,對方或許能接受,但砰一下漲到兩塊四,他一天發一萬單,一天多花一萬塊錢,肯定接受不了,但沒辦法,我們也要活著。

三:“你說順豐也進來插一腳幹嘛”

順豐今年推出了專門對針對電商客戶的特惠產品,對我們還是有影響的,有一個客戶就轉投順豐了,說我們報價兩塊八,那還不如發順豐三塊五,還有一個客戶,一天五六千票選擇的是順豐,價格是每票三塊三。

那天碰到他們一個業務員,說他明明平時一件能賺1塊的,經理跟一個電商客戶談完後,量上去了,價格下來了,每單頂多賺三毛,他說他都不想做了,談了這個價格之後,他要收的件從每天百來票變成四五百票,沒有車,還得管朋友借,但賺的錢卻是跟以前一樣的,忙得要死。

我們都無語了,你說順豐也插一腳進來幹嘛!

說白了可能也跟我們漲價有關係,有些客戶不想我們漲太高,你說順豐三塊三擺在這裡,我們有可能漲到三塊錢嗎?人家順豐也要活,這點量都被通達系公司搶走了,他怎麼辦,他不帶一些便宜的單子,車輛的空載率可能會更高。

四:“拼多多和淘系越來越接近,發貨量接近四六開”

這兩年明顯感覺拼多多的業務量在猛增。從我們獲得的數據看,在義烏,拼多多和淘系越來越接近,發貨量接近四六開。

為什麼拼多多發展這麼快?我覺得跟快遞價格也有關係,在廣東、北京這樣的地方,快遞費平均在三塊錢以上,和義烏至少相差一塊,不要小看這一塊錢,很多拼多多商家每天的發貨量都是數以萬計的,快遞費少一塊錢,就意味著一天多掙一萬塊,一年就是三百多萬。

我們有一個電商客戶,是賣幹發帽的,就是洗完澡用的那種,每天出貨量有兩萬多票,它們總部明明在湖南,卻把倉儲直接建在了義烏,每年可以省上百萬快遞費。

據我所知,這種企業應該還有很多,因為義烏的快遞實在太便宜了。

不過,有些公司不願接拼多多的單,一來是他們本來就是靠低價取勝,利潤很低,哪有什麼錢讓快遞公司賺,其次是他們對服務要求還很高,要求24小時之內必須攬貨,48小時之內必須中轉,時效達不到要求,還會被罰款,太麻煩了。

拼多多這種客戶,如果能掙錢,大家肯定搶著做,就算是每單掙個一毛兩毛,一天也是幾千上萬,但是不掙錢,誰來做這個客戶?只能踢給總部做。

比如說,一個拼多多客戶每天的發貨量是幾十萬單,要不要做?首先我們要考慮設備、人員和場地,每一項都是要投資的,而且在義烏這種市場,今天是你的客戶,明天說不定就是別人的,變化太快了。

7月份之後,快遞價格逐漸上漲對拼多多商家影響很大,因為他們利潤本來就微薄,快遞漲價他們就吃不消,他們希望包一個全年固定價。但我們做不到,市場變化太快了,今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就差一塊多,你讓我們怎麼跟他們籤合同。

五:“申通上半年差點發不出工資,把廠房都抵押了”

前幾個月,義烏這邊一塊二的價格,主要就是申通在做,其他公司的價格都在一塊六、一塊七左右,申通就是靠價格,那段時間每天的業務量從去年40多萬票飆到200萬、甚至是300萬票。

在大家運營成本差不多的前提下,每票差3毛,一天虧多少?至少也是上百萬。說白了,申通就是在舉全網之力支持義烏,道理很簡單,件量上不去,運營成本更高,有量至少還能活一下。

我們瞭解到的,義烏申通上半年已經打到彈盡糧絕,公司差點發不出工資,因為資金週轉問題,老闆都把自己的廠房拿給銀行抵押了。

後來義烏市場整體的價格又上去了,申通這才活了過來。今年阿里入股了申通,可能也是因為有些股東實在是虧不起了。

我們記得剛入行的時候,申通還是這個行業的老大,但這兩年明顯不太行了,主要問題還是出在直營上。

在義烏,申通的運營模式和其他通達系公司都不一樣,因為到現在,義烏申通還是隻有一個老闆,轉運中心也不歸總部所有,當地的網絡一直沒有拆分,不像其他公司在義烏的一級加盟網點就有幾十個,直接和總部籤合同,歸總部管。

快遞行業就是這樣,如果這個地方只有一個老闆,那其他人最多也就是區域主管,這種情況下,每個人幹事的積極性是不同的。如果我是老闆,虧了、賺了都是自己的,但如果我只是一個區域主管,賺了不是我的,但虧了是總部的,申通吃虧就吃在這裡。

今年聽到風聲,說申通也計劃把義烏劃分成幾十個區域,然後拿到市場上銷售,相當於把網絡拆細,跟通達系其他公司一樣,走這條路是對的。

六:“阿里入股申通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

現在不是快遞行業的黃金時代,而是大洗牌時代,也許“四通一達”被洗掉一家也是有可能的,這種洗牌不是說這家公司倒閉,而是資源整合。

比如說百世快遞,雖然它在上市之前融了很多錢,卻是一家連年虧損的公司,可能近兩年的虧損幅度小了,現在價格戰這麼厲害,如果股東們覺得支撐不下去了,不想玩了,那該怎麼辦?倒閉和破產都是不太可能的,最有可能的還是和其他快遞公司進行整合。

以前我們最相信申通和韻達可能會整合,畢竟兩家是兄弟公司,是一家人。(編者注:1993年,聶騰飛創立申通,但不幸於1997年車禍去世,此後申通交由妻子陳小英和其兄陳德軍接管,聶騰飛的弟弟聶騰雲於1999年創立韻達。)

去年申通的時效和服務都做得不好的時候,聶騰雲還去他們那裡指導過,現在不一樣了,阿里入股了申通,整個公司是阿里當家作主了,申通的高管也換了一圈,兩家公司之間關係變的很微妙。

對我們來說,這個行業其實最好做的時候不是現在,而是四五年前,每天收一萬票的時候。

那時候的價格不像現在這麼低,每票件肯定是有利潤的,比如說一票掙兩塊,除去房租、人工和車輛,一天至少能掙個5000。現在一天10萬單都不行,掙的錢差不多,壓力也變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