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国宝--溥仪将其缝在衣缝,价值连城

1924年11月5日,溥仪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他只有三个小时时间“打包”,因此很多珍宝都没要,但时间如此紧急的情况下,他还将一件国宝偷偷缝在棉衣里携带出宫,且从不离身。

一件国宝--溥仪将其缝在衣缝,价值连城

在溥仪后来四处流亡中,从宫里带出来的宝贝基本都散尽了,但有一个小物件随身携带,甚至在他被苏联军队俘虏关押了五年期间,这件宝贝也一直没被搜出,始终在他身上。

溥仪在苏联被捕

这件宝物随溥仪辗转日本、天津、长春、苏联,不仅被溥仪贴身保护而避免流失,也见证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代皇帝沦为伪满洲皇帝后再沦为阶下囚,并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得特赦的波折经历。

溥仪秘密收藏的这件东西,诞生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盛世的顶峰——乾隆时期。是清高宗乾隆皇帝做太上皇时所镌的私人印章,系由一块相当大的田黄石雕刻而成,三方印链连在一起。在乾隆帝上千方的小玺中此三联玺备受青睐,以后各帝亦十分珍视。

一件国宝--溥仪将其缝在衣缝,价值连城

相传乾隆皇帝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受到玉皇大帝的召见,玉皇大帝赐给他一块黄色的石头,还赐给他“福寿田”三个大字。乾隆醒后觉得这是一个“瑞兆”,但是对梦境中的情况,又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他召集大臣给自己“圆梦”。

一位闽籍大臣听后连忙禀告:玉皇大帝赐给皇上的一定是产于福州寿山的田黄石,因为这正合玉皇大帝赐书的“福寿田”三字。乾隆皇帝听后极为高兴,认为这确实是老天爷对自己的恩赐。从此,每年元旦祭天大礼中,都要在供案的中央供上一块田黄以祈求上苍赐于自己多福高寿、王土广袤。

现在这件乾隆帝田黄三联玺国宝藏在故宫珍宝馆内,三方印章,两枚方形,一枚椭圆。方章玺文一阴一阳,阳文为“乾隆宸翰”,阴文为“惟精惟一”,椭圆玺文为“乐天”。

一件国宝--溥仪将其缝在衣缝,价值连城

乾隆帝田黄三联玺

像这样造型奇特的皇帝印章,极为罕见。 这件三链章造型虽然小巧,可它其中却有大大的名堂。无论是材质的选择、图文字样的篆刻,还是做工的技巧方面,田黄三链章都有着不同寻常之处。

左“乾隆宸翰”;中“乐天”;右“惟精惟一”

一件国宝--溥仪将其缝在衣缝,价值连城

值得一提的是,三链章除取材顶级田黄石外,连接三枚印章的三条链条石环完全闭合,没有任何裂缝黏合的痕迹——这就是令人赞叹的链雕技法。

一件国宝--溥仪将其缝在衣缝,价值连城

至1950年抗美援朝时期溥仪将它交给国家保管,这中间的百年风雨沧桑巨变,想必不是乾隆皇帝当时能够想见的。1997年,中国国家邮电部将田黄三链章印制成小型邮票,这套印章的声名逐渐为世人所熟知。如今此物已成为历史的象征,是清朝的代表物之一,其价值不可限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