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1年狂飆2000家!大連鎖殺到縣城鄉鎮,小品牌還有活路嗎

蜜雪冰城1年狂飆2000家!大連鎖殺到縣城鄉鎮,小品牌還有活路嗎

蜜雪冰城1年狂飆2000家!大連鎖殺到縣城鄉鎮,小品牌還有活路嗎

“發展四五線城市,佈局下沉市場。”

這個口號在茶飲行業喊了2年,頭部品牌跑馬圈地狂飆了2年。

大連鎖品牌都在下沉,深耕四五線的小品牌還有活路嗎?

作者政雨

一、下沉下沉,大連鎖品牌搶灘縣城鄉鎮

蜜雪冰城1年狂飆2000家!大連鎖殺到縣城鄉鎮,小品牌還有活路嗎

這一兩年,我常能收到這樣的消息。朋友回老家,在縣城看到一家書亦燒仙草,或者在鎮上看到蜜雪冰城,都會拍下來發給我,“看!我們家旁邊竟然開了這個。”

當消費者感受到信號時,基本意味著這場戰爭接近尾聲。

簡單粗暴地,可以把茶飲品牌劃分成“超級體量”“超級品牌”兩大陣營。這兩年,當超級品牌隊在搶佔一二線城市核心商圈的核心位置時,超級體量隊正在四五線城市跑馬圈地。

蜜雪冰城去年8月門店還在5000家,最近的數字已經過了7000——近一年新增2000家店。它上一次這麼快的速度擴張,還是在2015年——品牌打規模的階段。可以想想,如今這些店都開在了哪裡?

有行業人透露,在廣東的一個地級市,人均工資2700~2800元/月,半年時間開出5、6家益禾堂。

據瞭解,CoCo都可也正在一邊北上,一邊填充北方三四線市場的佈局密度。

從瑞幸小鹿茶第一批開店的28個城市,也可以看出,北上廣深等超一線城市也不再作為其發展首選,進一步深入到泉州、都江堰、鎮江、寧波等城市,走向二三線甚至三四線城市的下沉市場。

蜜雪冰城1年狂飆2000家!大連鎖殺到縣城鄉鎮,小品牌還有活路嗎

小鹿茶28城門店圖,圖片來自小鹿茶luckintea

移軍下沉市場,也是在抓住新茶飲紅利的餘溫。消費者熱度和需求已經有了,趁早從廝殺激烈的一二線戰場轉移兵力,對大體量品牌來說,是符合定位和發展訴求的戰略性動作。

賣10塊錢左右/杯的品牌開到一線城市,高房租、高人力,再好的生意,盈利的空間也不大。一隻酸奶牛老闆坦言,“我們根本不會在北京、上海開店”。

而對中國四五線城市來說,10塊錢左右一杯的奶茶,價格穿透力很強。收割一波20%的高頻顧客、20%的低頻顧客,開5、6家店的市場空間是完全存在的,甚至更廣闊。

蜜雪冰城1年狂飆2000家!大連鎖殺到縣城鄉鎮,小品牌還有活路嗎

性價比產品價格穿透力很強,圖片來自蜜雪冰城官網

但市場的機會就這幾年,只有先進去,才能搶佔。

對茶飲品牌來說,衡量一個企業的實力,數量佔很大的比重。這個機會沒有哪個品牌願意錯過。

二、中小品牌如何迎戰大連鎖入侵?

但對深耕四五線、體量還不夠大的品牌來說,這意味著機會正在被搶走。

這一年多來,崔彪相繼砍掉山住茶品牌在佛山、內蒙古等偏遠地區的門店,把更多的精力和資源放在大本營臨沂和濰坊調整之後,效果反饋不錯:2019年截止到目前,總體營業額收入,相比2018年全年已經增長了15%。

蜜雪冰城1年狂飆2000家!大連鎖殺到縣城鄉鎮,小品牌還有活路嗎

在區域活得不錯的品牌,如果迎戰下沉?圖片來自大眾點評

2015年開始,愛轉角就相繼關停北京的門店,趨利避害,把團隊調去河北、天津開店。據其負責人崔金峰介紹,新開門店收益不錯,業績每月都有增長。在重點佈局區域廊坊,愛轉角入駐了核心商圈,20平的門店單月流水60萬。

但他們從來不敢掉以輕心,這段時間,他們都在面臨同一個勁敵——CoCo都可。

“CoCo最近開到了臨沂。它還不是一家一家開的,是一下子開出多家店。我們原本覺得一天做出4~5千的營業額已經不錯了,CoCo一天可以做到7~8千。”崔彪說。

蜜雪冰城1年狂飆2000家!大連鎖殺到縣城鄉鎮,小品牌還有活路嗎

CoCo等品牌移軍下沉市場,圖片截自大眾點評

“CoCo都在挨著我們開店,肯定會分割流量。”崔金峰也有同樣的感受。

大體量品牌下沉,自帶資源和品牌勢能,欲從市場容量有限的四五線分羹,對原本區域內的品牌來講,挑戰不小。

有行業人透露,在益禾堂集中佈局的廣東、廣西等地的下沉市場,獨立開一兩家店的品牌,日子開始不太好過了。“我們一杯賣18元,他們3杯15~16元。還怎麼活?”

必須承認,在中國,低價永遠是王道,性價比永遠是有效武器。

另外,連鎖品牌標準化的形象輸出,放在四五線城市來說,質感不差;統一成熟的營銷活動,一下子就把市場打開了。開小店的,根本承擔不起活動成本。

蜜雪冰城1年狂飆2000家!大連鎖殺到縣城鄉鎮,小品牌還有活路嗎

連鎖品牌具備一定的優勢,圖片來自大眾點評

區域成熟品牌也有壓力。崔彪坦言:“CoCo都可的打法確實厲害,在看不見的地方——美團、大眾點評店面等做了很多動作,有很多需要我們學習的。”

對此,愛轉角已經開始反擊,CoCo在它旁開店,它就在旁邊再開2家,形成圍剿之勢。

但這都是戰術層面的,從戰略上來說,深耕區域的品牌要想守住陣地,崔彪和崔金峰都提到了一個詞——聚焦。

  • 佈局聚焦:不再盲目開店,把資源、精力放在核心區域,先守住主戰場。
  • 運營聚焦:放慢數量擴張,做好人才、SOP等管理,完善內功。
  • 品牌聚焦:一邊做好運營,一邊打磨出特色和調性,找出定位和在市場立足的差異空間。

三、結語

但中小品牌不必過分擔憂:對快速擴張的品牌來說,面臨的壓力也很大。

一年狂飆這麼多年,這些品牌能不能撐得住,管理能不能跟得上?都是問題。

跟上了,就贏了;跟不上,就撐死了。

蜜雪冰城1年狂飆2000家!大連鎖殺到縣城鄉鎮,小品牌還有活路嗎

接下來的路,需要管理來撐住,圖片來自Unsplash

想必你也看到過,有些品牌開的新店,生意並不算好;也有的品牌會問題頻出。這些品牌的老闆更焦慮。

只能說,在可控範圍內的部分妥協,是發展階段必須經歷的。“先發展,後治理”的路徑,很多行業都在驗證。創業從來不是輕鬆的,面臨的抉擇太多,面臨的市場環境太複雜。每天人都在咬牙堅持,每個品牌都得努力活著。

關於深耕下沉城市,你有什麼觀點,留言分享!

— 商務諮詢 —

18339988529(同微信)|17310709150(同微信)

— 課程諮詢 —

13253329903(同微信)|17744612803(同微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