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腹破肝鬱

揉腹是一種中國傳統的養生方法,唐代名醫孫思邈就以“食後行百步,常以手摩腹”作為一種養生方法。中醫認為,揉腹可以調整陰陽,充實臟腑,促進氣血運化。

揉腹破肝鬱

揉腹是強壯我們中氣的,也是能夠使我們的內氣向裡面、收攝、吸攝,對一些臟腑下垂得比較厲害的毛病,如:胃下垂、痔瘡、疝氣、子宮脫垂等疾病,就練揉腹,氣充足之後就能把這些下垂的器官自動吸攝上來,使它回到正常的位置上去。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揉腹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加強腸胃蠕動,改善消化功能和排洩功能,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揉腹不僅能夠養生保健,它還可以作為武術的一個基本功,古代《易筋經》就有揉腹的練法,它把揉腹作為“神勇餘力”十二月功法的第一步,說揉腹的時候“冥心內觀,著意守中,勿忘勿助,意不外馳,則精氣神皆附於一掌之下”,若此則能培益中氣,為練武打下內壯的基礎。

  命門穴是中醫督脈上的一個穴位,位置在背後第二腰椎與第三腰椎棘突之間,前面正對肚臍。揉腹時兩掌按在肚臍上,有向命門部位聚氣的作用。命門是人的先天氣彙集的地方,命門氣足則健康長壽;同時命門部位的氣還與體態的盈衰有關,命門氣足且運化正常,則人體形態適中,行動敏捷。

  揉腹最好是在早晨練,當然晚上我們躺在床上也可以揉,但是我們晚上練功以後十一點多,躺下洗洗涮涮就十二點多了,再揉腹可能一會兒就困了,也揉得時間不長。如果你想揉得時間長點,睡眠時間就可能少了。而早晨,剛一醒的時候揉,如果不練早功,或者醒得更早的話也可以練,因為早晨起來睡眠已經很充足了,不會再昏睡,揉腹效果就會更好一些。

揉腹破肝鬱

  具體做法是,1.眼睛專注前方片刻,然後兩眼慢慢閉合,嘴角上翹面帶微笑。想頭頂上的藍天(晚上想星空),停留片刻,再想回來從頭頂一直往下,貫通全身。然後從體內再想藍天(或星空),再回體內,反覆三次。

  2.放鬆心身,把手直接貼在肚皮上,不要隔著衣服,然後用另外一隻手掌心貼著這隻手的手背,雙掌重疊在肚臍部位,按左下右上的方向轉動,這樣放好,全身放鬆,仰臥,兩個腿自然伸直即可,略略分開也行,腳與肩等寬也行,非常放鬆地躺著。兩眼平視前方——應該是往上看了,兩眼輕輕閉合,閉合之後,意念要從眼球中抽離出來,用純意念、神光下照,感覺我們手下面的腹腔裡面,要想裡面是空的,不要想裡面有五臟六腑,但是空的也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充滿了濃濃的混元氣,它充斥了整個胸腹腔,想到裡面恍恍惚惚、渺渺茫茫的混元氣的狀態。恍恍惚惚的,逆時針揉轉,就是“右-下-左-上”這樣轉,手要粘著肚皮轉,不是手在肚皮上滑動,而是手和肚皮好象粘在一起一樣,這樣就不可能轉得範圍非常大。一開始用力可以輕一些,然後一點一點地加力,逐漸地會變得用力很大,揉轉的範圍也逐漸擴大,但是用力再大、揉轉的範圍再大也不可能是很大,因為肚皮的鬆弛程度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注意事項:

1.揉動的時候不是磨擦轉動,而是手掌粘著肚皮一塊轉動,而且是以肩帶動手臂手掌一塊揉動。

2.揉腹要慢而均勻,速度為每3秒轉一圈。力度要均勻適中,既不能輕摩浮擦,也不要有壓痛感。

3.揉腹時要集中精神,雙手在小腹部揉轉,腹內命門竅隨之轉動,想象隨著轉動身體的脂肪在消融,形體在變瘦。

4.單獨練習的時候揉腹不少於100下。

 揉腹這個功非常好,但是最關鍵的對意識要求非常高,就是不能有雜念,如果雜念太多就起不到揉腹的作用,而且意念出去了,氣也就出去了,就不會有太大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