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開門造車!"戰略峰會"盛啟 許家印脫稿首揭換道超車祕訣

古有"閉門造車"的典故,說的是固步自封,關起門來研究車轍終不抵走出去實際看看。如今,將汽車產業作為四大產業龍頭的恆大走出去,訪問了全球23個國家、47個城市,拜訪了58家全球汽車產業各領域的龍頭企業,徹底向世界展示了其"開門造車"的魄力和成績。

11月12日,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峰會在廣州召開,廣州市市長溫國輝、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德國FEV集團全球CEO Stefan Pischinger、德國愛達克集團全球CEO Cosimo De Carlo、西班牙海斯坦普集團全球CEO Francisco López Peña、意大利賓法集團全球CEO Silvio Pietro Angori、德國博世集團新興市場全球CEO Stefan Seiberth等206家全球汽車產業工程技術、造型設計、製造設備、零部件、電機、電池等領域龍頭企業的CEO及高管1100多人出席峰會。

恆大開門造車!

206家全球汽車產業各領域龍頭企業CEO及高管出席峰會

自跨界造車以來,恆大始終堅持以國際視野整合全球頂尖資源,一步步穩紮穩打,成為業內新晉巨頭。那麼,恆大是如何在不到一年時間就迅速躋身行業頭部陣營?接下來,又將採取怎樣的措施鞏固其領先地位?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在會上脫稿演講,底氣十足,向世界揭開了恆大實現"換道超車"的秘訣。

恆大開門造車!

許家印發表主旨演講

這個秘訣,用5句話來概括:分別是"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這五句話,就是恆大的造車路。

第一句:"買買買"。恆大是做房地產的,在造車方面"一無所有"。那將如何實現發展定位和發展目標?買買買!恆大把能買的核心技術、能買的企業都買了。

比如恆大全世界去找新能源汽車3.0底盤。終於找到了FEV和本特勒研發的3.0底盤,縮小產品4到5年研發週期,縮短了造車進程,搶佔了市場先機。

恆大開門造車!

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峰會現場全景

第二句:"合合合"。買不過來的技術,恆大就尋求合作。恆大與德國hofer強強聯合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研發製造世界頂尖三合一動力總成系統;和德國hofer雙方的合作,共同擁有了世界頂尖的三合一動力總成技術和知識產權,同樣實現了在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技術方面的世界領先;和科尼賽克聯合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研發和生產製造世界最頂級新能源汽車。此外,包括工程技術的研發、零部件的集成和研發,恆大都和全世界汽車產業各領域的龍頭企業合作,通過買買買和全方位的合作,實現恆大新能源汽車在核心技術領域的世界領先、產品品質上的世界一流。

恆大開門造車!

第三句:"圈圈圈"。"圈圈圈",是"朋友圈"的"圈"。今年前十個月,許家印帶領恆大汽車集團的高管,走訪了全球23個國家、47個城市,拜訪了58家全球汽車產業各領域的龍頭企業。通過共同的努力,先後建立了三個大的"朋友圈",有了世界級的造車"朋友圈"。

這三個朋友圈,分別涵蓋了工程技術研發方面、造型設計方面、世界汽車供應鏈領域方面的眾多頂級夥伴。

恆大開門造車!

恆大與世界前60大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第四句:"大大大"。恆大的造車路,是一個大格局、大戰略,而且還有一個大規模。之所以叫大規模,比如恆大同步研發15款車,這在世界汽車歷史上是沒有的;恆大在全球同步建設十大整車生產基地、重要的零部件配套基地,這也是前所未有的。

恆大的十大生產基地,每個基地規劃產能50萬輛,首期是10萬輛,計劃2—3年內年產規模超過100萬輛,10到15年內年產規模要超過500萬輛。只有大規模才可以降低成本,包括生產成本。全球的十大生產基地,恆大用的都是世界最先進的生產工藝和最先進的製造設備,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產品品質,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這些都是大規模。

最後一句:"好好好"。恆大將來造出來的車,首先是品質要好,再就是造型要好,還有就是價格要好。價格好,不是說貴,對買家、對客戶來說,他認為這個是便宜的。所以,恆大有了三個定位——核心技術世界領先,產品品質世界一流,成本大幅度下降,最後才可以實現品質好、造型好、價格好。

這五點,就是恆大實現"換道超車"的秘訣,也就是"恆大的造車路"。

在許家印的帶領下,恆大正在造車的路上高速前進。憑藉最堅定的決心、最頂尖的技術、最完備的全產業鏈佈局,最高效的執行力,在不久的將來,恆大必能向世界彰顯中國智造,為中國汽車業"從大到強"作出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