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老人收藏一珍寶,自稱中國末代皇帝御賜,專家估值1400萬

早在清朝開始被迫開關以來,我國的大量珍寶都流失在外面,有的被列強強勢掠奪,有一些被人拿去變賣的。還有一部分則是被華僑帶去了國外收藏,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但是在北京有一個最大的、倒賣文物的罪人,那就是溥儀。

英國老人收藏一珍寶,自稱中國末代皇帝御賜,專家估值1400萬

當時皇帝雖然沒了,但是排場還是要有的,所以紫金城裡照例有很多的小太監小宮女工作。可是一年400萬的補貼依舊不夠紫禁城使用。溥儀把很多珍貴的文物“賞賜”給自己的弟弟溥傑,由溥傑把這些文物拿去賣掉。

這些文物由於是通過官方非正規渠道丟失的,於是我們一定要設法要回來。中國人有著這樣的情結,那就是在國外看到中國文物的時候就很惱怒,認為是之前外國搶來的。不過其實有一部分是我國友好送給外國的,比如接下來我們要說的這個玉如意。

英國老人莫拉迪有一個玉如意,當時震驚了中國與英國兩個國家。中國派出了專家去往老人的住處,想看一看玉如意。莫拉迪老人也非常慷慨的拿出了玉如意給專家們鑑賞。

最後專家們一致認為這件文物價值應該是在160萬英鎊左右,如果轉換成人民幣大約就是1400萬元。但是中國專家想要把這件文物買走的時候,莫拉迪老人卻拒絕了。

英國老人收藏一珍寶,自稱中國末代皇帝御賜,專家估值1400萬

莫拉迪說,這件文物是一個朋友的遺物,自己不能把玉如意賣出去。

英國老人收藏一珍寶,自稱中國末代皇帝御賜,專家估值1400萬

經過調查,這件文物確實是出自紫禁城裡面,大清朝滅亡之後,滿清的殘餘勢力本來是想拿著政府的補貼好好過日子,但是民國政府財政吃緊,給的補貼越來越少。於是沒有辦法,清朝殘餘開始過上了節儉的生活,到了一定程度,皇室就開始變賣紫禁城中的寶貝。但是即便如此,溥儀也從來沒有想過把這件玉如意賣掉。因此這件寶物應該不是賣掉的,那麼這件文物究竟是怎麼到達英國的呢?

溥儀被趕出去的時候,他把這尊玉如意送給了自己的外籍友人莊士敦。莊士敦在宮中給溥儀普及了很多外國的先進知識,溥儀還曾經幻想有一天可以去牛津大學讀書。

不僅如此,莊士敦還在皇宮裡設置了電話,讓西方的生活完全融入溥儀身邊。所以對於莊士敦,溥儀很是感激。臨行之前,溥儀把這件珍貴的文物送給莊士敦。

英國老人收藏一珍寶,自稱中國末代皇帝御賜,專家估值1400萬

後來莊士敦回國,由於沒有後代,於是他在臨終之前把玉如意交給了莫拉迪,並且囑咐他一定要好好保管。莫拉迪正是由於好友的囑託才會拒絕專家的請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