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眾變了!微粒貸之後,第二款消費貸產品來了

微眾變了!微粒貸之後,第二款消費貸產品來了

​微眾變了。

10月前後,微眾銀行推出的一款名叫“小鵝花錢”的消費貸產品悄然登陸騰訊視頻APP,低調推廣,處於小範圍測試階段。

時隔四年,微眾銀行終於推出了除微粒貸之外的第二款個人消費貸產品。這也是一款帶有“信用支付”功能的產品,藉助微信支付,跨出了騰訊生態。

從獲客方式、產品功能到人群定位,小鵝花錢跟微粒貸有相似之處,但實際上又大有不同。

這次,微眾真的變了。

微眾變了!微粒貸之後,第二款消費貸產品來了

白名單入場,合作三家持牌消金

新流財經調查發現,小鵝花錢目前採用白名單邀請制,最高額度為5萬元,最長貸款期限12個月。

雖然微眾銀行的這款產品也在騰訊生態內以白名單模式進入市場,但這一次,微眾銀行並不提供資金。

微眾變了!微粒貸之後,第二款消費貸產品來了

目前,小鵝花錢背後的資金方機構有3家,分別為捷信消金、興業消金和北銀消金。

新流財經曾聯繫微眾銀行核實該產品信息,其回覆稱,“小鵝花錢”由微眾銀行與消費金融公司聯合提供金融服務,但業務模式並不是常見的助貸或聯合貸款。

其中,持牌消金公司獨立承擔風控、提供貸款資金,而用戶申請貸款通過審批後,會獲得由微眾銀行提供的個人銀行賬戶,將其綁定微信支付後可在線上線下使用。後續,“小鵝花錢”會在騰訊視頻APP向更多用戶逐步開放。

不過,一位接近微眾銀行的人士解釋稱,實際上微眾銀行也有參與“小鵝花錢”的產品運營、風控等環節。當小鵝花錢的貸款金額打入微眾銀行給用戶提供的個人銀行賬戶(二類賬戶),將其綁定微信支付後,不僅可以用於各種場景支付,還可以部分提現。

小鵝花錢官方客服證實,小鵝花錢額度中的50%可以直接提現(取現金額應為100的整數倍,單筆最少取現100元),可選擇3、6、9、12期;其次,所有額度都可以綁定微信支付使用,包括微信消費、微信紅包、微信轉賬等;此外,在“小鵝花錢”小程序中,該額度也可用於購買一些權益。

公開信息顯示,目前大多數開通“小鵝花錢”的用戶被授信額度在2000元-7000元左右。

微眾變了!微粒貸之後,第二款消費貸產品來了

區別“微粒貸”,進攻下沉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小鵝花錢的資金提供方全都是持牌消費金融公司,而此前“微粒貸”的主要合作機構都以銀行機構為主。顯然,小鵝花錢憑微眾銀行牽頭的實力,並不會缺乏更穩定和更便宜的銀行資金。

這一變化恰恰表明,從“微粒貸”到“小鵝花錢”,微眾銀行可能正在瞄準更下沉的目標客群。

此外,與微粒貸相比,小鵝花錢的流量場景和產品定位其實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從微信九宮格到騰訊視頻,從微粒貸的白名單到小鵝花錢的逐步開放,從純現金貸款到可提現可信用支付——這都意味著,小鵝花錢是微眾銀行第一款勢必將走出白名單、走出微信,甚至走出騰訊的產品。

這次,微眾銀行牽頭打造小鵝花錢,對微眾銀行個人消費貸款業務的擴張意義很大,代表著微眾銀行在微粒貸之後首次開展新的個人消費貸業務。

而小鵝花錢的信用支付功能,也巧合地呼應了騰訊微信支付團隊正在醞釀中的信用支付產品“分付”。

雖然在形式上而言,小鵝花錢依靠騰訊視頻的流量,靠微信支付走到其他場景中去,但跨出九宮格,就是一種極有意義的嘗試。

微眾變了!微粒貸之後,第二款消費貸產品來了

“失寵”在即,微眾突破舒適圈

時至今日,微眾銀行與騰訊的強耦合關係已經註定將發生改變。

業內一直有傳言稱騰訊和微眾微粒貸之間存在“3+2”的合作期限,這意味著到2020年,騰訊將有空間與其他金融機構展開深度合作的可能,跟微眾之間的合作行為將可能變得更為市場化,後者的業務運營成本大概率會上升。

在2018年9月,騰訊內部將FiT業務線品牌升級為騰訊金融科技,意味著後者地位的崛起,也被認為是騰訊未來重點發力方向之一。

從騰訊理財通頁面上線貸款產品“週轉”,到微信對標花唄的信用支付產品“分付”的醞釀,都意味著,騰訊金融科技樹立起了“親兒子”的大旗,在騰訊要大舉發力金融科技業務時,微眾銀行難免遭遇“失寵”,必須要尋求新的突破。

不過,通過“微粒貸”四年多的運營,微眾銀行已經獲得了充足的沉澱。換句話說,其具備很強的金融科技能力,這也是其日後立足消費金融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這次,微眾的首款開放式消費貸產品“小鵝花錢”,會成長為微粒貸一樣的“大鵝”嗎?誰也不知道。

作為一家缺乏自營場景的民營銀行,在新的市場環境和競爭格局下,股東不是永遠的舒適圈,微眾面前唯有“突破”這一條路,意味著可持續的長久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