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以內,養殖戶該如何控制好出欄節奏?

進入11月份以來,生豬價格不再是普漲行情,而是開始變臉,進入下跌模式,11月1日時生豬均價是20.44元/斤,而到了11月13日,生豬均價下探至18.15元/斤,下降幅度為11.2%。在前期生豬價格高位運行時,有10多個地區生豬價格超過20元/斤,經歷連續的調整後,目前只有5個地區生豬價格還在20元/斤上方運行。再來看看豬肉價格相關情況,11月1日時全國農貿市場豬肉批發均價為26.2元/斤,而11月12日豬肉的均價為24.76元/斤,回落的幅度為1.44元/斤。

當前的豬價走勢與10月份相比,可以說風格轉變的太快了,要知道10月份生豬均價上漲了6.19元/斤,豬肉批發價格上漲了7.77元/斤。10月份白條出廠均價為24.75元/斤,環比增長33.5%,同比增長162%。漲幅較為明顯的為東北地區,10月份豬肉均價為23.72元/斤,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202.5%,與9月份的相比上漲45%。而11月4日至8日,豬肉出廠價平均值為25.51元/斤,環比下跌3.6%,其中東北地區環比下跌4%。豬價瘋狂過後迎來深度調整,讓不少養殖戶感到後悔,認為錯過了高價出欄的機會,那麼是什麼原因引起本輪調整呢?個人認為跟以下七個因素有關。

多地生豬價格回落至18元/斤以內,養殖戶該如何控制好出欄節奏?

一、相關方面不希望豬價過快上漲

11月9日統計部門發出相關消息,10月份消費價格同比上漲3.8%,與9月份相比上週了0.9%,其中漲幅較大的為食品類,同比漲幅為15.5%,再從食品類看具體的,豬肉的漲幅是最為明顯的,也可以說因為豬肉價格上漲帶動了該大類的上漲。10月份的豬肉價格與9月份相比增長了20.1%,與2018年同期相比漲幅達到101.3%,2019年前10個月豬價同比上漲了29.7%,這麼明顯的上漲給各地帶來不小的壓力。再來看看10月份四川、湖南、河南等地的相關情況,四川地區漲幅到達了5.2%,成為近8年來第一次“破5”;河南地區的漲幅為4.2%,而上一次“破4”是在7年前;湖南地區同比漲幅為3.8%,為近8年來的歷史新高。這也就是近期為何各地召開相關會議的主要原因,後期的重點是部署相關措施,穩定當地豬價,落實主要責任人,最終大的方向是要讓豬價“穩中有降”。

二、低價進口豬肉顯著增加,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內豬源緊缺現象

今年國內豬價一路上行,不僅手裡有豬的養殖戶高興了,而且貿易商也興奮不已,因為內外價格差實在太明顯了。2019年1-9月,豬肉累計進口總量是132.57萬噸,金額為183.1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3.6%和74.6%,平均進口豬肉價格為6.91元/斤,這與國內的豬肉價格相比,價格差異非常明顯;牛肉、羊肉、凍雞的進口量同比分別增長了53.4%、16.8%和47.6%。僅巴西地區,今年對我國豬肉的出口量,同比增長38%,出口金額增長了67%,可以說是我國豬價上漲的直接受益者,11月份重啟了加拿大地區的豬肉進口,俄羅斯、德國等地也是等待時機,這對國內市場也有不小的影響,市場上會認為缺豬的現象不會那麼明顯了。

三、屠企為了減輕企業運營壓力,加大了凍豬肉出庫量

一直以來,屠企和養殖戶之間的關係是很微妙的,既有互相博弈的時候,同時又互相依賴,養殖戶離開了屠企無法順利將豬流通到消費者手裡,屠企如果沒有養殖戶的支持,那麼就失去了源頭,也同樣運轉不起來。10月份多地豬價輪番上漲,特別是達到40元/公斤時,養殖戶出欄一頭115公斤的生豬,可以獲得4600元的收益,然而對屠企來說壓力增加很多,需要有更多的資金才能收到豬,為了讓企業生存下去,屠企只能把前期入庫的凍豬肉投放市場,適當減少收豬量。

四、豬價快速回落,養殖戶恐慌出欄增加

當生豬均價突破40元/公斤時,養殖戶自己也清楚,這樣的價格是難以持續的,不可能一直往上漲的,只是很多人存在僥倖心理,認為還有一定的上漲空間。但當豬價開始較大幅度下跌時,特別是前期高價地區整體回落,更是認為“見頂”信號已經出現,為了防止經歷“過山車”行情,養殖戶會明顯加快出欄節奏,原來是豬販上門軟磨硬泡希望養殖戶出欄,而此時卻是養殖戶主動要出欄,一哄而上都選擇出欄,反而加快了豬價下跌的速度。

多地生豬價格回落至18元/斤以內,養殖戶該如何控制好出欄節奏?

五、中南6省生豬調運方式改革,短期多地養殖戶出欄量增加

11月1日,廣東、福建、江西、湖南、廣西、海南等6個地區發出消息,從11月30日起實行生豬調運改革,外地豬源禁止活豬調入中南區,種豬和仔豬調運不受影響,2020年11月30日以後,該6個地區省與省之間也不可以活豬跨省調運。這樣的消息出來後,各地的養殖戶也變得緊張起來了,這6個地區除了海南之外,都是豬價偏高的地區,區域外的養殖戶明顯加快了出欄節奏,一旦月底實行新的調運方式,外地豬源想調入中南區就不是那麼容易了,而終端豬肉消費量並沒有顯著提升,這也使得豬價進入調整期。

六、非洲豬瘟依然零星出現,引起局部地區養殖戶緊急出欄

11月9日在重慶墊江縣排查出非洲豬瘟,這次排查的地方不是養豬場,而是在當地的服務區截獲了一輛違規運仔豬的車輛中。如果在行情持續上漲時,這樣的消息對市場不會有大的影響,就像10月份甘肅、廣西、雲南三地同樣有中招的地區,但豬價依然保持上漲。可如果在下跌行情中出現這樣的消息,無疑是利空,容易引起養殖戶緊急出欄,養殖戶出欄量加大了,市場上豬源供應量就增多了,而終端豬肉消費量卻有下滑的趨勢,豬價想不跌都有點難。

七、消費者對豬肉價格高位運行產生牴觸心理,影響豬肉消費量

今年豬肉價格上漲的速度可以說超出了消費者的預期,特別是10月份多地豬肉零售價格突破40元/斤,在往年這樣的價格是難以想象的,只有牛羊肉的價格才有這種可能。按照往年的消費習慣,四季度是傳統的豬肉消費旺季,但今年的情況不太一樣,面對40元/斤的豬肉,很多消費者主動減少豬肉消費量,轉向價格便宜些的魚類、雞肉等,而這類替代品的供應量較為充足,消費者對於高價豬肉是不願為此買單的,一定程度上影響豬肉消費量,使得豬肉消費量並沒有跟上豬價上漲的腳步。

多地生豬價格回落至18元/斤以內,養殖戶該如何控制好出欄節奏?

在大的背景下,當前豬價進入調整期再所難免了,養殖戶如果還抱著生豬價格會突破50元/公斤的希望,那隻會讓自己錯過出欄時機。當然對於後期的市場行情,也不要過於悲觀,畢竟三季度生豬存欄量同比下跌平均值為37.3%,即使9月份生豬存欄量有所好轉,但也不會那麼快恢復,這對生豬價格形成一定支撐。在豬價波動頻繁的時候,對養殖戶出欄節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握不到位將經歷過山車行情,個人認為當前養殖戶出欄可以考慮以下三點。

1、300斤以上的“牛豬”及時出欄

三季度生豬價格高位運行時,很多養殖戶惜售心理較強,那時也可以理解,畢竟很多時候單日漲幅超過1元/公斤,晚出欄一天,意味著收入可以增加100多元。特別是10月份多次出現普漲行情時,養殖戶惜售壓欄現象更為明顯,比如豬長到115公斤時,養殖戶壓欄至150公斤,增加的收益可以超過1000元。但此時如果有300斤以上的生豬,個人認為還是要及時出欄,再繼續壓欄消耗的飼料成本增加,而且豬價存在回落風險,實際上並不划算。

2、生豬價格持續下跌的地區,養殖戶可以考慮暫緩出欄

如果近期當地生豬價格持續下跌,而養殖戶手裡的生豬重量還在115公斤附近,那麼可以選擇暫緩出欄,一旦盲目集中出欄,屠企壓價收購會更為明顯,反而對養殖戶不利。很多時候,養殖戶都有著“一漲就惜售,一跌就拋售”的心理,這種現象看起來比較靈活,但很多時候很被動。雖然目前利空因素偏多,但可出欄豬源供應量並沒有完全恢復,等短期風險釋放出來後,豬價還會有反彈行情,所以養殖戶需要合理安排出欄節奏。

3、 超跌反彈後,可以考慮選擇落袋為安

在元旦、春節兩個重要假期未結束之前,生豬價格不會那麼快回落至20元/公斤,然而當前的生豬價格離峰值也不遠了,後期雖然有一定的上漲空間,但不會像前期那樣出現普漲行情,及時要漲,也會是震盪上行,而且各區域之間輪動性較為明顯。按照波浪理論的趨勢來看,11月份的生豬價格走勢處於“A浪”階段,此階段屬於調整浪,通俗點就是下跌的時候,該階段之後會出現“B浪”,此時市場會出現超跌反彈,在無特別利好的情況下,也可能出現新一輪上漲。那麼想出欄變現的養殖戶,可以考慮在生豬價格反彈之際出欄,這樣可以避免後期豬價波動帶來收益不穩定。

多地生豬價格回落至18元/斤以內,養殖戶該如何控制好出欄節奏?

總之,近期生豬價格下跌的勢頭比較明顯,這既有內在因素,同時也有外部因素,對於這樣的調整,可以說給養殖戶又上了一課,特別是一些新入行的,靠養豬賺錢不是那麼容易的,要經得起市場考驗。養殖戶在看到高收益的同時,還應注意到背後的風險,任何時候風險都是漲出來的,而且越漲風險就越大,一旦“虛高”現象被打破,那麼掉下來會摔的比較疼。所以在補欄復養時,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出欄節奏也要合理把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