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存款”真的保本嗎?

“結構性存款”真的保本嗎?

最近後臺有小夥伴留言問起 「結構性存款」,因為多家理財平臺都有在銷售這種既保本又有收益的存款類產品,但是結構性存款相對於普通存款來說複雜一些,一時間看不出風險如何。

今天阿鯉叔就跟大家聊聊「結構性存款」,一起揭開它神秘的面紗,究竟安不安全,能不能買呢?看完你就全懂了!

事實上,結構性存款崛起是最近兩年才開始的,在2018年之前,結構性存款在商業銀行存款中的佔比都很小,存量佔比還不足5%。主要是因為產品過於複雜(存款部分簡單,附加衍生品收益部分複雜),且成本高,所以並不被銀行看重。

但自資管新規以來,銀行面臨著客戶流失的風險,一般存款產品競爭力又差,所以這種高收益又保本的結構性存款產品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攬儲利器。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開數據,截至今年4月末,中資大銀行和中資中小銀行的結構性存款規模總計為11.13萬億元。

什麼是結構性存款?

嚴格來說,結構性存款不屬於銀行存款業務,它是一種介於存款和銀行理財之間的產品。結構性存款是在存款的基礎上嵌入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是各類期權),通過與利率、匯率、指數等的波動掛鉤,使存款人在承擔一定風險的基礎上獲得更高收益。

結構性存款由基本存款和衍生品的期權兩部分組成。其中存款部分和普通存款一樣,可以獲得存款利息收益,且這部分本金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因此結構性存款的本金是很安全的,屬於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

結構性存款的收益之所以是浮動的,是因為有一部分資金會用於投資某些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是各類期權),因此結構性存款的實際收益會受這些金融衍生品表現影響。

“結構性存款”真的保本嗎?

結構性存款與普通存款的差異

(1)結構性存款是由普通存款和金融衍生品的期權兩部分組成的,與普通存款的構成不同;

(2)並不是所有的結構性存款都是保本的,它有一類是部分本金保證型,即可能會受浮動收益影響而發生本金虧損情況,所有投資者在選擇結構性存款產品時要注意仔細閱讀合同,是否承諾100%保本;

(3)大部分銀行的結構性存款是不支持提前支取的,流動性相對於普通存款來說要差的多。

總而言之,結構性存款是一款安全性高,流動性較差,收益性價比高的理財產品。

當然,如果你買到假結構性存款就不一定了。

怎麼識別假結構性存款?

(1)看是不是掛鉤金融衍生品

結構性存款一般為存款和金融衍生品的期權這樣的組合,其中必須有期權這樣的金融衍生品,否則就不是真結構性存款。所以發行結構性存款的銀行必須要有金融衍生品的交易資質。有些銀行沒有交易資質讓其他銀行代為交易也是屬於違規的,其發行的結構性存款也屬於假結構。

(2)看收益達成條件

結構性存款會設計一個收益達成條件,這個條件與掛鉤的金融衍生品有關,達成條件即可拿高收益,否則就只能拿最低收益。“假結構”存款則會在這個收益達成條件上做文章,一般都會設置成輕鬆達成來吸引投資,但卻會面臨政策風險。

如某行發行的一款與黃金掛鉤的結構性存款,其中規定黃金價格較期初時上下波動在400美元/ /盎司範圍內,就可以拿到3.3%的收益,超出這一波動範圍只能拿到1.15%的收益。看上去似乎並無太大問題,但實際上在過去的5年了,黃金價格最大的波動幅度都沒超過400美元,這種就是假結構性存款。

(3)看門檻與流程

銀行銷售結構性存款的起點不能低於1萬元,並應嚴格實施專區銷售和錄音錄像,用“雙錄”為投資者權益保護加碼。

總的來說,結構性存款只有收益在變動,是一個低風險的產品。但如果是假結構性存款,可能無法達成保本的條件,有政策風險,容易造成損失。

所以投資者在購買結構性存款時,要選擇有金融衍生產品交易資格、綜合實力和管理經驗較為豐富的大中型銀行。

收益固然重要,但也不能立於危牆之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