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奏響“大數據”扶貧最強音

貴州奏響“大數據”扶貧最強音



慈善公益報(趙勇軍 本報記者 權敬)“你說東家貧,他說西家窮,誰是貧困戶,有嘴說不清。” 貧困戶的精準識別,曾經困擾著貴州各級政府和基層幹部。貴州作為貧困人口多、貧困面積大、貧困程度深的省份,貴州扶貧工作長期存在精準識別難、採集數據難、實施監督難等諸多難題。近年來,隨著貴州大數據產業日趨成熟,大數據產生的協同效應日益顯現,大數據與大扶貧融合,確保精準扶貧各項政策有效落實,奏響了“大扶貧大數據”的高歌與合唱。

扶貧信息識真貧

2015年12月25日, 為有效解決基層跨部門、跨系統重複填報數據的問題,貴州通過“雲上貴州”平臺接口,建立大扶貧數據交換機制,與省自然資源廳、省教育廳、省文旅廳等多家單位簽訂數據保密協議、數據傳輸協議,打破數據孤島,形成部門互通、上下聯動的“大扶貧大數據”。“扶貧雲”在“雲上貴州”平臺應運而生。

  截至去年底,貴州“扶貧雲”已有效整合25家省直部門扶貧相關業務數據指標278項、2300餘萬條,實現數據共享交換28次,數據交換量1.37億條以上。

  “扶貧雲”從海量的數據中,實現貧困人口識別的量化、貧困程度深淺的可視化,通過看房、看糧、看勞動力等指標,按照“貧困指數”甄別貧困戶,以精準識別建檔立卡數據庫為基礎,為貧困人口就醫、就學、住房等方面生產生活問題提供基礎支撐。

幫扶需求精對準

“真沒想到,在社區服務中心填寫了一張表格,我就找到了合適的工作!”從貴州桐梓縣楚米鎮三臺村搬遷到蟠龍社區的李懷妹說起當初找工作的事,很是感激。

  原來,李懷妹一家去年初搬到蟠龍社區後,她家的就業需求就錄入了信息數據系統,同步給了企業人力資源部門。通過平臺相關信息匹配,李懷妹獲得縫紉技能培訓的機會,培訓合格後,她被彩陽製衣廠錄用,每月工資2500元以上。

  這裡所說的信息數據系統,是桐梓縣2016年開發的易地扶貧搬遷大數據管理平臺。該平臺將搬遷對象家庭情況、收入情況、年齡結構、勞動力人數等近40餘項基礎數據全部錄入,為移民搬遷提供可追溯、可分析的數據支撐。截至目前,全縣已經對5000餘名搬遷群眾進行了綜合素質及各類勞動技能培訓,實現了搬遷貧困家庭戶均就業1.5人。

扶貧管理防疏漏

  點開“銅仁精準扶貧雲”,大到全市的貧困現狀,小到一個村的地形地貌、產業分佈,乃至一戶貧困戶的住房、人口、收入等情況,圖文並茂,實現了對全市貧困人口的動態化精準管理。“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緊緊圍繞這個問題,貴州“扶貧雲”深化拓展,創新數據自動比對、計劃脫貧標識、預警督辦機制等一系列相關特有功能,有效推動扶貧工作數字化、動態化、精準化。

  大數據平臺鐵面無私的監督,讓“民不告官不究”成為過去時。通過“扶貧雲”,有關數據不匹配時,系統會自動預警,發現違規違紀現象,即使“民不告”,官也要“究”。

  目前,貴州扶貧雲共涵蓋數據分析、業務工作、數據協同、數據採集、視頻雲和系統管理6個部分,註冊用戶突破40萬人,日均訪問量近5萬人次,已實現系統推廣應用全覆蓋,監管更高效,更好地助力精準扶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