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新生必备指南

这是 社科学术圈 推送的第

1712篇文章

学术篇

1. 不要对自己的潜力做太大指望。一开始你会觉得你获得诺奖级别成果,后来你想着能发Nature、Science,后来你会想着能发领域顶刊也不错,最后你会想着能发几篇SCI毕业就满足了。但是这不意味着你做不出好的成果,你会发现,总有一些人在毕业前就发了Nature、Science,领域顶刊,SCI若干,这些人是极少数,但你还是可能做到,这需要你在博士期间认真努力,有导师指导,有好的课题。

2. 不要对导师有太大指望。搞学术的导师会指导你,但业界资源可能相对缺乏,搞行政和搞项目赚钱的导师能在你找工作时提供资源,但可能没时间指导你。如果你遇到了一个平时细心指导你,最后在你找工作时拼命给你联系人的导师,这会是你读博期间最大的幸运之一。

3.把读博当做自己的事业。既然是自己的事业,就要付出100%的努力,这会是你以后的饭碗(特别是以后进研究所、高校),所以你要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学术上,其他的发展个人爱好可以,但是不要占用太多时间,不要想着全面发展,这没有意义,一定要让自己在自己的领域做到极致。你要勤奋,多读论文,多写论文,早点开始,最好自己给自己压力,不要等到导师催促,或者看到班上同学都有了你才慌了。这是你的事业,关系到你以后的工作、工资,关系到你以后的生存,不可大意。

4. 遇到问题不要丧。你会遇到很多挫折,比如写论文没思路,导师很忙不指导,数据质量不好等,这些是每个博士生都会遇到的问题,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你就怪自己运气不好,或者能力不行,或者自己不适合搞学术,你会发现你到最后什么也干不成。当你遇到一类问题,你解决了,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你就不会这是问题了。当你在读博前两年把该遇到的问题都遇到了,然后又想办法解决了,你会发现你以后的学术之路越走越顺畅。读博是一个能让人浴火重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遇到太多你开始觉得无法解决的问题,但你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帮助最终都一一解决了。最后当你再面临其他问题(包括人生的很多问题)时,你就不会惊慌失措,你的心态会好很多,你也会认真想解决办法。

5. 抓紧时间。博二开始就没什么课了,周一到周五和周末一样。这时候你可以给自己天天放假,经常出去旅游,享受生活。但最后你会发现,你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时间浪费了,什么收获也没有。警惕自己掉进审核时间陷阱,比如无节制的给自己放假、刷抖音、快手等,这些会无形中消耗你大量时间。这些时间如果用于读论文、写论文、做实验,时间一长,你的学术水平和积累会有质的飞跃。

生活篇

1. 多社交。不要因为科研就把自己封闭起来,觉得搞其他都是浪费时间,平时多和一些你觉得不错的同学走动,平时的聚会也不要觉得总是无效的社交,实际上一个月参加两次聚餐会浪费不了你多少时间,你很有可能在这些聚会中认识几个志同道合的人,认识几个你们以后会互相帮助的人。人脉是相互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闭门造车,一切社交都不参加。

2. 学习做人。不要与任何人发生冲突、争吵,因为没必要,没意义。每天早上见到同学笑脸打个招呼,任何时候不要一脸严肃的样子,放开,想开。不要说任何人的不是,不管是谁,都不要说,因为没有意义。

3. 多健身。多跑步,常去健身房,当你有了个好的体质,你的精神都会好很多。如果总是精神不振,科研也不会好。身体是最重要的,比一切都重要。这一点在任何时候成立。

4. 主动认识那些可能对你有帮助的人。如果一个老师或者师兄师姐可能对你的科研有帮助,不要觉得不好意思,主动点,厚脸皮,多向他请教问题。不要因为他一次两次没回你微信就觉得不好意思,不会的。你的目的是他能给你一些建议,甚至你们合作文章,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脸皮、面子什么的都不重要。

5. 养成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早睡早起,如无必要尽量不熬夜,晚上不吃夜宵,多吃水果蔬菜,大鱼大肉的聚餐要有节制。

心态篇

1. 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让自己内心更加强大。不要怕出丑,不要怕丢面子,不要怕伤自尊。当你没什么实力时,没人会在乎你的面子、尊严。厚着脸皮,不害怕。不要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大家都很忙,都在关心自己的事,没人真的关注你,不要觉得你做了什么会引起别人的非议,只要不是做出了惊世骇俗的让人震惊的事,谁会去

关注你呢?

2. 认准目标。所谓为事业奋斗,对于以后搞科研的人来说,已经开始了。你会遇到很多困难,很多诱惑(比如赚快钱),很多你之前都没有预料到的情境。面对这些不确定性,你挺过去了,就是一种成就。你的能力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当你能解决科研上的一个又一个问题时,你的文章也就一篇又一篇出来了。

3. 学会客观清晰的认识这个世界,认识周围的环境。有个观点,厉害的人不合群,这个观点有待商榷。厉害的人丢在人群中你根本发现不了,你会觉得他就是个普通人。学会融入集体,如果你觉得集体水平不高,你不必把自己拉到他们的水平,但也不要让自己显得清高、孤立、曲高和寡,现在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不要认为自己很特殊,不要觉得自己比集体成员优越。你可以以超过集体所有人的速度搞科研、发文章,但一定不要瞧不起任何人,要认识到自己就是个普通人。如果觉得自己水平太高,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你会吃很多亏。因为即使科研是你的事业,但你的人生不是只有科研,你还是会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你也需要其他行业的一些人脉。自己就是个普通人,普通到需要和周围的人打成一片,不强求融入,但也绝不让自己显得清高孤立,这种清高孤立对自己有害。

4. 与自己和解。不要定太高的目标,这样容易达不到,达不到会让自己沮丧。如果你最后真的只是取得了一些成果,没有发顶刊,没有做出让人震惊的成果,不要心急,这才是常态,绝大多数人的结果。人生不是一定要发顶刊,你也不是一定要进顶级名校。不管最后自己有什么成果,表现出了多大实力,接受现实,接受这就是真实的自己。不要觉得自己辜负了谁、对不起谁,结果就是这样,说这些没有任何意义。人生不是非要大富大贵,不是非要站在金字塔顶端。如果最后自己的成果没那么好,在可选范围内做出最好的选择,也是一种胜利。

5.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普通人。

博士新生必备指南
博士新生必备指南

社科学术圈

40万+社科学者关注

学术路上 · 与你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